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校园行” 走进北京大学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1/4/20 9:57:32 2504
来源:人民网 2011年4月20日
“人民日报校园行”展览18日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23日,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与副社长何崇元携人民日报一线编辑、记者走进北京大学,与广大学子面对面,展开真诚对话。之后,“人民日报校园行”活动还将走入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传媒大学等高校。届时,人民网都将全程直播,敬请关注。
在本次“校园行”活动中,卢新宁、吕岩松、汪大昭、刘红等这些活跃在新闻最前沿的著名编辑记者将与你分享重大新闻事件和评论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人民日报校园行” 走进北京大学
[人民网传媒频道]:“人民日报校园行”展览18日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这标志着人民日报校园行活动正式启动。23日,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将携人民日报一线编辑、记者走进北京大学,与广大学子面对面,展开真诚对话。届时,人民网将全程直播此次活动,敬请关注。 [13:39]
[人民网传媒频道]:“人民日报校园行”展览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下午2点,人民日报社长张研农、副社长何崇元携人民日报一线记者与北京大学学生互动交流。现在人民日报领导一行与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等人观看人民日报简介短片。 [14:08]
[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的“人民日报校园行”首站--北大站的活动。我是人民日报社记者白真智,两年前我和大家一样,是咱们北大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人民日报今年61岁,比新中国还大1岁。如果是一个人的话,61岁我们会说他是个老人了,但是人民日报既有60岁人的沉稳,也有40岁的精干,还有20岁的灵动。那今天的人民日报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会儿告诉你。 [14:14]
[主持人]: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各位嘉宾:北京大学方面: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中国记协名誉主席、前人民日报社社长、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邵华泽,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赵为民,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徐泓,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程曼丽,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孙华。 [14:15]
张研农社长、何崇元副社长、卢新宁、吕岩松、汪大昭、刘红与北大学子互动交流。
[主持人]:人民日报方面: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人民日报社副社长何崇元、人民日报社办公厅主任史宗清、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主任杜飞进、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人民日报国际部主任吕岩松、人民网常务副总裁廖玒、人民日报体育部副主任汪大昭、人民日报对外交流合作部副主任尹树广、人民日报对外交流合作部副主任赵嘉鸣、新闻战线杂志总编辑胡欣、人民论坛杂志总编辑贾立政、环球时报副总编辑孟宇红、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教育新闻采编室主任袁新文、人民网社区管理部主任刘红。人民日报的阵容非常强大,而且今天出席的嘉宾里面有七位人民日报的同志都是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所以还是非常有渊源的,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的到来! [14:15]
[主持人]:几十年来,北京大学为人民日报社输送了大量人才,他们已成为了人民日报的砥柱中坚。在校园行活动中,活跃在新闻最前线的著名编辑、记者,将与你分享一个个重大新闻事件和评论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愿校园行成为一座桥,沟通你我的心灵。 [14:17]
[主持人]:下面有请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致辞!有请周校长。 [14:17]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接受人民网的专访(摄影 周民)
[周其凤]:尊敬的张研农社长,邵华泽院长,人民日报社的各位来宾,北大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14:23]
[周其凤]:首先,我代表北京大学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人民日报社将“校园行”活动的启动仪式放在北京大学,这体现了人民日报社对北京大学的高度重视,也标志着人民日报社与北京大学的合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此我对活动的成功举行表示衷心的祝贺! [14:23]
[周其凤]:人民日报是我国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联系政府和民众的桥梁,也是世界观察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人民日报从建报之日起,就已经与中国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也为中国的新闻与传播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北京大学与人民日报很相似,北京大学的诞生与中华民族的命运以及中国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的国际综合性大学,也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民主思想的发源地,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北京大学为全国各地,各领域输送了大批人才,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4:23]
