闵维方:促进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1/7/19 9:29:34 829
充分认识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重要意义
胡锦涛同志在回信中不仅充分肯定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开展支教扶贫活动,而且进一步阐述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特别强调要促进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鼓励青年学生努力成长为堪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材。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回信精神,首先要充分认识促进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重要意义。
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是时代发展和国家振兴的现实需要。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本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认识的一般规律。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没有根本扭转,农村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任务依然艰巨,需要一大批既有创新思维和深厚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艰苦奋斗精神的能够堪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材。通过支教扶贫等形式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积极投身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增强实践观念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明确实践的意义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动力是什么、依靠是什么,为国家发展特别是欠发达的边远地区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是时代赋予青年一代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责任。
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选择。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代,一个有前途的民族总是寄希望于青年一代。青年学生要成长为堪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材,必须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必须把校园内的课堂学习、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只有抓好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广博的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只有促进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国情、丰富阅历、磨练意志、增长才干,为将来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当代青年大学生接受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学校教育,有比较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都比较强。同时,他们的社会阅历、实践经验相对不足,缺乏对基层一线和人民群众的深入了解,只有尽力补上社会实践这一必修课,才能真正成长为堪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材。
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北京大学的光荣传统。一个多世纪以来,北京大学始终与人民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和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培养人才、繁荣学术、服务人民、造福社会的办学理念。这个光荣传统和办学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与实践结合、与人民群众结合,从最基层的事情做起,在实践中成才报国。早在20世纪初,李大钊先生就在北京大学积极推动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与工农运动相结合。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又一批北京大学毕业生志愿到西部和基层一线建功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现在,组建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正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和弘扬北京大学光荣传统的重要举措。
明确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学什么、怎么学
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回信精神,要结合新的时代特征,不断探索和拓展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现实途径,抓住学什么和怎么学这两个重要问题,全面推进学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支教扶贫工作迈上新台阶。
学什么是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首要问题,决定着学习的目的和方向。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支教扶贫等活动,重要目的是让青年学生自觉接受实践考验和人民群众教育。一是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断增进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二是确立成长成才的正确方向,把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三是切实掌握实际本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广泛学习借鉴人民群众的经验和智慧,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四是培养优良品质作风,在艰苦地区、基层一线经受社会实践的考验和挑战,砥砺品质、磨练意志、锤炼作风。
怎么学是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关键所在,影响着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帮助青年学生更好地深入实践、深入群众,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既要深入社会实践、学习人民群众的经验,又不能局限于目前现状和固有经验,而应将宽广的科学文化知识视野与深入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紧密结合,促进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二是学习与服务的关系。既虚心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又积极运用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在社会实践中有所作为。三是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既要在艰苦地区、基层一线潜心学习、勤奋工作、迎接挑战、经受考验,又要保持健康的心态、强健的体魄和充实的文化生活,做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两不误、两促进。四是个人与团队的关系。既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又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搞好团结协作和传帮带,做到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高等院校作为教育青年学生的主要阵地,应当不断创新促进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有效形式,完善学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支教扶贫工作体系,为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提供有力保障。对于北京大学来说,一方面应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与实践结合、与人民群众结合的光荣传统,积极宣传改革开放以来北大学生在西部和基层一线建功立业的先进事迹,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才观、就业观;另一方面应加大保障支持力度,结合实际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学制、学分制度,从经济资助、升学、推优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广泛拓展社会调查、支教、扶贫、实习、医疗援助、心理援助等实践载体,完善选拔、培训、派遣、管理、评估、奖励等机制,全方位提高教育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能力水平,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中促进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
胡锦涛同志的回信寓意高远、内涵深刻,指明了当代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方向,对提高学校育人质量、促进学校改革发展、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将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回信精神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党员干部深入研究学校改革发展实践,了解国家和社会对学校工作的新要求,倾听师生建议,引导师生将学术研究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找准服务实践和人民群众的着力点。把推动实践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号召党员师生通过各种方式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创支教扶贫之先,争服务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之优;创向实践和人民群众学习之先,争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之优。
将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回信精神与加强师德、校风建设相结合,发挥教师作为学生成长引导者和指路人的重要作用。贯彻“追求真知、崇尚至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抵制庸俗、拒绝污染,学习先进、尊重平凡”的师德建设方针,引导教师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良好的师德风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鼓励学生选择走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正确的成长成才道路。更好地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应用学科等与实践和人民群众联系较为密切的学科优势,引导这些学科教师将教学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服务实践发展、造福人民群众的现实生产力,构建学校与社会、基层交流合作的有效平台。
将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回信精神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心任务相结合,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北京大学的崇高使命和责任。深刻认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是适应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愿望、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需要,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战略方向,将北京大学发展融入国家发展之中;把握坚持质量优先、以内涵发展为主的根本原则,正确处理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的关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核心使命,进一步加强育人的实践环节,探索和完善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将提高质量贯穿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工作中;在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基础上,促进产学研用紧密融合,广泛与各地、各行业合作,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培训、科学普及等各种服务,并通过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为北京大学党委书记)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