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如何影响人类健康?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1/3/19 14:17:57 3565
2011年3月19日 来源:文汇报
根据人民网报道,本月15日,负责监控世界核相关活动的美国智库“科学与国际安全研究所(ISIS)”,就东日本大地震导致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表观点,称“情况已相当严重”,指出此次事故在国际核能事件分级表中已接近排在第二级的“6级”,甚至可能会升至与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相同的“7级”。
我们在为灾区祈福的同时,有必要了解一些对于核辐射,以及我们生活中现有辐射的健康常识。
日常生活中的辐射
人类活动离不开放射性
人均辐射剂量2.4mSv/年
人类的很多活动都离不开放射性。例如,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约为0.25mSv/年。戴夜光表每年有0.02mSv;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约0.01mSv;每天抽20支烟,每年有0.5-1mSv;一次X光检查1.2mSv等等。
放射性物质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释放的放射性物质总量。公众受到的剂量可能会在较低甚至很低水平的范围。世界人均天然辐射本底剂量是2.4mSv/年。地区差异造成各地区的值会有所不同,例如在伊朗、印度一些地方高达200mSv。当全身照射剂量大于1Gy时,才会出现急性放射性病等健康问题。
最“知名”的防辐射药品
安定性碘制剂
服用因人而异,有医学指导为好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发生后,人有可能摄入放射性碘,并集中在甲状腺内,使这个器官受到较大剂量的照射;此时服用稳定性碘就可减少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的碘。如果在吸入放射性碘的同时服用稳定性碘,能阻断90%放射性碘在甲状腺内的沉积。在吸入放射性碘数小时内服用稳定性碘,仍可使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碘的量降低一半左右。
对成年人推荐的服用量为100毫克碘,对孕妇和3-12岁的儿童,服用量为50毫克,3岁以下儿童服用量为25毫克。
但是,对出生后一个月内的新生儿,稳定性碘服用量应保持在有效的最低水平。对有些人,例如甲状腺有结节者,突眼性甲状腺肿已经治愈者,曾接受过放射性碘治疗者,甲状腺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甲状腺单侧切除者,有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对碘过敏者,某些皮肤病(痤疮、湿疹、牛皮癣)患者等,应慎用或不用稳定性碘。记住一点,最好在医学意见指导下服用。
“泛泛而谈”的防辐射食物
蔬菜、水果
健康和防辐射,一举两得
针对天然、医学的辐射,国外早就有“防辐射食物”的概念,不过在国外网站上搜索,可以发现,他们对此类食物的定义非常广泛--主要是以食物成分类别来界定,比如矿物质、抗氧化剂、绿色蔬菜、发酵食品、膳食纤维、海生植物等。如果还原到我们身边的食物,这些“防辐射食物”基本集中在蔬菜、水果一类,例如油菜、青菜、芥菜、卷心菜、萝卜等。
在国内,眼下也有人开始打出“防辐射食品”的口号。追根溯源,大多竟是“证券专业人士推荐”,难免有借机炒作,推高个股之嫌。
实际上,不管国内国外,还没有直接科学数据证明“防辐射食物”能防辐射,但是从国外发展较早的“防辐射食物”概念看,膳食纤维、绿色蔬菜本身就是健康食品,多吃有益身心。此外,根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些从事核物理研究的学者推荐的“防辐射”方法,除了“多穿衣服、减少暴露在空气中的皮肤”外,就是多吃水果和蔬菜,“这些东西富含维他命,被认为可以减少核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巧之 整理)
电离辐射与健康风险不可不知的常识
David J.Brenner曾发文提出CT扫描会增加肿瘤风险的流行病学证据是“直接”的,随着CT扫描在临床使用越来越广泛,它所带来的辐射伤害不可忽视。许多媒体甚至采用了文中说法,以“做一次CT所接受的辐射量相当于在核弹爆炸中幸存”吸引眼球。但这一观点在专业领域质疑声不少。
■赵承渊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核电站爆炸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有两颗原子弹以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阴影在前,人们对核辐射通常谈之色变,对遭受辐射的后果忧心忡忡,甚至产生恐慌。由于此次灾害性事故发生在我们的邻国日本,更是格外引起大家的关注。不过,有关电离辐射的危害细节,公众可能了解得并不多。
所谓电离辐射,顾名思义是指能够使物质发生电离的辐射。电离辐射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高频率的电磁波,如X射线、γ射线;另一类为高能粒子束,如α、β粒子或中子束等。
引发电离辐射的放射性物质是人类居住环境的组成部分,日常生活中的电离辐射41%来自石头、泥土及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气体;28%来自岩石、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15%来自X射线等医疗辐射;9%来自食物和饮料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6%来自宇宙射线;1%来自高空飞行等。天然辐射源所致平均辐射剂量就世界范围来看,每人每年大约为2.4mSv。而我们所关心的“电离辐射危害”指的是人们在利用射线和核能时受到超过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而造成的健康影响。