[周其凤]: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2001年恢复建院以来,秉承了前人勇于创新的优良传统,积极发展,锐意进取,采取多种方式主动与外校院系联系沟通,积极与校外媒体合作,承担了为新闻和传播事业培养更多专业性人才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学校一如既往地支持学院的发展,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4月,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正式成立,隆重召开庆祝大会,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担任会长,同年10月,举办了新闻学研究90周年庆典,在此期间,人民网对我校新闻学研究活动给予高度关注,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14:23]
[周其凤]:这次“校园行”活动的举办,是在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为了实现更好的社校合作,实现双赢,我在这里也对今后人民日报与我校的合作提几点建议: [14:23]
[周其凤]:第一、加强沟通,进一步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社校高层之间应加强工作交流,密切往来,完善合作机制,营造有利环境,为双方的合作提供良好保障。 [14:23]
[周其凤]:第二、开拓进取,进一步推动重点领域合作。鉴于人民日报社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作为其科研基地,同时,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也将人民日报社作为其教学实践基地,从而更好地促进学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人民日报社的事业相结合,实现持续发展。 [14:23]
[周其凤]:第三、着眼未来,进一步加强青年人才的培养。希望北京大学今后能为人民日报社输送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和实习生,为党和国家的新闻与传播事业培养接班人。 [14:32]
[周其凤]:我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大学与人民日报社的合作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为我国新闻与传播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4:32]
[周其凤]:最后,我衷心祝愿本次活动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14:32]
[主持人]:谢谢周校长。周校长一番发言不但把人民日报和北大的渊源说得更具体,还提出了今后两个单位进一步合作的建议,这是一件好事。下面有请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邵华泽院长致辞!有请 [14:33]
[邵华泽]:尊敬的张研农社长,周其凤校长,各位朋友,各位老师和同学们。人民日报校园行活动启动仪式今天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行,这是我们学院的一件盛事,张研农社长亲自参加今天的活动,周其凤校长参加启动仪式并做了致辞,这表明人民日报社和北京大学校方对这次活动的高度重视和期待。在这里,我代表学院向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14:33]
[邵华泽]:正如刚才主持人介绍的,今天我站在这里有双重的身份,作为人民日报社的一位老同志,我在那里工作了11年,对报社有着很深的感情,作为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院长也已经7年,我这个院长所做的工作不多,但对学院也是很有感情的,今天看到两个单位如此诚挚的合作,我非常高兴。人民日报是共产党的机关报,是全国人民的报纸,是中国最具有影响的报纸,可以说人民日报这份报纸已经成为中国人民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的第一大报,人民日报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中国走向世界的桥梁。 [14:34]
[邵华泽]:1992年,人民日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影响力考量评定为世界十大报纸之一,今天的人民日报包括海外版的发行量已达280多万,并且发展为集报刊、网络、信息、发行、广告、出版、影视等为一体的现代传媒体系,我们可喜的感觉到,现在人民日报按照形势的需要和中央的要求,各项事业都正在快速发展之中。 [14:36]
[邵华泽]:北京大学是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学教育发展中心,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恢复8年来,教学与科研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拥有一批在学术界享有声誉的教授和学者,培养出了一批基础扎实的优秀人才。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以来,一直寻求同海外内,尤其是新闻媒体的合作,我们与人民日报的合作又是一次很好的活动,从今天开始的人民日报校园行活动,内容丰富,别开生面,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创意。通过活动,可以使很多高校学生了解人民日报,了解党报的作用,了解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同时也了解我们国家新闻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这对青年学生来说是难得的机会,是书本上学不到的。 [14:36]
[邵华泽]:从人民日报自身来讲,可以更好地了解读者的意见和需求,增强报社同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联系,以便改正自己的工作,扩大报纸的影响力。同时,又为培养我国新闻事业的人才尽一份社会责任,做出自己的贡献。可以说,这种合作能够优势互补,共同提高,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14:36]
[邵华泽]:最后,我希望以这次启动仪式为契机,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与人民日报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和持续,并祝愿人民日报校园行活动进展顺利,圆满成功! [14:36]
[主持人]:谢谢邵院长。邵院长对这次活动非常开心,邵院长的双重身份是北大和人民日报的缘分在个人身上结合的最好表现,希望这次活动以后,这份缘分越来越深,越来越广。 [14:37]
[主持人]:下面有请今天启动仪式的嘉宾上台,有请:张研农、周其凤、邵华泽、何崇元,赵为民。 [14:37]
[主持人]:人民日报“校园行”活动的启动仪式正式开始。担任旗手的两位是2009年加入人民日报社的新人,男孩叫冀业,毕业于北大法学院,女孩叫任珊珊,他们都在总编室工作。请主持嘉宾按动灯箱,人民日报“校园行”系列活动今天正式启动。 [14:37]
[主持人]:下面请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向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赠送礼品。今天的礼品可是我们精心准备的,其中有我们从人民日报刊登过的17000多条有关北大的消息中精选出来的12个版面组成的画册、党和国家领导人修改人民日报的手迹、人民日报60个版的国庆特刊各五本。 [14:38]
