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高地的一位战士——怀念王平老师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4/12/11 23:21:11 1910
来源:同济大学关工委报告团 2014年12月11日
同济大学关工委报告团团长 刘艺林
王平(1923-2014),男,副教授、享局级离休干部,中共党员,被学生称为“永不退休的党课教师”,“2008感动同济十大人物”之一,毕业于厦门大学数理系,建国前加入地下党组织,建国后主要从事党政工作。1987年因车祸落下终身残疾,仍拄着双拐为学生上党课、讲传统、谈理想,多次被评为同济大学、上海市教育系统以及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我1961年考入同济大学,王平老师时任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只知道他是一位党政领导,却不知道他具有数学功底,当年他在“1·29礼堂”演讲时,我和同学们一起在南楼101梯形教室收听过他的形势报告,巧的是在我退休参加关工委工作以后,和王平老师在一起共事,他的感人事迹一直在激励我、感染我。正如“2008感动同济十大人物颁奖词”中所述:“车祸损害了健康的双腿,但信仰的大路始终亮堂堂地蜿蜒在前方。风雨无阻、循循善诱,以86圈(实际是91圈)年轮来展开。他不是满怀激情的理论家,而是奉献生命的实践者。莘莘学子得到了他的滋养,而我们得到了他的承诺!”
2014年12月9日下午,王老师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
l 强烈的责任意识
王平老师1987年遭遇车祸,股骨颈骨折,并引发心肌病,病危两个月,所幸卧床一年之后,逐渐恢复健康,但腿上已落下终身残疾,1988年3月离休。1989年,他看到一份内部文件——美国对付中国的《十条诫命》,更加认识到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到老党员的责任,决心以病残之躯“爬也要爬到讲台上”,他坐着轮椅为学生上党课,一天,电气大楼电梯出现故障,他拄着双拐爬上六楼宣讲,当他边擦汗水、边露笑容地开讲时,在场人员无不感动;
他还带着同学满怀激情地讲述同济大学1948年“一·二九”学生运动,讲述同济大学烈士事迹,引起学生强烈反响。
王平老师曾任同济大学关工委报告团副团长、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报告团和杨浦区教育系统关工委讲师团讲师、同济大学关工委多个分会顾问,学习党章和学习马克思主义辅导员。
他报告的听众有上海市大中小学师生,党政干部、居委会干部、医护人员,走到哪里讲到哪里。一般都整理成文字公开发表。如,《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1997年)、《党对所有制理论的发展——纪念11届3中全会20周年》(1998年)、《中共闽西南白区斗争中发挥的作用和经验教训》(1999年)、《甘将余热奉献下一代》(2000年)、《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定理想信念》(2000年)、《教育青年坚定对邓小平理论的信念》(2001年)、《“三个代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概括、新发展》(2001年)、《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学习邓小平“南方谈话”》(2002年)、《学习贯彻“5.31”讲话迎接16大》(2002年)、《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2003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2004年)、《不朽的壮丽史诗——纪念长征70周年》(2004年)、《永远不能忘记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2005年)、《加强党章学习 增强党员意识》(2006年)。
2007年以后,每年都有文章发表,尚未统计在内。如2011年发表的《坚定信念 坚持革命——纪念建党90周年》、《从“三件大事”看党史主线,从“三大成就”看党史主题——学习胡锦涛“七一”重要讲话》。
报告的内容,有本人的入党体会,有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会、学习党的重要文献、重大活动体会等。
王老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报告团为依托,以基层关工委和学生党支部为阵地,以重大文献发表和重大纪念活动为契机,开展宣讲工作。他说新话讲真话,每次宣讲都要认真备课,用他的话说就是“宣讲不是等来的,而是争取来的”。
l 永不停息追梦路
王平老师晚年,除了做关心下一代工作外,又把数学捡起来做点研究,追梦指的是追数学梦。
有人问:九旬老人、时隔半个多世纪,为什么还要写《逻辑代数新编》?
王老师回答:我在1948年厦门大学数学专业毕业,解放后主要从事政治思想工作。我虽然脱离数学专业半个世纪,但我还一直关心数学的教学和研究。我曾在《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发表两篇数学文章,也曾和同济大学研究生讲过数学辩证法,也和同学交谈过“无穷小悖论”问题。多年来,我觉得《逻辑学》难教、难学,涉及到高等数学理论基础的根本问题,理论界和学生对马克思的《数学手稿》存在疑问,我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在数学中的运用和发展,为了简化《逻辑学》教学工作,做过一些努力,受到欢迎,这是促使我写《逻辑代数新编》的原因。
有人问:编写这本书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
王老师说,这本书构思有20多年了,在原发表文章和近几年研究的基础上,于2012年初着手到2013年底结束,化了整整两年时间。
有人问:编写这本书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是什么?
王老回答:在写这本书的两年期间,我经历了太多的痛苦。我本人生病多次住院,同时,在写书的两年里,我得了帕金森病,书写时手发抖。我老爱人发病、住院、过世。我特别难过的是,我老爱人生前一直关心支持本书的问世,却未能看到此书的付印,这是我终生的遗憾。有些数学符号、公式,用电脑编辑遇到困难。
有人问:您认为本书成功表现在什么地方?
2014年6月30日,同济大学关工委报告团在沪东老年活动中心召开“王平同志圆梦座谈会”
王老坦言:学习《逻辑学》有三难。一难:难于用自然语言来进行逻辑推理;二难:《逻辑学》的公理系统和推理规则很复杂;三难:《逻辑学》主要运用到日常工作,难于运用到国内外大事中。针对“三难”,我在这本书中发挥逻辑代数的作用,尽量简化逻辑学的公理和推理过程,尽量联系国内外大事。力求在自然科学教学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开辟新的领域。
关工委报告团通过多种形式为王老师寻找知音,希望合作研究将论文公开发表,可是未能如愿以偿。他写的《逻辑代数新编》、《论无穷小悖论》在数学系有不同看法,专家的学术观点并不一致,可是大家对王老的敬业精神是肯定的。在关工委数学系分会支持下,有两位专家审稿并给出意见和建议,为此,关工委报告团于2014年6月30日上午举行了“王平老师圆梦会”。
出乎意料的是,王老师在会上又提出新的梦想:“我今后,一是寻找合作伙伴,让《逻辑代数新编》正式问世,二是向《哥德巴赫猜想》挑战,继续数学研究。”,会后,家人为他购买了《哥德巴赫猜想》……
王老走了,她女儿在短信中说“我爸爸只是遗憾自己的身体不行了,不能为党工作了……”
精神高地的战士——王平老师,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