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甲午:落后的国家制度断送了北洋海军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5/8/25 10:45:00 1101
梦回甲午:落后的国家制度断送了北洋海军
来源:人民网 2015年8月24日
一部关于“甲午战争”的主旋律电影《大变局之梦回甲午》将于9月1日全国公映。影片重现了甲午战争时期北洋海军将士们在晚清大变局中悲壮惨烈的一生,深刻剖析了晚清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惨痛教训。
人们可以把鸦片战争的失败归因于当时中国生产力的落后,毕竟,中英对抗是近代工业国家与原始农业国家的对抗,军事技术的时代差距是任何因素都不能弥补的。但是,甲午战争的失败就不能归因于当时中国生产力的落后了,因为当时的中日两国几乎处在同一起跑线上,都是靠购买西方武器来打仗的,就财富和金钱而言,中国甚至要远远超过日本。在既无现代制度支撑、又无贤明“人治”保障的情况下,清王朝选择了“反向操作”,硬是把原可用于国防建设的资金挪用于奢侈的皇室享乐,活生生地断送了北洋海军和近代中国的军事近代化。因此,从根本上讲,社会制度先进与否决定着军事现代化的成败。
【丧失制海权导致甲午战争彻底失败】【战术火力是海战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北洋舰队战败的历史教训】
日本漫画下的甲午战争
慈禧
慈禧真的搜刮北洋海军的经费了么?不少人将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的失败归咎于慈禧动用海军经费修三海、颐和园。真的是这样吗?这搜刮、挪用的海军经费,源自何处?[详细]
黄海海战时北洋舰队真的缺炮弹么?这一说法最流行的来源应该是老电影《甲午风云》,里面充斥了北洋舰队因为缺炮弹(经费被贪污了)而功败垂成的暗示。不过,从历史考证上来说,这一说法的最初起源应该是来自1929年英人泰莱回忆录,由张荫麟译为《泰莱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书中说定远、镇远两舰加起来只有“三颗大弹”。泰莱,原为中国海关英籍税务雇员,甲午战争爆发后,曾被派为定远舰副管驾李鼎新的助手。[详细]
北洋水师
“逃跑将军”叶志超狂奔500里是真的吗?《清史稿·叶志超传》记载,平壤之战中,守城的各军总统叶志超不战而退,连夜逃跑,“趋五百余里,渡鸭绿江,入边始止焉”,于是“逃跑将军”狂奔500里溃退回国成为人尽皆知的笑柄。日军攻占了牡丹台和玄武门之后,守城的叶志超如能率兵坚持数天,战事当有转机。然而叶志超完全丧失信心,不战而下令撤退,且撤退的军队正中日军埋伏。一夜之间,清军在逃跑的路上被击毙或被俘者达2000余人,白白葬送了约5个营,比战死的人数多得多。[详细]
甲午战争清廷赔了多少钱?从《马关条约》字面上看,清廷赔款2.3亿两。而谢俊美说,清廷赔款2.8亿两。戚其章说,清廷赔款2.6亿两。这笔账到底怎么算?按条约内容,中国对日赔款有三项:(1)军费库平银2亿两;(2)赎辽费库平银3000万两;(3)威海日军驻守费库平银150万两。合计为库平银2.315亿两。其实,日本实际得到的数目还应加上两项:(1)以库平实足(银两成色和分量)为借口多得的银两(谢认为多得的银两数额有3000万两;戚则认为有1325万两);(2)“镑亏”(金银兑换比价)一项多得的银两(谢认为这部分金额有2000万余两;戚则认为是1494万两)。另外,谢俊美还将清廷赴伦敦交付赔款一行中交付地点和手续的花费计入其中。于是,有了2.6亿两与2.8亿两两说。[详细]
甲午战争
【李鸿章】 以前,李鸿章一向被视为“奸臣”,说他在甲午战争中“避战求和,保存北洋实力”。作为总指挥,李鸿章奏报说,北洋海军仅有八艘主力军舰可资海战,且装备过于落后,后勤保障不足。若与日本海军决战,胜负难料。因此他主张舰队“游弋渤海内外,作猛虎在山之势”,作为战略威慑来牵制对手,使日军在海上活动始终存在顾忌,并寻机歼灭弱势敌舰。简单地说,李鸿章对北洋海军的判断是,攻固难胜,守则有余。事后看,这个判断是相当客观的。
【翁同龢】 此时光绪皇帝极为信赖的,乃是军机大臣、帝师翁同龢,亦是清流党的领袖。清流党以清廷中枢的京官为主,虽饱读诗书却不谙时务,仅凭道德标准议论时政,任何对外妥协的官员,都会遭到抨击甚至被指为“汉奸”。后世对李鸿章的负面评价,往往是从清流奏章中找到的“史料”。
【叶志超】 平壤之战,是甲午陆战的转折点。清军一败涂地,彻底击溃了人们对大清陆军的信心。多年以来,下令从平壤北撤的提督叶志超,被斥责为贪生怕死的“逃跑将军”。但叶志超一向作战英勇无畏,有“叶大呆子”之称,何以在平壤竟判若两人呢?
