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建设-参考资料

伟大历程之三:星星之火映天红——记井冈山道路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1/5/15 11:45:42 1261


砥砺九十载,幸福亿万人。今年7月1日,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走过这波澜壮阔的90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奠定了幸福生活的基础,也赢得了全世界的瞩目。
  专栏今日推出《星星之火映天红——记井冈山道路》
  历经风雨洗礼,今日井冈山茅坪的八角楼显得格外凝重,那盏斑驳的油灯依然临窗摆放,砚台似乎还散发着昨日的墨香,一个伏案疾书的身影仿佛穿越时光,出现在我们眼前。[详细] [留言] 《伟大历程》专栏

毛泽东为何选择井冈山作为根据地?
 
  80多年前,毛泽东总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在这里完成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名篇,提出了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三者紧密结合起来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刻着独特的历史印迹,八角楼仿佛无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1927年春夏之交,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
  1927年9月,经历了秋收起义后的严重挫折,时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的毛泽东果断决定,放弃攻打长沙,把起义军向南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同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开始了创建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
  毛泽东为何选择井冈山作为根据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副研究员饶道良认为至少有五个原因:第一,这里地处湘赣边界,邻近粤鄂,影响比较大;第二,这里离中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广州比较远,反动势力比较薄弱;第三,这里受大革命的影响,各县普遍建立过共产党、工会、农会等组织;第四,这里山势险要易守难攻;第五,这里有自供自给的农业经济,便于解决部队的给养。[详细]
 
国画《会师井冈——井冈山革命斗争》

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井冈山地方武装首领袁文才
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的起点
五百里井冈的青山间立起了第一面历史性的红旗,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诞生了。[详细]
谁促成了井冈山“朱毛会师”
毛泽东、朱德坚持以武装斗争形式创建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开创了中国革命新纪元。[详细]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到了1930年夏,在全国11省100多个县境内存在过小块的、分散的、流动性很大的根据地和游击区...[详细]

 
历史回声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1930年1月,毛泽东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分析批评右倾悲观思想,预示革命高潮快要到来。
  回顾总结
  “井冈山的斗争,指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新方向。中国革命如果没有这些根据地做后盾,就不可能取得全国的革命胜利。”
  ——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
  “谁解决了土地革命,谁就赢得了农民,谁赢得了农民,谁就赢得了中国。”
  ——毛泽东在延安对美国记者斯诺所说
  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共产党帮助贫苦农民解决土地问题,调动起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最终夺取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陈胜华[详细]

追寻

井冈山革命圣地
  胡强:在井冈山,我们身着红军装,重走挑粮小道,感受格外不同。特别是高举“追寻”旗帜,穿越丛林见到阳光那一瞬间,想到的一句话就是:坚持就是胜利!

  陈之琰:毛主席在昏暗的小屋里写下攸关党和国家未来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心情应该是光明而充满希望的。

  钱小敏:党所提出的革命纲领、所秉持的价值和主义,得到人民发自肺腑的支持。我们所要追寻的,正是这样一种价值和主义。 

  (摘自本报大型主题活动“追寻”小分队队员微博、博客,更多内容见人民网)[详细]
  点击进入 大型主题活动“追寻”
反围剿战争
1930年至1931年底,红一方面军连续取得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详细]
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28日至30日,中共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详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提出
“红旗到底打得多久?”革命能不能在农村根据地坚持下去,并发展起来,成了党必须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详细]

星星之火映天红(伟大历程)

——记井冈山道路

        新华社江西井冈山5月14日电 (记者李兴文、杜宇)历经风雨洗礼,今日井冈山茅坪的八角楼显得格外凝重,那盏斑驳的油灯依然临窗摆放,砚台似乎还散发着昨日的墨香,一个伏案疾书的身影仿佛穿越时光,出现在我们眼前。

  80多年前,毛泽东总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在这里完成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名篇,提出了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三者紧密结合起来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刻着独特的历史印迹,八角楼仿佛无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1927年春夏之交,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

