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工作交流

朴实无华 忠诚可信——评电视剧《永远的忠诚》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1/6/17 9:51:23 3445

24集电视连续剧《永远的忠诚》,向观众呈现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已故第一书记沈浩的感人事迹及其与百姓间水乳交融的深情的故事。我一集不落看完这部以反映真人真事的电视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到受教育、有启示,深切感受到该剧朴实无华忠诚可信。
2007年,我曾经随学校关工委组团到安徽凤阳小岗村考察,参观了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甜叶菊种植园”等。那时的小岗村,给我的印象是:“虽一夜越过了温饱线,但二十年还没跨过富裕坎”,从老百姓的住房就可看出群众的生活还并不富裕。在沈浩到任之前的十年间,曾有五六名县乡干部先后到小岗村挂职任书记,却并没有让小岗村人满意。沈浩来了!为了解决小岗村的实质问题,沈浩跑遍了村里的每户人家,与男女老少打成一片,和他们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所思所想。六年里他以下派干部的身份融入小岗,发展小岗,沈浩为了小岗操碎了心,兢兢业业地为群众做了许多好事、办了不少实事,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两届任职期满均被小岗百姓以最具代表性的“按红手印”方式挽留续任。我认为,这部电视剧具有三个鲜明特点:
一是贴近实际,符合现实。在当今利益、思想多元的现实社会,可以说,拍摄一部反映真人真事的电视剧,是有相当高难度的。但是,编导在把握历史与现实、全局与局部、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方面,处理得当,符合情理。比如,剧中既着墨省委组织部、财政厅、县委领导和相关部门对小岗村的重视、关心、支持,又反映一些部门、个人对小岗村的逆反心理的种种现象;既充分肯定小岗村为我国农村改革做出的历史贡献,也不回避小农经济思想的狭隘性。这从该剧故事主线展开到结束和沈浩与财政厅刘厅长、县委罗书记以及GLG公司吕总的对话中,就生动地反映了它贴近实际,符合时代现实。也说明在生活改善以后,仍然不可忽视“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

二是贴近群众,忠诚可信。沈浩从为群众办实事入手,服务群众。首先解决了以小岗村村委主任贾治国为首的偷电问题,当天晚上全村来电了。接着从省里争取到了五十万元修路资金,修建小岗村村中路,路修好了,村民们得到了六万多元的收入,修路资金还节约了一半。沈浩用这节约的20多万元改善了村容村貌,修葺了小岗村门楼;修复了多年不能用的自来水和广播电视设施;粉刷了友谊大道两旁的围墙;整修了党员活动室;修建了村小学操场;修建了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修建了一个卫生院;带领小岗村人去外面学习;创办了小岗面粉厂;开通了小岗村到合肥的长途车;把一个大型的农业产业科技园引入小岗。在前进的每一步都会出现各方面的困难、阻挠。沈浩正确处理好与大包干带头人的关系,注意让他们团结起来,尤其是依靠大包干带头人中辈份最高的余平章的支持。同时,在他为小岗村辛勤工作的背后,默默地承受着他与家人的现实困难与矛盾。这些看起来是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却反映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令人信服。
三是贴近生活,表演到位。剧组从编导到演员,不少是大牌名角,为了拍好这部电视剧,克服种种困难,相互配合、表演到位。尤其是扮演沈浩的演员张国强,不仅与沈浩形似,而十分神似,他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把握得非常具有分寸。比如,在处理多圈地索要占地费、被外村人殴打住院、半夜砸窗持枪打鸟事件、大包干纪念馆揭牌时跟旅游局的矛盾等场景,充分表现出一个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既热爱群众,又坚持原则、耐心说服,在面对诸多矛盾、困难的情况下感到无奈与无助的表演都十分惟妙惟肖,把他服务群众、忠诚于党,甚至最后将生命献给了小岗,在人民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令人难忘。沈浩的感人事迹、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确实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足以让人们怀着感动和敬意!
如果说还有不足之处的话,感到沈浩从到达小岗村以后,吸烟、喝酒的场面过多,编导是想说明他在适应农村、农民的习俗,与群众打成一片。但是,往往容易通过文艺作品的宣传、引导有可能误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模仿。甚至也有可能影响该剧的主题效果,如果说沈浩是“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的话,但从医学的角度分析,他39岁到小岗村工作六年,那样烟酒无度是他45岁就过早离开人世的根本原因。所以,这是一个败笔,值得总结。
先进人物永远被时代、群众所需要。一个先进人物、一种时代精神、一种价值理念通过文艺作品和人物的生动形象,能够深入人民心中,就会在民族文化的土壤里生根开花、在民族文化的长河中源远流长。小岗村的故事告诉人们,要改变我国农村的落后面貌,需要千千万万个像沈浩这样热爱人民、忠诚于党的事业的好党员、好干部,还需要更多的有理想、有知识的大学生参与建设新农村,我国广大农村才能真正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这也正是电视剧的成功之处。(区  扬)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