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见证同济医院抗战迁徙路 辗转七省两国曾免费治病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5/8/22 9:40:53 834
人民网武汉8月22日电 江城武汉有一所闻名遐迩的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这座由德国医师1900年创建于上海的医院,经过战火纷飞救亡图存的年代,逐步成为中国人自主管理、培养出一大批医学精英的现代化医院。昨日,医院的老教授们向媒体记者讲述了医院抗争大迁徙中不为人知的故事,一张张照片再现那个艰难岁月中,医护人员的坚守。
在同济医院院史馆里,一张张图片见证了同济人凤凰涅磐式的迁徙之路。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同济大学医学院医后期师生随同济大学撤离上海,辗转浙、赣、湘、粤、桂、越南河内、滇、川七省两国,1940年冬迁至四川省南部李庄镇和宜宾县。
据介绍,1937年,同济大学由吴淞迁至上海市内,在戈登路(今江宁路)玉佛寺附近一家民房内建立了红十字会临时伤员医院,设120张病房,专门收治湘沪前线的受伤士兵和南京路上被炸伤的市民。在金华,医院一批青年医生组成南京军医署第五重伤医院,前往苏州救死扶伤;81名师生组成中国红十字会第一重伤医院及若干个医疗救护小组沿浙赣线,分散为抗战受伤将士服务。
1938年4月8日,医院迁徙至江西,第五重伤医院和医学院办的诊疗所在江西吉安继续开诊,诊疗所给临床医学生提供实习,开创了中国人自办实习医院之先河。
战火不断蔓延,1939年春,同济医学院师生迁至云南昆明,将医院设在昆明翠湖南路4号赵公祠。
1940年冬天,由于日军不断侵扰昆明,医院随同济大学再次迁至四川宜宾李庄镇。远离前线的战火纷飞,李庄以一纸电文“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迎来同济大学,这里也成为了抗战后方的学术重镇。
10月,同济医学院师生先期到达李庄镇。李庄有不少庙宇,“九宫十八庙”成为当时同济师生们上课生活的地方,医学院医前期教学就设在祖师殿。
随后,为便于医院为民众服务同时让医学院后期学生进行各种临床实习,师生们在宜宾选址开始建设实习医院。同济人共在此开设两处门诊、两处住院部。宜宾西郊苗圃、西郊花园开设医院第一住院部、第二住院部,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和五官科、皮肤科、精神科;两处共约100张床位;在宜宾保安路警察局开设医院第一门诊部;在女学街女中对面四合院开设医院第二门诊部。
据介绍,同济医院迁至江西赣州时,除史图博(H. Stübel)外其余德国教授全部返回上海,意味着德国放弃了同济医院的管理权。同济医学院在宜宾时只有教师45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人,多数是同济自身培养出来的中国教师和医师。正是由这些中国人,开始了对同济医学院及附设医院全新的管理,为中国培养了众多的医学精英。
宜宾的五年八个月,同济附设医院作为教学医院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医学人才,在校学生包括医学院前期学生共800余人,其中189名医学生在宜宾毕业,并从这里走向全国,成为中国现代医学发展的骨干和栋梁。此外,在宜宾期间,同济还恢复了高级护士职业学校,专设助产护士班,还在中国首创“高级医事检验职业科”,即同济医学院医事检验学校。
92岁高龄的同济医院麻醉科专家金士翱教授1943年进入同济医学院学习,他清楚地记得,在李庄每逢3天一次的赶场集市日,同济医院的师生们都会主动到集市闹市区提着简陋的药箱巡诊为大家看病,看病不要钱,药也非常便宜。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抗战胜利当天,同济医院在《戎州日报》上登载启示,8月11日至13日,为当地居民免费义诊3天,欢庆抗战胜利!
1946年5月,启动复员东归上海计划,同济医学院及同济医院将先后在宜宾西部住院部增建校舍和在县女中内自建的医事检验科房产,以及部分医疗器械,分别捐赠给南溪县、宜宾县政府和宜宾县卫生院和县女中。
1955年,由于全国院系大调整,同济医学院支援中部地区迁至武汉。(张沛 蔡敏)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