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校友98岁的“上班族”:要努力工作到100岁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9/7/17 12:46:03 920
来源:央视网 2019年07月15日22:19
瞒着家人回国 要将自己最好的年华献给祖国
1921年,李桓英出生在北京,先后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29岁就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的官员和性病专家。
但七年任期结束后,李桓英拒绝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聘任,瞒着已经移民美国的父母和4个弟弟妹妹,李桓英只身一人绕道伦敦,几经周折,终于在1958年回到祖国。
记者:为什么当时要回到祖国。
李桓英:我是中国人,我是北京出生,我不忘本,我应该回,正当其时。要把我最好的年代,奉献给祖国。
在采访中,李桓英向记者展示了她和父母最后的合影。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父母来到香港,想将李桓英带回美国。李桓英没有同意。16年后,李桓英再次回到美国时,父母已经去世。
与麻风病人零距离接触的第一人 恐惧不是个事
回国后,李桓英一直从事传染病的防治工作。1978年,李桓英被调到北京友谊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从此开始与麻风病结缘。
麻风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不管是过去的欧洲还是旧时的中国,患了这种病的人往往被视为魔鬼,不仅很少被救治,还会把他们赶到一个封闭的地方自生自灭,有些病人甚至被活活烧死或者直接活埋。新中国成立时,中国还有52万同胞遭受着麻风病的折磨。
记者:为什么您选择麻风病,这样一个研究领域?
李桓英:是给我的任务,不是我选的。
记者:那个时候大家对这个病是很恐惧的。
李桓英:我们做医生没有恐惧的,我走遍世界,恐惧对我不是个事。
记者:那时候人们对于麻风病,也没有正确认识,普通老百姓避之不及。
李桓英:我不是老百姓,我受过教育,我很愿意跟人家抬杠。
李桓英为病人争取到世卫组织免费的药物支持,深入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麻风寨,不仅为当地居民带来了药品,同时带来的还有握手和拥抱。
记者:她的这样一个举动村里人怎么看呢?
李桓英的助手袁连潮:一开始她要去握人家的手,有的病人第一反应是先往回撤。但是她主动要去,而且拍病人肩膀,拍拍甚至跟她们拥抱。她这么做,她也表示过为什么这么做呢,我让病人感到她们有信心,能够治好这个病。
由于担心病人中断治疗,李桓英多次往返甚至长期居住在云南省勐腊县,在简陋的条件下,与基层卫生人员一起宣传坚持规则服药的重要性,劝说病人并亲自喂药。麻风寨山高林密,道路艰难,李桓英曾数次遭遇翻车。
李桓英:我车祸从来不宣扬,我肋骨裂了七根,照X光就照出来了,汽车滚下来,我是从汽车里飞出去的,还好脸上没烂。
在李桓英和当地防麻工作人员的的耐心说服和指导下,经过两年时间的治疗,勐腊县的麻风病患者全部由版纳卫生局颁发了“治愈证”。李桓英用不争的事实证明,麻风病短程联合化疗方案有效率达到百分之百。
1994年,在中国试验成功的这一疗法向全世界推广。1996年,李桓英又率先在国内开展消除麻风运动,首次提出了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
2007年,中国向世界宣布,中国在经过五十多年的努力后,终于走出了麻风病时代。
因为在麻风病防治领域的突出贡献,李桓英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医德楷模”等荣誉。2016年9月,第19届国际麻风大会在北京召开,李桓英荣获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
95岁入党 不入党会后悔
2016年12月27日,一场非同寻常的入党宣誓仪式在北京友谊医院举行,95岁的李桓英与数十名友谊医院的新党员一同宣誓入党,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一年后成为正式党员。她对北京友谊医院的党委书记辛有清说:“我回国不后悔,一辈子做麻风不后悔,但不入党会后悔。”
我不愿意白活 在家看小说看电视也是浪费
李桓英一生未曾结婚,虽然已经98岁,但她一直坚持一个人居住。为照顾她,医院给李桓英安排了一名助手,配合李桓英白天的工作和生活。李桓英的侄女为她找了一名夜间陪护人员,负责李桓英的夜间起居。和对工作的义无反顾相反,她在生活上一切从简。
李桓英:我要求不多,生活很能将就。我不一定要现煮咖啡豆,咖啡冲冲就行。下乡我从来不叫苦,翻车我也不叫苦,生活是自己找的,但是也从中得到了满足。
98岁的李桓英还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就是再回到她曾经战斗过的云南。她心里牵挂着那些治愈的麻风病人,更惦记着尚未破解的麻风病发病机制。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医院不敢再做这样的安排,只能安排当地的防疫工作者来京向她汇报情况。
目前,我国的现症麻风病人不到3000人,但“实现一个没有麻风病的世界”,是李桓英的理想。为此,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要努力工作到100岁。
李桓英:我不愿意这两年白活着,我愿意尽我所能,白坐在家里看小说,看电视,也是浪费。你不如用你有生之年,做点更有意义的事。
“同济大学卓越女性特别荣誉奖”李桓英女士回母校参观
来源:同济大学医学院 2019-01-02 11:00:19
12月27日上午,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同济大学医学院1939级校友李桓英女士,在同济大学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马锦明、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郑加麟、同济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曾盈的陪同下,参观了同济大学医学院。
