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文章-时政讲坛

祖国,永远是坚强温暖的依靠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1/3/5 23:57:18 1005

2010年3月5日 来源《文汇报》

——中国在利比亚人员大撤离纪实

    异域动荡,暴力频仍,险象环生。
    迢遥万里,山海阻隔,归途维艰。
    撤离人数庞大,时间紧迫,情况复杂,头绪纷繁,困难重重,挑战史无前例。
   
但是,中国做到了。
    九天八夜,惊心动魄的九天八夜;八夜九天,可歌可泣的八夜九天。
    仅仅九天八夜,我们在利比亚的35860位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安全有序地踏上归途,其中20745人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与亲人紧紧相拥。
    在这场规模空前的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中,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果断决策;前后方、各部门行动迅速,齐心协力;军民团结一致,爱心接力;中国和平外交在全球赢得人心,国际互助,共同努力……
    制度的优越、国力的增强是中国撤离在利比亚人员行动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的坚实基础。
    安定繁荣的国家、以人为本的宗旨,是危难时刻人民的坚强依靠。
   
海外中国公民的生命安全是最高行动目标。党中央、国务院运筹帷幄,前后方、各部门通力合作,创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撤离海外公民行动的“七个第一”
    2月中旬以来,北非国家利比亚发生严重骚乱并迅速蔓延升级,安全形势急剧恶化。
    数万我在利人员的生命安全牵动着祖国人民的心,牵动着中南海。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高度关注万里之外同胞的安危。
    2月21日深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相继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要求有关方面迅即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保障我在利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也以不同方式表达对我在利人员的关切。
    国务院当即决定成立应急指挥部,组织协调我在利人员撤离及有关安全保障工作。张德江副总理担任总指挥,戴秉国国务委员协助。
    2月22日,中南海国务院会议室。
    一大早,外交部、国资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民航局、卫生部等部委负责人赶来了,一些驻利中央企业总部负责人也赶来了。
    8时整,应急指挥部全体会议在张德江副总理主持下开始举行。
    一条条信息汇集,一个个决策形成,一份份指令发出……3个半小时的全体会议成为高效运作、配合默契的现场办公会。
    会议根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批示要求决定:
    ——把确保我在利人员生命安全作为撤离行动最高原则;
    ——启动国家一级应急预案,成立后方总指挥部;
    ——海陆空联动,用最快速度分批撤离我方人员;
    ——细化分批撤离方案,组织我方人员自保自救、互保互救;——做好食品、药品和饮用水等救援物资准备,一旦条件允许,迅速分发到撤离人员手中;
    ——借鉴国际经验,开展国际合作;
    ……
    “千方百计保障我人员安全,千方百计保障我财产安全,千方百计维护我国家利益”——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明确要求,各有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一场“万里大撤离”的国家救援行动,紧张有序地拉开了大幕。
    “这次撤离行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创造了‘七个第一’,”外交部负责人说——第一次大规模、有组织的撤离海外人员;第一次海陆空联动;第一次采用摆渡中转方式撤离;第一次租用外国邮轮、飞机、汽车撤离;第一次为大量护照丢失人员开具一张纸的“回国证明”;第一次派出军舰与军机参与撤离;第一次在撤离中动员众多友好国家进行协助。
    截至3月2日23时10分,分散在利比亚各地的35860名有回国意愿的受困同胞先后全部安全撤出。据了解,尚在国外的约1.3万名从利撤离人员也将于近日安抵祖国。
 
以利比亚为中心,多点展开;海陆空齐头并进、接力联动。先危后安,先难后易,分批有序,争分夺秒,新时代的中国海外救援机制,科学而高效
    时间和效率,是中国大规模撤离在利比亚人员行动的关键词。中国海外救援机制开足马力与时间赛跑,本着先危后安,先难后易,分批撤离的原则,以科学的方式追求行动的高效。
    在风暴之眼的黎波里,中国驻利比亚使馆大使办公室第一时间改成撤离工作指挥中心。
    驻利大使王旺生告诉新华社记者  ,在国内各部门协助下,使馆按照中央指示迅速制定了中国公民撤离方案,全体馆员夜以继日地24小时不间断展开工作,一方面千方百计和所有在利中资机构和人员保持联系,协助协调我在利人员有序撤离;一方面搜集整理各种资料和信息及时上报,同时还尽可能接待国内外各方电话咨询,耐心解答问题。
    确保中国公民的生命安全,是这次撤离行动的最高原则。
    由于利比亚局势不断恶化,陆、海、空三条路,一时间竟然全都难以走通!
    陆路危险重重,几乎所有道路都设有关卡,抢劫事件频发;为数不多的机场,有的被炸毁,有的被管制;海路方面,几乎所有港口都被封闭,不能停靠。
    我驻利比亚使馆和中资企业冒着风险,耐心细致地展开工作。终于,班加西港口通道、米苏拉塔港口通道、的黎波里机场、东西两路陆路通道,一个接一个被打通。特别是向西的陆路通道,智勇双全的中国外交官一路做工作,沿途经过了50多个关卡!
    一条条撤离路线,就是一条条生命通道。我撤离在利人员行动在4条战线上井然有序地全面展开。
    中国驻外使领馆发挥了坚强的堡垒作用,调动一切资源和手段,在最短时间内打通各条撤离通道,及时解决交通、食宿、中转接应等各项工作,做到环环相扣,衔接有序。前方工作组迅速进入角色,冒着生命危险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各部门、各单位全力以赴地支持,认识高度一致,配合十分顺畅,是如此快地取得阶段性胜利的一大原因。
 