  1927年9月,经历了秋收起义后的严重挫折,时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的毛泽东果断决定,放弃攻打长沙,把起义军向南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同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开始了创建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

  毛泽东为何选择井冈山作为根据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副研究员饶道良认为至少有五个原因:第一,这里地处湘赣边界,邻近粤鄂,影响比较大;第二,这里离中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广州比较远,反动势力比较薄弱;第三,这里受大革命的影响,各县普遍建立过共产党、工会、农会等组织;第四,这里山势险要易守难攻;第五,这里有自供自给的农业经济,便于解决部队的给养。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一小部分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1万余人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

  两军会师,合编成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称红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这支新军,保存了一批得力的红军政治干部和军事干部,聚集了湘赣边界武装力量的精华,壮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

  红四军成功粉碎了湘赣敌军的第一、第二次反革命“会剿”,特别是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成立了中共湘赣边界特委、重建了各地党的组织;各县、区、乡红色政权普遍建立,井冈山根据地得到巩固。

  1928年5月,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宁冈茅坪召开,会议总结井冈山根据地创建以来的经验,明确回答了一些人提出的“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得出革命根据地和红军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结论。同时,会议决定全面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在总结边界前期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同年12月井冈山《土地法》出台。

  “无产阶级只有分了田,才有饭吃有衣穿”“一切土地归农民”……如今,穿行在井冈山行洲村,这些当年书写的标语还保留在一些民居的白墙上,其中不乏繁体字,大小不一,虽经岁月侵蚀,黑色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土地革命极大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热情,他们纷纷送子、送夫参军,并组织赤卫队、暴动队、青年团、妇女会等协助红军开展工作,保卫了胜利果实,支援了革命战争。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陈胜华说,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共产党帮助贫苦农民解决土地问题,调动起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最终夺取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正如毛泽东在延安对美国记者斯诺所说:“谁解决了土地革命,谁就赢得了农民,谁赢得了农民,谁就赢得了中国。”

  1929年12月,闽西山区天寒地冻,红四军党的代表聚集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一幢宗祠内,举行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古田会议。

  古田会议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军方面的经验教训,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为主要成分的中国红军,建设成为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问题。

  依靠这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各地的革命根据地得以发展壮大,“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渐渐燃遍全中国。

  就是这样,在中国共产党为挽救革命、寻找革命新道路而进行的艰苦斗争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一大批共产党人,经过创建、发展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逐步找到了一条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

  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对身边的同志说:“井冈山的斗争,指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新方向。中国革命如果没有这些根据地做后盾,就不可能取得全国的革命胜利。”

  5月的井冈山,红旗高扬,山花怒放。载着成千上万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游客的大型巴士,循环播放着歌颂毛泽东和红军的经典旋律来往穿梭。爆满的100多家宾馆甚至需要提前一个月预订客房。在当年井冈山军事根据地中心、也是现在井冈山核心区的茨坪,人流如织的游客排着长队等待入场参观,讲解员和导游通过小型扩音器发出的近乎沙哑的声音此起彼伏。

  抚今追昔。茅坪八角楼、红军造币厂……一个个革命旧址旧居见证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龙源口大捷、黄洋界保卫战……一个个历史片段凝成了可歌可泣的红色经典。“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发端于山莽林间的井冈山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乃至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声音】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1930年1月,毛泽东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分析批评右倾悲观思想,预示革命高潮快要到来。


  国画《会师井冈——井冈山革命斗争》
  作者:刘大为 苗再新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办公室供图)

    【追寻】

  胡强:在井冈山,我们身着红军装,重走挑粮小道,感受格外不同。特别是高举“追寻”旗帜,穿越丛林见到阳光那一瞬间,想到的一句话就是:坚持就是胜利!

  陈之琰:毛主席在昏暗的小屋里写下攸关党和国家未来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心情应该是光明而充满希望的。

  钱小敏:党所提出的革命纲领、所秉持的价值和主义,得到人民发自肺腑的支持。我们所要追寻的,正是这样一种价值和主义。 

  (摘自本报大型主题活动“追寻”小分队队员微博、博客,更多内容见人民网)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