向李桓英校友介绍医学院近年发展情况 李桓英校友参观医学院合影
郑加麟院长首先对李桓英校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老校友始终挂念母校医学院的发展表达由衷的感谢。他向李桓英校友介绍了同济大学医学院的发展历程,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近十几年来,医学院为同济医学复兴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郑加麟院长 李桓英校友
李桓英校友在听过细致介绍后,感叹道“万事不怕难,只要有精神在”,她对医学院的发展表示了积极的肯定,并鼓励医学院永不服输,把工作做好,按照同济的精神继续向前发展。
随后,李桓英校友对华东干细胞库、心律失常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进行了参观。
下午,“卓越女性与文化传承创新——第五届同济大学女教师论坛暨卓越女性颁奖大会”在中法中心C201报告厅举行,李桓英女士荣获第五届“同济大学卓越女性特别荣誉奖”。
颁奖现场 李桓英校友参观实验室
颁奖词这样写道:“她就读于李庄办学时期的同济大学医学院,留学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第一批技术专家,她毅然回国,投身祖国医疗卫生事业,勇敢进军麻风病防治领域,跋山涉水,走遍麻风病高发的村村寨寨,她实施非隔离的短程联合化疗,为数以万计的麻风病人解除疾苦,获得’全世界麻风病防治现场工作,你是做得最好的’国际评价,她关爱病人,无惧传染,钻研医法,舍身试药,体现了大爱无疆的崇高风范,自1958年12月28日回国,整整经历了一个甲子岁月后的今天,98岁高龄的她,回到母校同济大学,就在我们中间,她是李桓英教授,风范高尚、功德无量的世界麻风病防治专家。”
她激动地向在座的同济大学女性教师、学生们分享自己在李庄时期的同济大学的求学经历,她不惧求学条件的简陋,克服课业难度,成绩保持班级前三;她不悔一生的选择,回望过去,没有辜负母校的栽培,她说,“如果让我再做一次李桓英,我也愿意”。她的大爱无疆,她的突出贡献,她的幽默开朗,无不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值得所有女教职工、女大学生学习的时代楷模。
李桓英校友向同济大学医学院赠书
据悉,大会由同济大学妇女工作委员会、同济大学女教授联谊会、同济大学优秀青年女教师联谊会、同济女子学院、同济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上海市妇女联合会第十五届执行委员会挂职副主席王剑璋、同济大学宣传部部长朱大章等出席。大会由同济大学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马锦明主持。为响应学校卓越人才培养,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凝集巾帼力量,发挥巾帼作用,宣传、表彰同济大学办学进程中做出卓越贡献,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方面成果卓著,具有广泛社会声望的同济大学女性中的杰出代表,为在校女教职工和女大学生树立榜样,特此开展了本届评选和表彰活动。
人物介绍:
李桓英,1921年生,山西襄垣人。
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194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1946年留学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1950年成为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第一批技术专家,1958年回国投身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从事梅毒特异性血清学诊断、过敏性皮炎等研究等工作。59岁开始进军麻风防治领域。1978年至今任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李桓英教授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成功推行了WHO推荐的联合化疗治疗麻风病的方法,于1983年率先在云南西双版纳州开展了短程联合化疗新方案现场防治试点,并扩大到麻风病高发区的云贵川7个地州。她的足迹几乎遍布59个县,其间历经工作生活的艰苦、实验过程的曲折、翻车落水的危险,她都从容面对、从不叫苦。她关爱病人、无惧传染,钻研医法、舍身试药,体现了大爱无疆的崇高风范。
她实施的非隔离的短程联合化疗,为数以万计的麻风病人解除了疾苦,全国的麻风病人从原来的11万人下降到不足万人,年复发率仅为0.03%,远低于国际标准的1%,取得了世界水平的成果。1994年,WHO开始向全世界推广短程联合化疗方案。一位WHO官员对李桓英说:“全世界麻风病防治现场工作,你是做得最好的。”
1996年,她又率先在国内开展消除麻风运动,首次提出了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促进了麻风病的早发现、早治疗,该举措得到国际高度评价。
李桓英教授先后任中国麻风协会副理事长,国际麻风学会理事,WHO麻风病专家及顾问,全国政协第七、八届委员。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北京市“三八”红旗手、中国医学基金会首届“‘圣洁杯’医德医风奖”、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杰出校友”奖、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等荣誉。在国内外发表多篇论著,获得国家级和多项省级科技成果。
2005年以她名字命名的“北京市李桓英医学基金会”成立,目前已有200余名医生到国外进修学习。2016年95岁的李桓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许,为中国共产党注入了新鲜血液。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