危难之际,守望互助,是中华民族的深厚传统。生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是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从外交官、各方救援人员到帮助撤离的志愿者,以高度责任感、真挚爱心和无私奉献,让面临险境的在利同胞感受到祖国就在自己身旁
    “救命如救火,一个都不能落下!”危难之时,每一个中国外交官的心里坚守着同一个信念。
    从的黎波里到利突边界的拉斯杰迪尔口岸只有400公里,外交部领事司参赞费明星一行4人闯过了50多个军警哨卡。他们在边境的沙漠风餐露宿,盖着捡来的毯子,用拾来的柴火烧水。
    作为中国政府派往利比亚的三支联合工作组之一的组长,他和同事们打通了从西线撤离利比亚的“生命线”,一万多同胞顺着这条“生命线”脱离了险境。
    “难、苦、累!”费明星用了这3个字形容这些天的艰辛。但“为了祖国和人民,同志们无怨无悔”。
    危难之际,党员挺身而出,党旗越发鲜艳。
    中国建筑、中国中交等央企根据撤离临时编队情况,都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在利比亚港前区登船撤离过程中,党支部将30至50人编成一组,共产党员主动站出来维持秩序,保证了从登船到撤离过程中井然有序,极大地提高了登船效率。
    局势恶化,多停留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然而,驻利比亚各中央企业党组织制定了明确撤离原则:
    “先女士后男士”;“先群众后党员”;“先职工后干部”……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是一次“外交为民”的生动实践,既得益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国家的稳定发展,也受益于中国和平外交在国际社会广交朋友、赢得人心。“我们为做中国人感到自豪”,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由衷的心声
    2月22日至3月2日,九天八夜,世界见证中国践行“外交为民”的崇高理念。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始终强调,要适应我国企业和人员大量走出国门的新形势,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依法维护我国海外机构和人员的安全和合法利益。
    “十一五”期间,从2006年黎以冲突,到2008年乍得内乱;从2010年吉尔吉斯斯坦骚乱,到2011年初埃及局势动荡……
    一次又一次,中国政府的海外救援机制迎难而上,成长进步。
    一次又一次,在需要救助的危难时刻,祖国伸出坚强有力的双手,倾情呵护她的儿女。
    中国社会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由于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进一步得到体现。而国家的稳定发展,是撤离行动得以快速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的根本保障。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通过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升社会管理水平,进一步深入人心。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胡锦涛总书记今年2月的讲话,进一步阐明中国党和政府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治国理念。
    大规模撤侨行动的快速成功,也深深受益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在国际社会广交朋友、赢得人心。
    海外公民成功脱困,既是国家行动,也是“国际工程”,与有关国家的支持帮助分不开。希腊、马耳他、埃及、突尼斯、苏丹等利比亚周边国家同意中方设置中转安置地,希腊官员赴港口迎接中国撤离人员,突尼斯民众驾车帮助中方人员中转,卡塔尔民众主动送水送饭,土耳其、阿联酋、保加利亚等国有关部门开辟专门通道……
    关键时刻,中国一贯坚持的相互尊重、平等互利、讲情重义、以诚相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在组织撤离在利人员行动中,也同样发扬着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截至3月2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中国已帮助12个国家撤出了约2100名外籍公民。
    情浓于水,爱重于山。
    在这段难忘的日子,在每一个撤离口岸、机场和码头,鲜艳的五星红旗猎猎飘扬,无声地慰藉着每一位遭遇危险的在利同胞——
    危难之际,祖国就在你身旁,牵挂你,支持你,保护你。
    她拥有执政为民、外交为民的坚定信念,她拥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制度,她拥有因稳定发展而蒸蒸日上的雄厚国力。
       她,永远是人民坚强的依靠、温暖的怀抱。  新华社记者
    (据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