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运动医学杂志》近日发布的一项研究证实,少坐并适当运动,的确有助于延长染色体端粒长度,从而延缓衰老。
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上有称作端粒的结构,它好比鞋带两头防止磨损的“保护帽”。人出生时,染色体端粒都有一定长度,但随着细胞不断分裂和老化会慢慢变短。因此,端粒长度被视为判断衰老程度的重要标志。
瑞典卡罗琳医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征集了49名老年人,这些人均有久坐习惯,体重超标。研究人员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接受为期6个月的健身训练,另一组则作为对照组,不干预他们的生活习惯。在此期间,研究人员每天记录他们的运动时间与坐着的时间。
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研究人员对这些人的血样进行了检测,以评估他们血液细胞中染色体端粒的长度。结果发现,减少坐着的时间、参与健身训练的老年人端粒有所延长,对照组则没有明显变化。
研究人员说,不良饮食习惯、吸烟或患病都会加速端粒受损,而改变久坐习惯可使端粒延长,这对于寿命和健康都有好处。
胖子为啥这么能吃
近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分子精神病学》刊发研究报告称,由于大脑中促进饮食习惯及较少回报的脑部化学物质的差异,相比瘦弱个体来讲,肥胖个体对环境中的食物更加敏感。
研究人员对脂肪含量不同的43名男性和女性进行了研究。参与者均遵循了相同的饮食、睡眠及活动准则,研究人员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获得个体对环境中刺激物是否存在过量食用的趋势,正电子发射层描记术(PET)可以用来评估个体大脑中多巴胺的位点。
相比较瘦弱个体来讲,肥胖个体更易于在其大脑习惯形成区域积累较多的多巴胺活性,而在控制回报的区域多巴胺活性则较少;这些差别就会使得肥胖个体对食物更加没有抵抗力,从而降低对食物的奖励机制,多巴胺作为大脑中的化学信号物质,其影响着机体的奖惩机制、习惯的形成及动机。
研究者KevinD.Hall表示,相比有意识的选择,基于无意识习惯的饮食或许并不能使得个体维持一个健康的身材,这就意味着一些刺激物,比如爆米花的味道就会牵引着肥胖个体,而这种效应远胜于对瘦弱个体带来的效果。
(肖融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