[主持人]:下面请北大回赠礼品,这个礼品也特别有意义,是京师大学堂的牌匾。 [14:39]
[主持人]:下面请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发表主题演讲,有请张社长。 [14:43]
[张研农]:尊敬的周其凤校长、邵华泽院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能够站在这个讲台,而且被主持人称为讲演,这对我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北大是中国第一高等学府。40多年前,我在一零一中学读书,与北大一河相隔,两墙之隔,那时候遥望着博雅塔,心里面一个感受是:向往。13年前,我送女儿来北大法律系读书,踏进燕园,就一个词感到北大:青春。今天,作为人民日报社的社长站在这个讲台,感受到来自北大110年和人民日报60年的双重压力,非常荣幸但很不轻松。 [14:43]
[张研农]:其实北大和人民日报有很多共同点,比如,我们都有较长历史,体量庞大,都是各自领域的NO.1,“领头羊”,也都有着重要的社会地位,肩负重要的社会责任。而且我们还有人员的共享和资本的合作,人民日报有大批的北大校友,今天只来了其中一部分,在车上何崇元同志说,《环球时报》编辑部1/3是北大的学生,还有我们的老社长邵华泽同志,现在是北大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他是我学哲学时的不见面的老师,办报时的手把手的老师。我们人民网在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还设立了奖学金。京华时报中,北大青鸟占了经营的半壁江山。北大还是人民日报的重点报道对象,在人民日报上北大的消息占了人民日报的很多头条,第一个消息是在建国初期,北京大学二三百个师生联名上书毛泽东要求反侵略,刚才我们送给周校长的报道集就集合了人民日报报道北大的一些版面。 [14:43]
[张研农]:(PPT演示)这是我们人民日报的北大人。 [14:43]
[张研农]:但是,我们互相之间的了解,似乎并不如互相之间的联系那么深。我们在北大作了个抽样调查,结果既让我们高兴,也让我们感到挫伤。高兴的是,大部分同学知道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挫伤的是,几乎没有人认真看过人民日报。这当然有很多原因,我们先不去讨论这个结果,而是从传播者的角度去想,为什么没能让大家来关注人民日报? [14:43]
[张研农]:你们是未来中国的领导者,将成为中国的社会栋梁,或成为管理中国人的中国人,如果你们都不了解人民日报,那我就对不起像邵院长这样的我们的老社长。所以今天来,就是想向大家介绍一些人民日报的情况,人民日报的变化和对未来的想法。如果要回答“人民日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问题,那么首要的前提,就是要走近人民日报、认识人民日报、了解人民日报。 [14:43]
[张研农]:先请大家看几个版面。如果我不做说明,大家知道这就是人民日报吗?这是我们的抗震救灾特刊、奥运特刊、国庆特刊和一些日常版面。刚才这些版面,大幅的照片、疏朗的版式、醒目的标题、特色的报道,是不是跟你们心中的人民日报不太一样? [14:46]
[张研农]:我再给大家念几个标题,《“雷”伤了群众信任》《辩证看待“火星文”》《我向省委书记“拍一砖”》。这样的词语,你们会想到是人民日报上的标题吗? [14:46]
[张研农]:再来看我们的批评报道,比如《“被就业”是这样发生的》、《官员入股煤矿为何查而不处》、《万里长城为何屡遭侵犯》,比如刚刚发生的鹤岗矿难事件,我们人民日报跟踪还是非常及时的,热点事件追踪,比如南京“徐宝宝事件”,深度报道,比如《五问中国教育》,大家看看在内容上、标题上、选题上是不是还比较有锐气、有生气? [14:46]
[张研农]:最能代表人民日报特点的是评论,在大家的印象中人民日报的评论都是字正腔圆,包括一丝不苟,这是人们对人民日报的印象。我们随便找两篇最近的评论员文章,国庆60周年的系列评论,大家看看那种不容置辩的口气是否已经变得娓娓道来?还有我们的大型政论任仲平文章,在网络上被200多个网站主动转载,这样的政论在表达上、在视野上是否有些变化? [14:46]
[张研农]:这是人民日报的任仲平文章,是在邵社长担任社长期间创立的,到现在为止整整16年,总共60篇,向任仲平同志问好,这里面有一段话:“马克思说过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完全不同的结论,在人类现代化的长距中,中国改变了现代化的单向趋同,它拓宽了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丰富了人类对于社会发展规律和道路的认识,促进了全球化时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发展。” [14:49]
[张研农]:再看人民时评栏目,这个“有锐气,有朝气”的评价,这不是人民日报自己说的,而是同行们说的。这是大家关注的“华南虎事件”,在华南虎照事件上,人民日报连续发了五篇时评,当时在网上广为转载,作者北大校友、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那一年被网上称为“打虎英雄”。 [14:53]
[张研农]:重大事件“躲猫猫”事件、“开胸验肺事件”等等,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和热点,我们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而且应该说还是有锋芒的。所以说,人民日报在保持传统特点的前提下,也应该说有不小的变化,有位网友发了一篇《请静下心来读一读人民日报》的博客文章说:“作为长期的读者,我感觉到了它的改变,它的改变的决心。如果我们还是用老眼光去看待它,也应该说是不公平的。”虽然相对于中央的要求、读者的期待、你们的期待、时代的变革和期望,这些变化还远远不够,但我们很希望我们的努力和变化能够让你们看到,也能够得到你们的认同。 [14:53]
[张研农]:下面想从三个方面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我们的这些变化是基于什么样的认识,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一张走过60年的传统大报,我们是怎样认识自己的历史传统、时代环境和未来走向的。 [14:53]
[张研农]:一、从三个维度认识现在的人民日报(历史坐标、传播场域、国际格局) [14:54]
[张研农]:1、历史坐标下的人民日报。 [14:54]
[张研农]:去年年初,针对人民日报创办“民主政治周刊”等版面上的调整,南方一家报纸发表了一篇评论,认为不必过度解读这件事情,因为“国家越来越开放,政治越来越有迹可查,人民日报的政治晴雨表功能也该淡化了”。 [14:54]
[张研农]:在很长的时间里,人民日报曾是政治“晴雨表”,人们习惯在人民日报报道的字里行间,寻找政治讯息,揣度政策取向。比如1980年6月20日,人民日报在五版发了一个“小豆腐块”的文章,叫《长途贩运是投机倒把吗?》,当时被很多农民贴在扁担上,作为“合法”的依据,挑着货物去赶集,因为报道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农民挑着农产品进城卖掉,不是“投机倒把”。 [14:54]
[张研农]:人民日报在历史上有过一言九鼎的地位。但是现在,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让新的舆论格局“群雄并起”,人民日报不再是一枝独秀,社会也不再会一呼百应。甚至由于历史的原因,让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人民日报产生了一些刻板印象。比如今年7月,我们新创刊的“社会新闻版”的年轻编辑,在“天涯社区”发了一个征集新闻线索的帖子,结果引来大量网友“围观”。少部分是叫好:人民日报放下身段到网上来找线索;大部分是怀疑:人民日报报道这些吗?其中很多言辞还比较激烈。这让我们也很郁闷。 [14:59]