电离辐射对生物体的效应是通过电离辐射的能量作用于生物大分子和水,使得后者发生分子不稳定、分子重排、产生自由基并造成损伤。在这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DNA分子。受损的DNA可以经体内酶系统修复,但也可能发生错误修复,这是电离辐射可能诱发癌症的原因之一。
相同辐射剂量作用下,不同细胞出现的损伤程度不同。一般来说,淋巴组织、骨髓、小肠上皮和性腺对辐射最为敏感;其次是角膜、晶状体、内皮细胞等;肌肉、骨骼、软骨和结缔组织对辐射最不敏感。
从时限上来说,大量电离辐射造成的危害可分为早期效应和延迟效应。早期效应发生在暴露后几星期内,如急性放射综合征(ARS),表现为反复发生并逐渐加重的恶心、呕吐、腹泻,同时伴随疲乏、发热、食欲下降、抽搐甚至昏迷,严重者在几个月内死亡。多数ARS患者会有骨髓损伤,由于免疫和造血功能下降,发生严重的致病菌感染和内出血。ARS还包括严重的皮肤灼伤,皮肤损害可迁延数周或数月,有时会危及生命。
延迟效应则包括辐射白血病、辐射致癌、放射性白内障、遗传损伤等。其中辐射致癌与辐射致遗传病又称为电离辐射的随机性效应。随机性效应的发生几率与辐射剂量成正比,但严重程度与辐射剂量无关。
根据受辐射细胞的种类,又可将电离辐射的效应分为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前者作用于体细胞,后者作用于生殖细胞。辐射造成的皮肤损伤、骨髓损伤、乳腺疾患和甲状腺疾患,以及辐射致癌均可归于躯体效应;而辐射造成不育、胚胎死亡或胎儿畸形、遗传病等则归于遗传效应。
目前,电离辐射的危害资料绝大部分来自高剂量辐射下的调查数据,尤其是广岛、长崎两次核爆炸、若干核事故以及放射治疗的资料。而人们更关心的低辐射剂量对健康的影响,很难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给出确切的答案,只能通过大剂量调查的数据外推得到一个相对的结果。
经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对广岛和长崎两次原子弹爆炸后8万名幸存者50年的调查研究发现,核辐射引起的超额死亡低于700例,幸存者中出现的癌症约6%与辐射有关。大剂量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认识已较为清楚,但对低剂量辐射效应,还有一些争论。尽管一些流行病学调查和生物学实验表明小剂量的电离辐射可能对生物体起到“刺激和兴奋”作用,甚至可能调节免疫功能,降低肿瘤发生率;但从安全角度出发,全世界对电离辐射仍采取保守态度:假设小剂量辐射仍有潜在风险,应予以防护。资料显示,如果每年接受电离辐射当量剂量超过1000mSv,癌症的发病率则会升高。故此我国《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对职业工作者和公众每年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予以了严格限定。
2007年,DavidJ.Brenner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综述称,每单次CT扫描将使成人受到15mSv,新生儿受到30mSv的辐射,而一次CT检查常需进行2-3次扫描,这个剂量大约相当于一组25000名日本核弹爆炸后幸存者所受到的照射量(小于50mSv)。而这组平均接受了40mSv的核弹爆炸幸存者的研究中,癌症的总体发生率明显提高;另外,他援引了一项对象为400000名核工业放射工作者的医学研究,这些工作者暴露于平均20mSv的电离辐射中(相当于一次CT扫描所接受的辐射剂量),结果发现随着暴露剂量的提高,死于肿瘤的风险也提高了。故此DavidJ.Brenner认为CT扫描(辐射剂量大约在30-90mSv)会增加肿瘤风险的流行病学证据是“直接”的,随着CT扫描在临床使用越来越广泛(美国每年有6200万人次进行CT检查),它所带来的辐射伤害不可忽视。
此文发布后引起广泛关注,许多媒体采用了文中说法,更以“做一次CT所接受的辐射量相当于在核弹爆炸中幸存”吸引眼球。但在专业领域质疑声不少。质疑意见有几点:首先,目前并无CT检查会增加肿瘤发病风险的直接报告,一切结论均是从其他类型辐射推断而来,说服力不足;其次,低剂量电离辐射致癌的“线性无阈值模型”在使用上还有争议;根据动物实验、放疗经验及其他流行病学调查,辐射剂量低于100mSv时并未观察到肿瘤发生率增高的迹象;更有人指出,美国自1980年以来估计有5.5亿人次接受CT检查,1990年前这个数字是7500万,那么有如此多在1990年后接受了CT检查的人,该有更多人罹患肿瘤才是,可是并没有出现“癌症患者大幅增加”。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有多大影响仍处于激烈争吵中。
对于公众而言,正确的做法是在专业人士吵出个一致意见之前保持冷静,不要无端恐慌,也不要掉以轻心。对大到核燃料泄漏级别的电离辐射做好防护,严密关注事态动向;对小到日常医疗照射剂量的电离辐射提高警惕,避免无意义的暴露。了解相关知识、相信科学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
【注:上文中所提到的mSv(毫希弗)是一个当量剂量或有效剂量单位。当量剂量是电离辐射的吸收剂量(单位是Gy)与不同射线生物效应系数的乘积;对于人体来说,有效剂量是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的当量剂量乘以相应组织权重因子的和】
(作者为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外科主治医师)
服用碘能防辐射么?
