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工委简介-信息之窗

省部长访谈录:文化发展是民生之魂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0/12/3 9:38:33 755

                                                                 2010-11-30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杨雪梅
                                                      
 
 
                                                                                       
   文化部部长蔡武

“十一五”期间:

  ●形成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初步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规律和道路。

  ●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开展,艺术创作与生产焕发活力。

  ●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进一步得到保障。

  在对文化部部长蔡武三个小时的采访中,我们收获了一个文化部长的文化自信,这自信是来自于过去五年我国文化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化,同样更来自于未来五年文化领域将受到的前所未有的重视。

  观念变化激活了文化生产力

  记者:过去五年,在我们的印象中,关于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文化走出去的新闻井喷式增长,您作为亲历者,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蔡武:过去五年,文化领域发生的最深刻的变化是观念变化。我们国家在发展实践中对文化的双重属性有了认识,形成了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即通常所说的,双轮驱动、两翼齐飞。文化被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公共文化事业,主要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二是文化产业,主要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致力于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

  2009年7月,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标志着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

  记者:有人说文化的产业属性现在被忽悠得有点儿过度,您怎么看?

  蔡武:文化体制改革也是国家的战略决策。从2003年开始试点,2005年逐步展开,2008年全面铺开。但目前真正实现转企改制的只占到所有院团的12%左右,代表国家水准的重要院团,交响乐、歌剧、京剧昆曲等需要重点扶持的院团以及市场发展不充分的院团都还在保护之列,不能说是过度。

  就拿大家总抱怨的高票价来讲,这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目前,我们的演出机构与演出场所还是不够,对于民众多元的需求来说,他们能够提供的产品是非常有限的。这种状况就需要体制改革来释放文化的生产力。

  让农民足不出村就享受文化大餐

  记者:您一直把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看得特别重要,在过去的五年,文化民生也浮出水面,文化与民生有着怎样的关联?

  蔡武:“十一五”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而文化也是民生的核心组成部分。除了物质的满足,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也是我们的责任;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既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在城市,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图书馆的免费开放使文化的辐射力空前提高。“十一五”期间,国家对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投入4年间增幅达到140.98%,对中部和西部地区文化建设的投入4年间增幅达到133.8%和154.5%。

  记者:但相对城市来说,广大的农村可以享受到的文化内容还是不足的。

  蔡武:建立具有便利性、均等性、普惠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今后5年内,我们会争取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文化活动室,争取建立起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深入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和数字图书馆建设,丰富城乡基层的公共文化资源。

  文化遗产凝聚民族精神

  记者:当前,各地政府的“申遗热”、“故里之争”高烧不退,您如何看待这些文化现象?

  蔡武: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虽然起步晚,但已经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备、富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已有3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一五”期间,我们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截至目前,我国共有世界遗产40项。

  相对于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成功申遗的还只是少数,所谓的“申遗热”并不准确。前不久文化部出台了相关文件,要求各地把握正确导向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反对丧失文化品位的过度开发行为。

  国家在“十一五”期间设立了“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在凝聚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文化将迎来最好的发展期

  记者:您参加了“十二五”规划的制订,您对于规划最大的期待是什么?

  蔡武:“十一五”期间,文化经费投入不断增长。2009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为292.32亿元,与2005年相比增幅达118.44%。但这也只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0.4%。在“十二五”期间,我希望这一比例可以达到1%。

  “十二五”规划的文化发展目标之一,是加快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标准规范。我们应该像修地铁、高速公路一样,将文化设施的建设纳入到国家的基本建设中。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需要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需要文化与科技融合产生更多的新型业态,进行更多的创新,也需要政府搭建更多的平台,让我们的文化企业多渠道地走出去。

  目前文化领域相关的法律还少之又少。《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通过。在未来五年,立法将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促进法》有望提上日程,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的立法也在筹备中。文化市场的管理也需要法律法规的健全。

  目前我国的文化建设正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党和国家对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文化建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文化也被赋予了很多新的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看我们有没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期,实现文化自强。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