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文章-时政讲坛

2010年:包容与创新,改革期待深化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0/12/30 23:46:00 1030

                2010,这一年(1)
                                                                     来源:《文汇报》2010-12-27

   
   历史的这一页即将翻过,在逝去的时光中萃取这样一些记忆,作为盘点,既是总结,亦是准备。

                             
    2010年:包容与创新,改革期待深化

【包容性增长】
    注释:包容性增长即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让全球各国和地区以及社会全体成员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包括可衡量的标准和更多的无形因素。包容性增长寻求的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克服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种种弊端。
    盘点:“包容性增长”,是2007年由亚洲开发银行首先提出的,也是国际组织在10年间逐渐完善的一个概念。20091115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统筹兼顾,倡导包容性增长”。2010916日,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会议在京举行,胡锦涛主席致辞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应该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专家们普遍认为,在中国实现包容性增长,可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
   “包容性增长”包括以下一些要素: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重视社会稳定。其关键是希望和参与,使社会上尽可能广泛的人群有共同的愿景。
  【中国模式】
   注释:中国模式的实质,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出的一条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这是一条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践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奋斗旗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的新型现代化道路。
   中国模式指在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主要不是依靠从外部“引进的”政策和规则,而是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和改革进程中形成的政策、规则、路径和方式,逐步实现国家的新制度安排。中国模式丰富和发展了世界发展模式,也必将为人类文明不断走向繁荣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盘点:纪念改革开放30年和新中国成立60年,促成中外学者对中国发展道路加以提炼和总结。“中国模式”便是这一系列提炼和总结而呈现出的关键词,并且成为进入2010年学界广泛讨论的一大热词。其中尤以西方学者马丁·雅克的《当中国统治世界》及约翰·奈斯比特的《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最受瞩目。比较普遍的看法就是,中国模式包括以下方面的规定性:1、独立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在开放社会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2、改革创新,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不懈怠,不折腾;因地制宜,鼓励创新,不搞一刀切;稳字当头,循序渐进,不搞齐步走。3、实践本位,实践第一,理论服务于社会实践;坚持让实践说话,不搞无谓的争论;“摸着石头过河”,着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体制、制度和理论创新。4、以人为本,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5、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相得益彰;求同存异,凝聚共识;和平发展,互利共赢。
   中国模式重要的成功经验,就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改革是手段,是动力;稳定是前提,是必备条件,三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当然,有关“中国模式”的争议也一直存在。有论者指出,中国的发展还没有形成一种既定“模式”,不如称“中国的发展道路”更确切。学界总结“中国模式”,并非是要向全球推广这种发展模式。也有学者指出,“中国模式”依然受到资源、环境等诸多条件的制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改革顶层设计】
   注释:改革顶层设计,是指改革的总体思路、主体结构和主要模式。按照顶层设计,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改革就可以依据主要目标及先后顺序,系统、协调地全盘推进。
   盘点:“顶层设计”原来是系统工程的专业用语。这一用语被用于深化改革之上,表明中央决策层对我国改革走向全面深化与协调配套的深刻认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使用了“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这一全新表述;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指出:“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要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中国的改革开放遵循的是一条“摸着石头过河”、先易后难、由下而上、逐步推进的模式,这种改革模式使我们既能从最简单的地方入手,抓住当时最急迫的问题,迅速见到实效,又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社会动荡,是一条成功的改革之路。但随着改革逐步深入,表层、局部的问题解决后,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开始暴露,“小打小闹”式的改革已难以撼动深层和顶层的痼疾。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出现很多新问题,其中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互联……这些都表明:改革顶层设计刻不容缓,即改革既要有全盘考虑,也要有每个阶段的重点,只有统筹设计,才能解决那些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管理通胀预期】
   注释:管理通胀预期,就是针对流动性过剩的情况提前调整,避免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胀恶化。管理通胀预期的直接目标是合理的流动性,需要控制“多余”货币,避免通胀恶化的货币环境形成。
