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报道

滚动报道

揭秘中国陆军首支女子导弹连:她们填补某型导弹实射空白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5/3/18 23:27:17 489

来源:CFP视觉中国 人民网>>图片频道 2015年03月18日08:44  

2015年3月2日,湖南衡阳,笔者走进屡创佳绩的女子战斗分队——广州军区第41集团军某旅导弹二营搜索发射连。 广州军区某防空旅女子导弹连。郭智军/CFP

1
 2 3 4 5

2015年3月18日消息。

去年深秋的一天,北部湾上空,一场大规模空地对抗实兵演习激烈展开。“嗖——”一枚导弹拖着烈焰腾空而起,直扑“猎物”。弹道过处,一道白色弧线映衬天际。眨眼间,远处火光闪起,导弹精确命中靶机。

这次射击创下了我陆军某型地空导弹击落超低空目标的新纪录。旁观的将军们没想到,创下这一新纪录的,竟是一群组建仅有一年多的女兵队!就是这群“花木兰”,身上担负的却是“我军陆军首支女子导弹连”的历史使命。

然而,在这支连队组建之初,质疑的声音曾不绝于耳:数亿元的武器装备,由一群嫩丫头把持,靠得住吗?高大威猛的导弹战车,这些女娃娃能玩得转么?

但成立仅7个月,女兵们就独立进行实弹射击,并在夜间复杂电磁环境下一举命中目标。一年之后,她们驾驭战车再次出征,精准击落超低空高速目标,填补了该型导弹实射的全军空白。

奇迹如何诞生?近日,南方日报笔者走进这支屡创佳绩的女子战斗分队——广州军区第41集团军某旅导弹二营搜索发射连。

用“口袋书”背记海量数据

2013年,按照将女兵编配从保障岗位向作战岗位拓展的要求,第41集团军党委决定,从军范围内抽调女兵,组建一支导弹发射连。是年3月20日,一辆大巴车载着几十名女兵开进某旅大门。

话务员、卫生员、打字员,这批女兵统统来自保障性岗位。据连队指导员孙茜介绍,第一批女兵年纪都不大,平均年龄不足22岁,最小的女兵出生于1997年。

面对这群嫩娃娃,旅长茹雷坦言,当时旅里官兵不无担心,“操控导弹是一门复杂的技术活,一般没有三年两载训不出合格操作手。”以某型导弹装备为例,有10多个分系统,一台搜索指挥车上就有300多个开关按钮。

数据背记是导弹操作必过的一关。刚接触操作教材时,面对密密麻麻的电路图、流程表,不少女兵直呼有如看“天书”。在男兵教练班长的带领下,她们不得不每天在狭窄低矮的战车方舱内,对着开关按钮、电路板认真识练,常常一蹲就是大半天,下车时双腿麻得挪不开步子。

光瞄员莫招姨上学时最怕背东西,“到部队后,面对海量的数据,我就头皮直发麻,常常是上午背的,下午就忘了大半。”为不拖排里后腿,她把相关内容编成“口袋书”随身携带,一有空就拿出来背记,熄灯后还打着手电在被窝里看。

一天夜里,排里战士被莫招姨的梦话吵醒。“XX,270;XX,300……”原来,直至梦中,莫招姨还在背数据。经过几个月刻苦努力,她终于对各类数据做到了“一口清”。

“很多岗位对信息化、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女兵在这方面有很大优势,因为大部分女兵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更易上手。”茹雷表示,在这支女兵队伍中,大专学历占到了90%以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群女兵开始显示出细腻、团结以及对技术装备有独特悟性的优势。比如放千斤顶,操作流程有10多个步骤,要领表述内容繁多,不但平时背记困难,紧张情况下更容易混淆弄错,造成操作失误。为克服这一难题,女兵们想到了找“关键词”的办法。在对步骤要领深钻细研的基础上,她们提炼了“减压、解锁、快速、伸”4个简单易记的关键词,确保了任何时候重要步骤不漏不乱。

虽然导弹对超低空目标射击难度大、风险系数高,但在去年10月,这支女兵连凭着过硬的技战术本领,勇敢接受挑战,在气象条件不佳、靶机航路多变情况下,一举创造某型导弹击中目标高度“最低”纪录,为未来实战积累了宝贵数据。两年来,她们两次实弹射击均精确命中目标,接受10余次军事考核次次全优,6项战训法创新成果被上级推广。

