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历程之三十八:众志成城闯险隘——我国成功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1/7/5 8:12:11 1126
2011年07月03日14:22 来源:新华网
砥砺九十载,幸福亿万人。今年7月1日,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走过这波澜壮阔的90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奠定了幸福生活的基础,也赢得了全世界的瞩目。
专栏今日推出《众志成城闯险隘——我国成功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
党和政府把百姓安危、人民利益放在心上,在第一时间对防汛抗旱作出部署;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紧急行动投入防汛抗旱工作。[详细] [留言] 《伟大历程》专栏
|
在危机险隘面前,“众志成城”成为中国人最响亮的口号 |
今年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大旱,耕地受旱、作物受旱,昔日碧波浩渺的鄱阳湖,湖草在干涸的湖床疯长。然而,6月初,江西、湖南、贵州等地又连降暴雨,旱涝急转,严重威胁着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旱情、水情,事关民情。党和政府把百姓安危、人民利益放在心上,在第一时间对防汛抗旱作出部署;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紧急行动投入防汛抗旱工作;广大群众则翻耕抢种,确保不误农时……一场防汛抗旱的“战役”正在进行中。
自有历史记载以来,我国就是一个自然灾害频仍的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与灾害抗争的历史。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不仅战胜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妥善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还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等经济社会领域的风浪。在危机险隘面前,“众志成城”成为中国人最响亮的口号。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考验降临华夏大地——
肆虐的非典疫情,使得那一年的春天躁动不安。成千上万的医务人员冲上抗击非典的最前线。
面对严峻疫情,党和政府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胡锦涛总书记多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政治局会议,及时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向全党发出坚持“两手抓”、夺取“双胜利”的号召。[详细] |
|
|
|
|
历史的灾难最终将通过历史的进步得到补偿 |
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对策,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极强的重大举措。
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成立应急预案工作小组;2005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突发事件应对法;汶川地震5个月后,国家立法机关修订防震减灾法,提高学校、医院的抗震设防标准,并对应急救援机制、过渡性安置、灾后恢复重建等作出相应调整。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范——我国防灾减灾工作发生着深层变革。“以前,人们对灾害的重视不够,认为灾害是不能预防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卢耀如说,“这些年最显著的变化是,从国家到普通百姓,大家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普遍重视。”
与灾难抗争,在灾难中成长。
无论是猝不及防的重大自然灾害,还是骇浪惊涛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勇立潮头,沉着应对,于灾难中托起兴邦伟业。
2008年末,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出口受到重创,国外订单骤降,大量企业开工严重不足,失业人数增加……[详细] |
|
|
党中央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经验研究 |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应对了非典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战胜了我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不仅经受了严重的考验,而且积累了处理突发自然灾害的宝贵经验。总结这些成功经验,对于我们有效防止和处置各种突发自然灾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人民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加强科学指挥调度,对突发自然灾害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确保应对处置工作有序、有力、有效进行。
三、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动员各方面力量投入到抗击突发自然灾害中来。
四、坚持信息公开原则,掌握新闻发布主动权,为应对处置突发自然灾害赢得舆论支持。
五、坚持走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群众在抗击突发自然灾害中的巨大作用。
六、始终依靠党的组织优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