【丁汝昌】 甲午战争中的海战,远比陆战更为后人瞩目,除了邓世昌的事迹深入人心外,还因为号称世界第八、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竟然全军覆没。于是,有人指责海军提督(相当于海军中将)丁汝昌,说他以陆军出身统率海军,使用了错误的阵法,制定了保守的战略。
【李秉衡】 甲午战争爆发后,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党,撺掇光绪皇帝调走了与李鸿章默契配合的福润,改任李秉衡为山东巡抚。李秉衡一向是清流党在地方上倚重的实力派人物。
【方伯谦】 甲午战争中的英雄太多了,但“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却是十足的狗熊。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一些方伯谦旁系后人的主持下,曾掀起过一段为方伯谦“平反”的活动,但因为没有任何可信的史料依据,并不被史学界认同。【详细】
日本甲午战争浮世绘
日本怎样“吃甲午”经过甲午一战,日本成为亚洲的战争暴发户。日本一跃而为亚洲强国,开始挤进了列强的行列。而中国的国际地位则一落千丈,沦为受列强支配、宰割的对象。
日本资本主义以战争为契机而迅速发展起来。这种发展是以扩军备战为动力的,使日本迅速走向带有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于是,日本开始成为远东的主要战争策源地。此后的半个世纪中,它多次发动对外扩张的侵略战争,最后终于遭到彻底的失败。可见,甲午战争的胜利也为日本的最后失败埋下了伏因,成为日本军国主义最终败亡的起点。
[赔款34725万日元] [军费85%] [义务教育10%] [8处专管租界] [工厂动力64429马力] [38000万银行资产] [18万吨钢铁][详细]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赴日签署《马关条约》
中国:“知耻而后勇”甲午战争的失败,不仅给予中国沉重一击,同时也给中华民族猛烈的警醒!中国不能停留在老样子上,应该有所变革。康梁发动的维新变法,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都是受甲午战争的失败刺激应运而生的。从此以后,中国社会改造自身的革命不可逆转。甲午战争过去了120年,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十分自信地说,重踏甲午战争覆辙的时代背景已经不复存在![详细]
甲午海战告诉我们,对日本必须永远警惕,压制其气焰。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杰说:“甲午海战让日本确立了对中国的心理优势,这种心理优势直到今天也没消除。因为二战时中国没攻入日本本土,所以日本认为中国没有打败自己,对中国并不服气。这是日本现在仍然猖狂的原因之一。日本至今还有当亚洲霸主的野心,所以才在海洋问题上挑衅中国。想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有远超日本的海军实力,用强力压制日本,才能从根本上打消日本在甲午海战中获得的心理优势。就像1945年苏联红军横扫日本关东军之后,才打消了日本在1905年日俄战争取胜后确立的心理优势那样。在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条件下,如果出现了小规模摩擦,中国海军必须压制住日本,只有这样日本才会在海洋问题上有所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