   盘点:“通胀预期”在宏观经济学和货币理论领域不是一个新概念,从著名的“费雪效应”开始,人们便意识到预期对于通胀形成和推动名义利率上升的作用。就对预期本身的认识来看,从早期的静态预期到外推预期、适应性预期,再到穆思和卢卡斯革命性的理性预期,让各国货币政策当局对于预期的理解层层深入。一些发达国家的央行,往往会采取某些“管理”通胀预期的做法,如欧洲央行行长会经常向公众阐述当前经济形势,并评估物价稳定状况;美联储也会定期公布货币政策会议的内容。其出发点主要是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
   在我国,“管理通胀预期”被赋予了双重含义:第一,强调的重点在于,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都不会有通胀,最多是“通胀预期”而已;第二,才是如何管理预期,避免预期加速通胀的到来。如今年一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报告,对“管理通胀预期”提出的第一条政策建议便是,“做好与公众的沟通和引导工作,增强社会公众对稳定价格的信心”。去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管理通胀预期”以来,这一提法不仅为去年第四季度央行的货币政策定了调,并成为今年的目标和基调。不久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变为稳健;央行年内六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两度加息,都是从货币政策上“管理通胀预期”的手段。
   管理通胀预期并不仅仅是告诉公众通胀还很遥远,而是让公众自己去判断。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制度上创新,包括适时引入通胀目标制和完善CPI统计方法、提高CPI指数的公信力。当前,必须积极稳妥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这既考验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水平,又是保障我国经济向稳定增长转变的关键。
  【社会管理创新】
   注释: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社会管理创新,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盘点: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管理被纳入更完备的体系性框架之中,社会管理创新也就成为2009年底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所强调的“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组成部分,“社会管理创新”也就成为2010年中国各级政府加以探索和实践的全新理念。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各领域的深刻变革,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社会建设步伐相对滞后,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也凸显出来,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显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当前,社会管理创新,要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加强人口服务管理上下功夫,实现由防范、控制型管理向人性化、服务型管理的转变;在加强新经济新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上下功夫,真正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延伸到“两新组织”;在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上下功夫,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在推进基层基础建设上下功夫;在加强群众工作上下功夫;在推进信息化建设上下功夫。
   【微博问政】
    注释: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是一种由博客演变而来的网络新媒体,用户可以用不同的客户端、移动通讯设备登录微博网站,随时随地发送每条通常在140字之内的即时短信息。微博的即时性、开放性和互动性,使得网民能够藉此来反映民情、表达民意,更好地参政议政,同时,政府和管理部门可以藉此来公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回应网络传言,从而加强了与民众的沟通交流。
   盘点:2010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崛起年”,“微博问政”展露潜力。“两会”代表与委员流行在微博上随时随地与网民交流。这种崭新的沟通方式成为人们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的新载体。在这一网络现象的背后,跳动着一种时代的脉搏,民众与公权力的沟通越来越畅通。
   微博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宠儿,更是“网络问政”的利器。随着微博影响力扩大,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名人开始使用微博,增强了“微博问政”的力度和广度。当微博得到网民的追捧、一呼百应之际,也对政府的决策、沟通、处置乃至公共治理能力提出新的考验。去年我国微博注册用户只有800万,今年达到7500万的规模,增速高达837.5%,而明、后两年注册用户预计将分别达到1.45亿和2.4亿,增长速度创中国互联网应用发展之最。我们要充分看到微博的潜力和价值。微博被赋予了很多积极意义,人们期待借微博凝聚的公众关注度推动社会进步。
   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尤其是在沟通模式和传播科技上的发展,对推进民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扩展了政府听取民意的途径和渠道。但技术毕竟只是技术,它只能起辅助性的工具作用。无论什么时候,干部听取民意都不能放弃那些传统的方法,就是深入到真实社会中调查和研究,深入基层获得第一手资料。
   “微博问政”将会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网民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是“微博问政”的巨大推动力。另一方面,政府更注重倾听民情民意,决策过程中人民与政府的互动关系更加紧密顺畅。同时,“微博问政”要注意情绪化和偏激化表达等问题。政府也要对“微博问政”的局限性保持清醒认识,建立科学的舆情评判机制。
  【索引】
  教育
   【教育规划纲要】
   【“北约”“华约”“同盟”】
   【校园安全】
   【教材“打假”】
   【入园难】
   【“根叔”】
   【南科大“破冰”】
   【学术不端】
   【唐骏“学历门”】
   【开放课程】
   【教育门户开放】
   【民办教育机构上市】
  科技
   【世博科技】
   【千年极寒】
   【人造生命】
   【钱学森之问】   
   【地沟油】
   【砷基生命】
   【饶施社论事件】
   【千人计划】
   【三网融合】
   【iPad】
   【3Q大战】
   【超算登顶】
 国际
   【全国哀悼日】
   【联合军演】
   【维基揭秘】
   【超级泄露】
   【量化宽松】
   【紧缩开支】
   【极端天气】
   【邮包炸弹】
   【公众隐私】
   【矿难奇迹】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