■李昱熙
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氢气爆炸事故之后,不仅日本当地,我国公众对其造成的核泄漏可能危及我国沿海表现得忧心忡忡。尤其许多人了解到,日本当局在为核电站周围居民发放“碘片”。我国一些沿海地区居然也出现争相购买,以致药店“碘片”脱销,更有股市投机商将目光瞄向了生产制造“碘片”的上市公司。
究竟为什么说“碘片”能抵御核辐射,我国沿海居民有必要服用么?不恰当的服用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碘、人体还有辐射的种种关系。
碘对人体有什么用?
碘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元素,从小我们都知道要服用加碘盐,否则会得“大脖子病”。碘在人体内最重要的功能是作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顾名思义,甲状腺激素就是甲状腺所分泌的激素,是维持人体发育、生长、促进物质代谢的一种重要激素,如果没有它,会导致一些很严重的问题,比如如果从小缺乏这种激素,骨骼、神经系统等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使得患儿体格矮小、智力发育障碍,临床上叫做“呆小病”。此外,还有一些疾病,诸如粘液性水肿、单纯性甲状腺肿等,也都和它相关。
至于曾经某些地区多发的“大脖子病”,临床上叫做“地方性甲状腺肿”,通常是因为碘缺乏,使得机体摄入碘不足,于是甲状腺细胞就不断代偿增生——因为机体误以为甲状腺细胞不够用才导致激素合成不足,最后脖子就大起来了。
吃饱了“碘”,就能抵挡核辐射?
那么,很多人会产生疑问,碘和辐射有什么关系,碘真的就能抵挡辐射?
在核反应堆的废料,当然也包括核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中,大量存在一种叫做“碘-131”的放射性元素。这是一种碘的放射性同位素,会在衰变时释放β和γ射线,属于一种高毒性核素,医学上常通过其放射性治疗甲状腺疾病。日本此次事件将有可能发放的“碘片”就是针对碘-131的辐射所采取的预防性保护措施。
正如前文提到的,人体的甲状腺需要摄入碘元素,才能够完成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具体的合成机制我们今天不展开,大家只要明白这些碘元素最终是要进入到甲状腺组织中去的,因此,如果这些带有放射性的碘-131被甲状腺所摄取,也会持续对甲状腺组织,乃至人体的其他器官组织产生辐射并造成损害。由于这一辐射发生在体内,故称为“内照射”。而当我们通过一定剂量的碘,使甲状腺摄碘达到“饱和状态”,不再去摄入那些带有放射性的碘元素,就等于“抵御”了核辐射。
不过,因为在反应堆泄露的核废料中,除了碘-131,还包含大量的半衰期很长的放射性物质,比如铯-137,以及一些短半衰期的第二类放射性物质,服用碘片对于这些核辐射是无能为力的。
碘摄入过多有什么不良作用?
此次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尤其随着媒体对事件报道“不断深入”,使得我国沿海地区的人们也开始担忧起自身安全,有报道甚至称芬兰都已经开始抢购药用碘剂了。那么,我国沿海地区有必要服用碘剂以预防辐射危害,随便服用碘会有什么不良的后果么?
很多人会说,我们每天都在摄入碘,盐、海产品里面都有碘,从小爸爸妈妈就告诫我们要多吃碘,对健康有好处。的确,正常人体对一定程度内过量摄入的碘会通过正常渠道排出,一般也不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通常而言,正常的成人每日需碘量,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成人每日摄碘量为150-300微克,而我国现有的加碘盐中含碘量平均为30mg/kg,也就是说如果按每日摄入盐5-10克计算的话,每日摄碘量恰好符合推荐要求。
但是,不适当的碘摄入会导致甲亢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疾病。而我国大部分地区本身食物摄碘量并不低,尤其在沿海等富含海产品的地区,再加上碘盐中的碘摄入,这有可能是造成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升高的原因之一。去年,卫生部也发布了《中国食盐加碘和居民碘营养状况的风险评估》。可见,碘多了,也会出问题。
现阶段我国沿海居民有必要服用碘来预防核辐射么?
正如上文介绍所说,一方面,诸如将本来隐性的甲状腺自身免疫疾病转变为显性,或是增加甲亢发生的风险;而另一方面,摄入碘也只能解决碘131带来的内辐射问题。对于后者,碘-131属于一种半衰期比较短的放射性元素,仅有8.0197天,也就是说,差不多几周时间,具有放射性的碘-131含量就已经微乎其微了。
(作者为北大医院在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