[张研农]:这样的情况就要求我们辩证地认识人民日报的历史和现实。一方面,党中央机关报的独特地位,让我们有了独特的“话语权”,但并不是“传播权”,因为“说话”是单向的,而“传播”是双向的,所以北大叫新闻与传播学院。目前的舆论格局,因为极大的开放和包容性,而带来了极大的竞争性,任何媒体都不能置身其外。如果我们不能用好党中央机关报的政治优势,不能将这种“话语权”转化为传播力,“主流舆论的代表性声音”就无从谈起。 [14:59]
[张研农]:另一方面,人民日报积淀很深、积累很厚,积弊也不少。因为时代进步了,党中央与国家都在与时俱进,我们如果不做增量改革,不紧跟时代,那些积淀就会蜕变为包袱,转化为负资产。比如,我在人民网参加一次访谈时,就有网友将人民日报的文字称为“土星文”,新闻研究界也有一个说法叫“新华体”、“人民腔”,“新华体”指的是新华社,“人民腔”指的是人民日报。在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在纷纭复杂的舆论场,仅仅有导向的正确性和权威性,而没有导向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我们秉承的“主流话语体系”,就面临着被边缘化和空壳化的危险,这就是为什么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15:00]
[张研农]:当然,在保持忧患意识的同时,我们也充满信心。这儿有一个小图表(PPT),反映的是各个报纸国庆社论的网络转载情况,人民日报社论的转载率远远高于其他任何媒体。人民日报转载是174篇,远远高于其他媒体。 [15:00]
[张研农]:这可以说明在党和国家的重要事件中,在重要评论的影响力上,人民日报依然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在海内外读者看来,人民日报依然是中国社会主流舆论的代表性声音。 [15:00]
[张研农]:对于人民日报而言,政治“晴雨表”作用或许淡化了,但社会“风向标”的使命必须承载,主流舆论的旗帜依然要扛,主流舆论首席代表的责任仍然要担。不遗余力地传播主流价值观,是人民日报不可回避的责任与使命。 [15:00]
[张研农]:2、传播场域中的人民日报。 [15:00]
[张研农]:讲到现在的传播场,先给大家讲一个小例子。前不久,我去参加人民日报社澳门分社的成立仪式,仪式还没结束,人民日报的手机报,就已经发出了信息,手机已经迅速成为了新兴的媒体终端。而实际上,在仪式开始的头几分钟,就已经有随行记者通过手机,把相关消息上传到自己的微博上进行了共享,微博成了全新的传播载体。 [15:00]
[张研农]:随着技术进步,我们看到各种新技术,把从电脑到手机甚至到身边的任何物件,都打造成了出其不意的媒体。在这样的时代,甚至连讨论互联网都显得有些过时了。 [15:08]
[张研农]:当然,互联网在舆论场中的重要性已经是不容置疑的了。去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到人民日报社考察时,第一次与网友在线交流。短短几分钟后,中国各大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都在首页推出了这一信息。本来总书记是为人民日报成立60周年而来考察的,但总书记去人民网的这个新闻迅速遮蔽了这个原有主题,当然人民网也是60周年的一部分,但是很多人感到人民网成了主角了,人民日报60周年反倒被人忽视了。“总书记在线与网民交流”成为举国甚至举世瞩目的新闻,两个小时之后,路透社就发出了述评,其后法新社、俄新社等多家外国媒体给予报道……这个细节生动地说明了新媒体的力量。 [15:09]
[张研农]:确实,信息技术的进步,让中国社会舆论的形成机制、传播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再是我们听你说,而是我们都在说,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打个比方,年轻人都喜欢去KTV唱歌,大家一起唱歌时,有一种人叫“麦霸”,拿着话筒,不管唱得好不好,什么歌都唱。实际上,我们现在的“媒体场”,就好像是一个KTV包房,没有“麦霸”,“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从我们国家来看,现在网民人数是3.3亿,手机用户接近7亿,这是近10亿支麦克风啊! [15:09]
[张研农]: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所面对的是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的讲话中所描绘的,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在这样的传播场域中,人民日报不能总是霸占着话筒却唱不出好听的歌,也不能光是干坐着听别人唱歌,而是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一方面是党和国家的新闻传播工作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人民日报自身发展的要求。在新的舆论格局中,不同媒体的竞争,核心是舆论引导能力的竞争,是传播能力的竞争。紧跟时代、勇于变革、赢得受众,就是新的传播环境给人民日报的挑战和机遇。 [15:09]
[张研农]:3、国际格局中的人民日报。 [15:09]
[张研农]:(PPT展示)这张照片是总书记在人民日报国际部考察时的照片,在这段话里面,总书记有一个最重要的说法,就是“新闻报道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15:09]
[张研农]:与这种差距相对的,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故事”的渴望。改革开放让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也就是过去马克思所说过的一句话,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15:09]
[张研农]:有一组数字意味深长。到2008年1月份,共有来自54个国家及国际机构的378家新闻机构约700名记者在华常驻。这个数字与2002年相比,驻华外国新闻机构增加了100多家,记者人数翻了一番多。 [15:09]
[张研农]:这些信息告诉我们,中国的份量、中国的块头和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时代场景的切换,意味着我们新闻舆论环境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如果不能用我们自己的声音说话,如果在国际舆论场中没有响亮的中国声音,我们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就只能是一个“任人涂抹的小姑娘”。 [15:10]
[张研农]:实际上,在六、七年前,人民日报内部还曾为“国际新闻能不能上一版”,进行过争论。而现在,我们有39个国外记者站(现在已改为分社),每天的20块版面中,有3块版专门报道国际内容,如“韩国前总统卢武铉坠崖身亡”、“民主党获得日本众院选举胜利”等国际新闻,也常常出现在“寸土寸金”的头版。《环球时报》也于今年推出了英文版,全面提高我们的国际传播能力。 [15:10]
[张研农]:我们的新闻报道,我们“自己的报纸”,是世界观察中国的一个窗口,也是中国与世界交流对话的平台。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说过一句让许多中国人深受刺激的话。她说,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话虽刺耳,但说出了中国的问题:一个真正的大国,不是靠卖衬衫给世界贡献多少 GDP 就可以的,它更需要在文化、在人类的价值观上,拥有影响和引导这个世界的力量。在经济硬实力之外,我们必须铸就自己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体现自己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力。 [15:10]
