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往事悠悠

小儿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行医,是爱的艺术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4/8/18 17:27:21 828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4年08月18日   04 版)

本报记者 白剑峰


 
         在北京儿童医院,94岁的张金哲每天坚持上班,风雨无阻。出诊、查房、做科研,成为他从医近70年的习惯。

  张金哲是我国小儿外科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小儿外科之父”,在全球享有很高声誉。2000年,他被英国皇家外科学会小儿外科学会授予“丹尼斯·布朗”金质奖章,成为我国唯一获此殊荣的人。2010年,他获得世界小儿外科学会联合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专攻技术,带小儿外科从零起步

  1950年,30岁的张金哲在北大医院建立了5张病床的小儿外科。1955年,张金哲调任新建的北京儿童医院外科主任,15张病床,两间手术室,这已经是全国最大的小儿外科中心了。当时,小儿手术死亡率超过30%,而成年人的手术死亡率仅为4%—5%。张金哲认为,这说明我们的手术技术没有问题,关键在于没有专门从事、钻研小儿外科手术的小儿外科医生。

  要给孩子做手术,首要解决的问题是麻醉。张金哲的办法是趁孩子睡着后再用局部麻醉。他还首创肌肉注射硫贲妥钠做基础麻醉的方法。后来,张金哲出版了我国第一本麻醉学专著《实用麻醉学》,使我国小儿外科麻醉技术走在国际前列。

  早年,国内小儿外科几乎没有专门的小儿外科手术器械。张金哲在家里建了一个“小作坊”,在这里,他发明了用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张氏钳”、用于胆道再造手术防反流的“张氏瓣”、用于先天性无肛门手术的“张氏膜”等多种器械。

  20世纪60年代,张金哲总结出小儿阑尾炎分型诊断、治疗以及婴幼儿腹部检查方法,还有肠套叠、蛔虫合并症的非手术疗法以及粘连性肠梗阻的分型治疗,荣获卫生部颁发的“技术革命先锋”奖章。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专攻肛肠外科与胆道外科,设计了巨结肠根治术环钳吻合法、直肠纤维外膜松解尾路肛门成型手术及胆肠吻合防返流矩形瓣等手术。

  在张金哲等儿科专家的带领下,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到今天已拥有肿瘤、泌尿、骨科、整形外科、心脏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及新生儿外科等十几个专业。中国小儿外科从零起步,获得了长足发展,并在国际小儿外科界拥有了话语权。

  小玩意随身带,3分钟把病讲明白

  张金哲说,孩子哭声是诊断疾病的最好依据;把病治好了,孩子就笑了。

  张金哲的白大褂口袋里总是装着很多小玩意儿。有的孩子哭闹不止,不让做检查,他就掏出来“变戏法”。孩子看得入迷,也想试一试。张金哲就提出:“你得让我摸摸肚子。”像是“喜羊羊”等小玩具,只要孩子乖乖配合,就送一个当礼物。

  在门急诊,许多医生因为孩子哭闹无法触摸腹部而感到束手无策。为此,张金哲总结出对比法、三层检查法、从母亲身后伸出手去触摸婴儿腹部等一系列检查方法。对于婴幼儿急腹症,他要求在来诊时、化验后和住院前(或睡后)三次触诊腹部,这样可以得到准确的体征。

  张金哲认为,接待病人也是一种艺术。他提出医患沟通“三分钟口才”。意思是,医生把病讲清楚只需要三分钟,尽量简洁、扼要、通俗。多年来,张金哲的衣兜里随时装着写有各种疾病的小纸条。每张纸条上,写着一种病的症状、治疗要点、注意事项,共有几十种。为孩子看完病,张金哲就会撕下一张条塞给家长,并照着小条给家长讲。家长不仅得到了安慰和信心,回去还可以再复习,按照医生说的话照看好孩子。

  尽心耐心,用爱和患者交朋友

  “好的儿科大夫,必然是爱孩子的大夫。”张金哲一直提倡,要和患者交朋友。早年间,张金哲经常脱下白大褂,在上面描自己的名字,以便让病人看清楚谁在为他看病。

  张金哲担任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期间,日程排得满满的,但他从不耽搁临床工作,总是准时出诊。实在不能出诊,他都提前主动通知,对已经约好的病人,说明情况并更改日期。

  张金哲认为,做医生最大的医德,就是尽心尽力把病人的病治好。医生不管水平多高,永远是个服务者,既要从治疗方面为患者着想,也要从预后、经济承受能力等方面为患者考虑,用最简单的方法、最便宜的药治好患者的病。同时,多一点耐心,多一点解释。

  张金哲曾在小儿外科设过一个“小金库”,那是他和其他医生用论文、书稿稿费和科研奖金聚积而成的,用来救助那些家境贫困的小患者。他还坚持20多年到天津的一家儿童医院义务出诊、查房、手术、讲课,没拿过一分钱。

  张金哲用这样四句话表明自己的修身之道:一生努力,两袖清风,三餐饱暖,四邻宽容。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