为练体能三个月增重30斤

与外人的想象不同,防空导弹兵虽然是技术兵种,但对体能的要求却也非常严苛。

导弹重达127公斤、方位俯仰瞄准机重63公斤、大电缆盘架重82公斤……对于这群年轻女兵来说,一开始都很难吃得消。为了提高臂力,女兵们制订了增肥计划,每天早上多吃两个馒头,晚上9时多加餐再喝一顿瘦肉粥。3个月后,不少原本苗条的队员结实了很多,其中一名女兵的体重从103斤“飙升”至133斤。

来自云南香格里拉的斯娜拉姆是连队中唯一一位藏族姑娘,担任司机一职。虽然同是司机,但开战车和开普通车根本就是两码事。拉姆驾驶的战斗车有21吨重,“最开始练习的时候,连方向盘都打不动。也没别的办法,就不停地练习呗。”拉姆说,自己大多数时候都要站起来使劲儿打盘,才能做到定点停车。

拉姆是整个女兵连的缩影。为尽快练就操作硬功,女兵们每天上百次从战车爬上跳下,常常磕得头破血流、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一天早上排里协同训练,3号手肖烨登上3米多高的发射车顶时,因鞋沾露水打滑,右小腿重重磕到电缆盘挂钩上,顿时感到一阵钻心疼痛。但她全然不顾,继续跟着排长脱战车护衣、对转塔解锁。等训练结束从车顶艰难爬下时,排长才发现,肖烨的裤腿右侧已被鲜血染红,小腿肌肉裂开了一道长长的口子。但休息一周后,伤口还未完全愈合,肖烨又上了战车……

“上了战场,女兵和男兵都一样,敌人也不会因为你是女兵就手软。”在女兵连队组建的第一年,连队编有部分男兵负责技术帮带,野外构筑战车掩体等体力活都由他们分担。但到了第二年,男兵全部分流到其他连队,当一次驻训构筑掩体时,男兵们主动前来帮忙,却被女兵们婉拒。

“与男兵一样,女兵们一年中有5个月在外驻训。”营长唐强介绍,一次野外拉练,在袭扰与反袭扰演习中,全营成战斗队形宿营。为保护女兵安全,营里准备让女兵晚上睡在阵形中间,并派男兵放哨。得知这一安排,女兵坚决不干。她们二话没说,拿起铁锹,在战车后方沿线挖了6个单兵掩体。夜幕降临,她们穿着雨衣,两人一岗,高度警惕地观察四周动静,抓获多名“蓝军”袭扰人员,圆满完成了一个方向的警戒任务。

像对男朋友一样照顾战车

下了训练场和“战场”,女兵们大都很健谈,也喜欢聊八卦、买零食、淘衣服、看电影,平常外出,也少不了给战友带化妆品和护肤品。

茹雷表示,女子连队的组建也综合考虑了女性的特点,比如考虑到女性需要生育、哺乳,女兵连的编制适当的超配超编,在女兵宿舍也安装了空调和吹风机,“野外驻训一般会为女兵出动沐浴车。” 在连队的宿舍楼里,笔者发现,不仅有书吧、网吧,甚至还有一间舞美室,里面有钢琴、架子鼓、吉他等乐器,还有瑜伽练习用具。休息之余,女兵们会做做瑜伽唱唱歌。

“爱美是女孩子的天性”。孙茜透露,休息期间,不少女兵也爱化妆,“很多新兵刚从学校出来,平时不怎么懂保养护肤,结果训练时间长了,导致皮肤龟裂。为此,不少老兵会在休息时,教她们如何保护皮肤。”

但在不少女兵的心中,最爱的还是战车,平日里对战车的细心呵护就如同对男友一般关怀备至。每次实弹射击回营,为了不让海沙腐蚀战车,女兵们一头扎进导弹车库,卸下上百斤重的轮胎,把轮骨、油气管上附着的海沙一一刮下,连螺丝缝隙都不放过。清除底盘上的海沙时,打着手电筒仰躺在地上,用工具甚至手指或刮或抠,将每个凹槽的海沙除得干干净净。爬出车底,女兵们头发被掉落的废油粘到了一起,脸上、口鼻里全是带油的黑沙,站在镜子前一照,自己都认不出自己了。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