[张研农]:在这方面,作为承担政治传播任务的主流媒体,人民日报责无旁贷。如果没有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主动意识,没有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广阔视野,就很难在国际舆论场中发出响亮的“中国声音”,也很难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展示一个真实全面的中国形象。 [15:10]
[张研农]:人民日报作为中国第一大报、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理应承担起“向世界传播中国”的责任。北大提出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人民日报要建成“国际一流媒体”,面向世界的气魄和决心一样,任重道远的前景,也一样。 [15:14]
[张研农]:把人民日报放在历史坐标、传播场域、国际格局这三个维度中去考察,能知道人民日报从哪儿来,现在在哪儿,更重要的是,也能明确我们将往哪儿去。接下来,和同学们说说第二个问题—— [15:20]
[张研农]:二、人民日报的发展变革。概括地说,今天的人民日报将朝着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传播能力,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和现代传播体系的方向努力。具体是两个方面,一是打造全媒体传播的媒体战略,二是传播观念的变革创新。 [15:20]
[张研农]:1、打造全媒体传播的媒体战略。去年两会结束时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我们报社的一名女记者站起来提问,自我介绍时说的是:“我是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她问的问题,也是来自“两会关注热点”、“我有问题问总理”等网上调查的。 [15:20]
[张研农]: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的关系大家都很清楚,而实际上,人民日报社也一直在按照总书记“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的要求,进行着“全媒体传播”的探索。这其中,有人民日报,中国第一大报;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对外宣传;有人民网,重要官方网站;有环球时报,民间舆论重要载体,还有京华时报,北京人的都市报等等。 [15:20]
[张研农]:人民日报社目前有20多种报刊,形成了一个“媒体方阵”,报纸除了刚才提到的《环球时报》、《京华时报》,还有《健康时报》、《中国汽车报》、《中国能源报》等,杂志有《环球人物》、《人民论坛》、《大地》等,我们还有人民日报出版社。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我们正在按照全媒体传播的媒体战略,积极整合报社的资源,形成合力。 [15:20]
[张研农]:以今年的国庆报道为例,我们组成了由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环球时报、京华时报等共同搭建的立体报道平台,报与报呼应,报与网联动,资源共享,形成合力。人民日报,推出国庆特刊,60个版,市场反响很好,在报刊亭上卖出了超出标价的价格。人民网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漫等形式,直播报道国庆阅兵的盛况,还有让网友留言祝福祖国的专题页面等等。环球时报大量报道世界各国和地区人民对中国发展成就的关注,并针对一些歪曲报道,澄清事实,以正视听。京华时报在街道上、胡同里抓细节、抓故事。党报、网络、都市报等不同特质的媒体在运行上形成互动和呼应。 [15:21]
[张研农]:大家可以看到,舆论引导新格局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这也就是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所说的,“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在今天这个时代,人民日报必须构筑自己的媒体阵营,在面对不同受众的对象化传播中,实现自己的传播效果。 [15:21]
[张研农]:2、传播观念的变革创新。这些年来,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体都感到一种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源于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更源于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说时代发展的场景变了,从国家而言,我们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治国理政的思路更清晰了,比如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四权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新闻传播观念的变革,成为近年来新闻界改革创新的直接思想动因。人民日报这些年的变化,可以说本质上源于我们党我们时代的迫切要求。 [15:21]
[张研农]:一张背负深厚传统的报纸,如何实现传播观念的变革创新? [15:21]
[张研农]:在今年的世界媒体峰会上,美联社社长兼首席执行官汤姆·柯里在会前专程到人民日报社,我们谈了两个小时——他讲过这样一个“篮球比喻”:1984年,篮球界引入“三分球”规则,使得三分线外的小个子投手和篮下三秒区中的高个子球员变得同样重要,一个小小的改变,提升了整个运动。实际上,不是只有大的改变才能带来大的变化,小的改变也可以带来真正的创新。关键是需要找到那一个点。 [15:21]
[张研农]:对于媒体传播而言,也是如此。人民日报也在办报的实践当中,不断更新传播理念,力求寻找到这样的创新点。 [15:24]
[张研农]:在传播内容上,我们找到的点,在大家看来,就是“新闻规律”。在抓新闻上,突出了两条:一是新闻提速,二是新闻分析。用提速争取速度,用分析展现深度。推出“热点解读”、“人民时评”、“国际论坛”等一批栏目,对应读者的需求。 [15:24]
[张研农]:比如北大的新闻,“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实施方案推出第二天,11月10日,我们就刊发评论希望“实名推荐不要变成权力寻租”;在首批获得推荐资质中学名单公示第二天,11月17日,我们的文化新闻版进行了报道,并从“社会信任缺失”的角度,分析了为什么北大此举遭到质疑;18日,我们的“人民时评”又刊发评论,呼吁给北大的教育改革多一点宽容,对这件事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分析。 [15:24]
[张研农]:来北大,讲北大的事,大家感兴趣,正说明新闻“贴近性”的重要。实际上,在办报的过程中,也正是如此,有效引导舆论,必须研究受众心理,满足公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15:24]
[张研农]:这些年来,中央一再强调媒体要注重新闻传播规律,并形成了在突发事件上“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20字方针,正是按照这个精神,我们对群众关注的重大突发事件、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作了积极探索。前不久发生的上海“钓鱼执法”,我们除了发布好事件动态新闻,还刊发三篇人民时评。又比如最近的“南京孕妇事件”、“足坛抓赌打假”、“牵尸要价事件”、“创业版泡沫”等热点新闻中,我们都在第一时间发言,表明态度和立场。在很多人看来,人民日报代表了中央的声音。对这些社会热点不回避、敢直言,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的作用。 [15:24]
[张研农]:在寻找创新点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只要我们能够关注社会热点,了解群众诉求,把握时代脉搏,就能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推动时代前进,赢得读者、获得尊重、产生影响。 [15:27]
[张研农]:了解了人民日报的历史坐标,了解了我们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人民日报未来努力的方向,我们再来谈谈第三个问题—— [15:27]
[张研农]:三、人民日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15:27]
[张研农]:(PPT)这张照片是人民日报人,大部分是“80”后,汶川地震改变了我对“80”后的看法,从担心到放心,从可气到可爱。 [15:27]
[张研农]: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有社会责任、有职业精神、有专业素养、有开阔视野。像人民日报这样的媒体,是要有一份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的。新闻这个职业,被称为社会的瞭望者,没有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是不行的,要客观公正,要激浊扬清。说到专业素养,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全媒体记者。新闻发生时,能够及时赶到现场,用手机短信给人民网传回短消息,用数码相机拍摄现场照片,用DV拍下现场视频,用笔记本写下现场报道,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或无线网络传回。开阔的视野是与我们这个开放的时代相适应的。新闻报道时,要能够打开思路、打开视野,用鲜活的文字,传达深刻的思想。 [15:27]
[张研农]:当然,我们也需要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人才。总之,我们需要年轻人,尤其是有理想、有激情的年轻人。鲁迅先生说过,北大是常为新的,北大走过了100多年,依然因为有在座的各位而青春洋溢。走过60年的人民日报,同样希望因为你们的加入激荡起青春的激情。 [15:27]
[张研农]:作为一个在人民日报工作了十几年的“人民日报人”,我无法像学者一样,不带感情色彩、客观冷静地分析、评价人民日报。我对人民日报的感情,也并不是因为我处在人民日报社社长的位置,它更源于我作为人民日报一员对人民日报社文化的深切认同。这种文化是包括邵社长在内的一代一代人民日报人共同铸就的。 [15:28]
[张研农]:这里给大家展示一些图片,(PPT图片)这是人民日报的生活,是你们那些在报社工作的师兄师姐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从燕园到金台园,你们会发现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一样的青春活力和创新热情,一样的学习机会和娱乐生活,甚至一样激荡在我们心中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主义。这就是为什么你们这些学兄学姐们选择了人民日报,因为他们深知,将自己的未来与这张报纸联系在一起,将能够见证并推动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变革,无论这种变革多么艰辛多么漫长多么任重道远,但我们坚信它会有美好的前景,坚信它会在我们的参与中一天天接近。 [15:28]
[张研农]:欢迎你们到人民日报做客,欢迎你们到人民日报工作。谢谢大家。 [15:28]
[主持人]:谢谢张社长。张社长请留步。刚才社长说了北大是常惟新的,通过张社长的演讲,大家知道人民日报也是常惟新的。下面有请今天参与互动环节的几位代表:张研农社长、何崇元副社长、卢新宁主任、吕岩松主任、汪大昭副主任、刘红主任。请大家依次上台。现在我为大家一一介绍一下。 [15:47]
[主持人]:何崇元副社长是《环球时报》的创始人,今天《环球时报》的编辑宗旨、报纸风格都是在何副社长的带领下确立的。本来今天《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也要来参加活动,但是他突然生病住院,所以不能前来。 [15:47]
[主持人]: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她1984年-1991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是人民日报的著名评论员,多次主持撰写人民日报重大评论文章,多篇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15:47]
[主持人]:人民日报国际部主任吕岩松,1984年9月就读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85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俄语系。1999年5月作为人民日报驻南斯拉夫记者,最早报道了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遭美国导弹袭击的事实,其间发挥了大量独家报道。 [15:47]
[主持人]:人民日报体育部副主任汪大昭,1977年-1981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人民日报著名体育评论员,曾4次采访奥运会、3次采访世界杯足球赛,见证和记录了中国足球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15:48]
[主持人]:人民网社区管理部主任刘红,从2002年起负责人民网“强国论坛”,2008年6月20日,曾经主持胡锦涛总书记同网友在强国论坛的在线交流。 [15:48]
[主持人]:下面进入提问环节,大家可以和台上的6位嘉宾进行交流。 [15:48]
[学生]:张社长好,想请教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政治家办报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您怎样看现在人民日报的作用? [15:48]
[张研农]: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政治家办报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毛泽东在60年代提出的,当时毛主席是提出了人民日报缺少思想、缺少理论,当然也缺少阶级斗争,所以说是“死人办报”,而应该是“政治家办报”。现在我们讲政治家办报,主席这个说法的实质,讲的是一种政治辨别力,现在更多讲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以我们叫“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体系”的确认,同时体现我们媒体的责任,也要求我们的媒体,我们人民日报要有坚定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要讲政治家办报。有一幅对联“风狂雨骤时可立定才是脚跟,花红柳绿处能剥开方见手段”。就是说老是随风倒不行,一定要有坚定的理想,而且有这个功力去办这个报。 [15:48]
[张研农]: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媒体党的喉舌的问题,现在党报的职能比起50年代、60年代大大扩展,我们现在叫全面履行党报的职能,有6句话、36个字,这就是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 。这不光是一个喉舌的问题,而是要把党的声音和人民的意志统一起来,把正面引导和舆论监督统一起来,我们最近人民日报在舆论监督上,在热点的引导上,在疏导公众情绪上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舆论监督,可能有些同志老觉得党报不敢搞舆论监督,大家可以多看看人民日报,我们有很多舆论监督,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客观、准确,要全面、公正,并不是在那儿“挑事”。所以,现在党报的职责是大大扩展了。 [15:48]
[学生]:张社长您好,欢迎您到北大,我是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我们今年夏天看到工信部绿坝事件以后,人民网做了一个专题,当时很多报纸都难以到达这样批评的高度,但是后来这个专题就给删除了。如果说我们看到人民日报改革的决心,那么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得专题被删除,人民日报的阻力在哪里? [15:48]
[张研农]:人民日报改革创新的力度还是很大的,也有阻力,阻力来自传统观念,所以理念、观念很重要。人民日报有一种心态,当然是少数的,这个心态我们概括为“红色没落贵族”的心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大,各种心态在慢慢改变,这也需要一个过程,就和认识一个事物总要有一个过程一样,转变一个观念也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观念的转变不可能光靠说能解决的,最终要靠实践说服,要拿事实来说话,就跟新闻一样,要有事实说话,用数字说话,用变化来说话。所以,我们对这些并不是仅仅止于批评,而是说,允许有一个过程。 [15:49]
[学生]:张社长您好,在这个时代人们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一些新闻报刊上常出现很多不同的观点,这种做法是不是跟人民日报引导舆论相矛盾,人民日报在改革过程中是不是有类似的尝试? [16:01]
[张研农]:人民日报也经常讨论办报思路,现在我们有一些栏目,经常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在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上,请各种不同观点的持有者,在人民网上、人民日报发表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比如说道德,比如说大家很关注的一些公共的话题。以后会进一步加强,中央领导也要求人民日报要加强互动,要加强讨论,而我们要把讨论引向深入,“强国论坛”还有一个浅层区,一个深水区呢。谢谢! [16:01]
[学生]:请问刘红女士,强国论坛在很长时间里都是以言论相对自由著称,您作为论坛的负责人,觉得强国论坛下一步的发展计划是什么?中国网络论坛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6:01]
[刘红]:强国论坛今后的发展,张社长跟全国网友交流的时候曾经给过我们指示,当时说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抓住论坛,二是抓住强国。所谓“抓住论坛”,我想应该是深入研究互联网发展的特点,培育、拓展新的应用的领域。你刚才提到强国论坛最初的时候,可以看作晴雨表、风向标,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论坛开始出现,大家讨论的环境也越来越宽松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16:01]
[刘红]:今后我们应该怎么样发展,我们从今年开始,着重在创新上面下一些功夫,比如说“两会”的时候提出一个概念叫“强国论坛e两会”,以前的两会,是代表委员提议案,现在网络上有了“网络e两会”,只要注册了就可以提出建议,我们推出40天时间里,网友提出了3000多条的建议,我想这个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实现的,但是在网络上实现了。 [16:01]
[刘红]:第二个创新是今年60年国庆报道的时候,推出了一个栏目叫“网民方阵”,简单的想法就是60年来互联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无到有,我们现在已经有3亿多的网民,为什么不能给这些网民建立一个方阵,后来有两万多网民参与到方阵中来。今年年底我们还有一个创新,名称就不给大家透露了,留一点点悬念,欢迎大家去看看,去实践一下,一定能够找到你感兴趣的点,而且这次年底的创新主要是以网友为主。 [16:01]
[刘红]:另外是抓住强国的特色,强国是以爱国主义凝聚网友的,将来无论论坛怎么样发展,强国这个特色,以强国为目的,以强国为宗旨的特色,我们不会丢。 [16:02]
[学生]:汪主任您好,您经常报道中国足球的改革,您在奥运期间写了一系列的体育报道,您觉得体育报道与党报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16:02]
[汪大昭]:谢谢这位同学,你给我提了一个不是太难回答的问题。体育怎么看?体育新闻报道又应该怎么看?其实体育活动本身从形式上来讲似乎跟政治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除非像奥运会这样少数的个别的重大的体育活动,大家会赋予一些体育以外的色彩,包括政治色彩,通常情况下大众开展的以健身为主的活动,没有太强的政治色彩。 [16:02]
[汪大昭]:不过,我倒是觉得一个国家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民众的健身意识和健身活动才可能活跃起来,这本身也是一种政治,比如说全民健身,经过改革开放30年,今天老百姓非常关注自己的身体,关注健康,希望能够强身健体,能够在今天有的吃、有的喝,日子都过好了,还能够更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一点应该是政府关心民生当中一个很重要的责任。从这点来讲,像人民日报这样的报纸,它的体育报道也必须要反映这样一个内容。 [16:02]
[汪大昭]:至于有些事情,似乎是体育被利用了,比如大家最近很关心的足球问题,刚才你也提到国家队怎么样,国家队只是中国足球的一部分,甚至于是不大的那么一部分,当然它很有份量。另外,中国足球界发生了一些赌球的事情,赌球当然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你说体育跟政治之间有什么关系,我简单说一点,关于最近中国足球发生赌球事件的我的个人看法。 [16:02]
[汪大昭]:首先,赌博这个事情是人类几千年留到今天的一个陋习,是非常糟糕的一个事情,一遇到一定的条件就会沉渣泛起,所以对赌球的打击从来没间断过,但是也时起时伏,比如以足球为载体的赌博,即使不是以足球为载体也可能发生在社会的其他角落,不但在足球,会在足球之外,不但在中国,还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今天都存在着不同形式的赌博,都在当打之列。至于说打击赌博的行为,可能很多人都说为什么中国的足协老是这么不得力,赌了这么些年的球他们也没有怎么样。我给大家打一个很简单的比方,比如我们现在有机会外出,你住在一个酒店,一个宾馆,甚至一个不起眼的旅社,你都会看到那儿贴着,或者夹在本子里有一种对旅客的提示,就是你不得在酒店里面聚众赌博,什么嫖娼等等之类的事情,如果这个人不管这套,还是要做这样的事情,恐怕酒店方面所做的就是来劝说你这种行为,如果你坚持这种行为的话,酒店方面就需要报警,通知警方按照法规处理这种行为,如果警方不闻不问,也是警方的一种失职。 [16:02]
[汪大昭]:确实,中国存在赌球的现象,警方也在积极侦破,作为媒体,现在不是在造打击赌球舆论的时候,因为任何一个案件进行之中的报道,都有可能对警方的侦破造成一定的干扰,也可能在结案之前,对司法形成干扰。所以,我非常希望大家关注这个事,盼着中国足球好,同时也明白一条,就是中国足球现在确实不怎么好,原因是多方面的,没有了赌球,也不等于中国足球就能够上去,所以它需要大家不断地关注,不断地支持。 [16:02]
[汪大昭]:30年前我在北大的时候,北大有一支校足球队,我不知道今天的情况怎么样,我倒是希望北大的学生用自己的行动来表现出对于足球,对于中国体育的一种热爱,当然也多关注一下媒体,特别是人民日报在这方面的报道。至于说好像最近比较闲了,其实不是,能够直接报道出来的毕竟是足球活动当中的一部分,我倒想多去挖掘一点校园足球方面的内容,包括希望北大在这方面多做一点事情,搞青少年足球。 [16:02]
[学生]:我想问吕主任一个问题,您从事的工作和上大学时的专业相差是最大的,第一、我想问您个人在走入人民日报社的时候是什么东西吸引了你?第二、现在找工作是一个双向的选择,人民日报社在你们看来,最吸引年轻人的是什么? [16:07]
[吕岩松]:其实我从事的工作跟我学的专业是很紧密的,我到了人民日报国际部之后,曾经在国外工作将近10年,一直是使用俄语,或者是跟俄语非常相近的语言。当时吸引我到人民日报的是,我说句实话,当时我跟同学一块吃饭,同学说人民日报招人,要求素质非常高,当时吸引我的就是这句话。 [16:08]
[吕岩松]:到了人民日报20年,我才真正了解了它,我为人民日报感到骄傲。我希望大家经常看我们人民日报的国际报道,当然扮演好这个角色,需要很多的努力,比如说要求人民日报国际新闻报道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时效性。这次校园行一方面是让大家了解人民日报,我理解也有一种推广人民日报品牌的目的在里面。 [16:08]
[吕岩松]:刚才说到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影响力评为人民日报是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十大报纸之一,我在外国采访的时候,甚至是村里,都能听到用不同语言发出“人民日报”的声音。 [16:08]
[吕岩松]:至于人民日报吸引什么样的人,如果这位同学有兴趣的话,可以到人民日报国际部面试的时候我们交流。至于说人民日报什么东西吸引我,我想是一种荣誉感。 [16:08]
[学生]:卢主任您好,我第一个问题是张社长为我们介绍的人民日报社评论的历史,之前有很多人用一锤定音来形容人民日报社的评论,但是在今天很多都市报和互联网都有自己的评论,而且他们有的时候评论会早于人民日报出来,这些评论对人民日报的评论有哪些影响?而您在提高人民日报舆论引导功能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想法?第二个问题,我知道您有的时候会来北京大学为我们上新闻评论课,在您看来,我们这些学生在新闻评论方面,最需要做的是哪些?也就是说我们最大的不足是哪些?最需要提高的是哪些? [16:10]
[卢新宁]:谢谢这位同学。刚才社长在讲到人民日报面临的舆论环境的时候,讲过这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而且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我们人民日报感觉到的压力来自各个方面,比如说新媒体,还有网络时评,还有来自于传统媒体的,跟我们一样也身处在激烈的竞争中,比如说新华社在做新华时评。比如说中央电视台,大家知道他的黄金品牌栏目的新闻联播也打造了一个评论栏目。确实觉得人民日报在评论方面面临着特别大的压力,刚才社长说了我们不做增量的变革,传统可能会成为一种包袱,所以我们在近几年来,报社的很多人都会说压力太大了,有很多同事都会看其他报有什么样的评论,我们跟外界的读者联系,全部用网络的形式。 [16:10]
[卢新宁]:具体讲起来,就是对他们发先声的竞争态势,作为人民日报评论来说没有什么办法,特别是在很多社会热点的地方,我们要发声,如果我们不讲话,别人说话,别人就听不到你说话,要及时发言。第二,要尽量能够说好话,如果我们说大话、套话,就像以前人家说我们调门挺高的,如果不能好好说一样没有人会听。今天,我们觉得不会再有社长说的“麦霸”的场景,所以我们的评论,要紧扣人民日报的要求,也是中央的要求,就是遵循新闻规律。 [16:10]
[卢新宁]:第二个问题,去年的时候,徐泓老师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走到北大的讲台上,说实话我获得的远远大于我能够给予的,大家都有一种特别特别难得的社会责任感,这是我来北大之前有点怀疑的,因为来之前很多人说现在的孩子很现实,但是来了以后,我们会谈论很多社会热点事件,我觉得大家都一种社会责任和理想主义的情怀,人民日报和北大共同的一点就是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的情怀,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16:10]
[学生]:各位老师好,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何副社长,虽然我是新闻专业的学生,但是目前所有的新闻理论不是来自于新闻实践,而是来自于课堂上老师教的一些基本准则,我们都知道《环球时报》是中国商业上最成功、也是最优秀的报纸之一,但是我觉得用老师教给我的观点看环球时报的文章会有一些困惑。比如说在一些报道中,记者采访需要一定的量,我觉得有些东西跟老师教的不一样,请问这是为什么? [16:13]
[何崇元]:谢谢。我跟北大还是很有缘分,我们编辑部45个人里面有15个人是北大的,我对北大的印象非常好,对北大有崇敬之情。这位同学提的问题也是环球时报这些年遇到的问题,学校的学生上完基础课以后,到新闻单位确实需要一个转换的过程,人民日报社里面报刊有25种,这25种报刊招人,我们先选新闻系,然后再选中文系,在新闻系学过的懂得增加党性原则,版面怎么排,在新闻系上完学以后,到新闻单位基础打的比较牢,所以我们最喜欢招的学生还是新闻学院的。 [16:14]
[何崇元]:最近《环球人物》杂志要招人,他们第一选的是北大、人大、复旦新闻系的学生,确实有一个需要转换的过程。一年《环球时报》要考28次,把理论课程用到实践中,比如怎么保证文章符合国家利益,符合人民利益,以及版式,很精彩的版面,在大学里面不能学到。还有标题,标题要生动、要准确、要简练,到实践中还需要一个过程。还有文章怎么精练,实际操作中可能一万字变成一千字,这个在大学课程里面没有,我们有一些这样的课程,讲完以后一年会考28次。我们在这里真诚地欢迎各位同学去我们报刊,人民日报欢迎大家。谢谢! [16:14]
[刘红]:我今天来是带着任务来的,网友们知道我来北大,有些网友给我发短信说,希望我邀请一下周校长到人民网“强国论坛”交流,所以我在这里正式代表“强国论坛”邀请周校长,不知道是不是同意?您同意了我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半,真正在那儿做了交流我才算完成任务了。 [16:15]
[周其凤]:非常荣幸。 [16:15]
[刘红]:谢谢! [16:15]
[主持人]:非常感谢刚才提问的各位同学,也感谢台上的六位嘉宾,我知道,大家肯定还有很多问题想问,但是今天因为时间有限,希望张社长的主题演讲和各位嘉宾问题的回答使大家对人民日报有更多的了解,也盼望有更多同学投身党报事业。那么,人民日报“校园行”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的光临和参与。 [16:15]
[人民网传媒频道]:人民日报“校园行”活动的启动仪式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的光临和参与。 [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