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博古之女:父亲为父为子都“不合格”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4/7/16 9:19:08 614
肖 莹
或许是将太多的精力放在了工作上,在家庭生活方面,秦吉玛认为父亲一直是“不称职”的:对他年迈的母亲没有尽到孝道;对年幼的儿女没能给予足够的爱。也正因此,秦家的子女们,有着比旁人更多的独立和淡然。 |
博古、张越霞与孩子秦铁、秦新华、秦钢(自左至右)在延安合影。(资料图)
北京昌平区附近的一户独门独院里,住着中共早期领导人博古(秦邦宪)的小女儿秦吉玛。她已经年届七旬了。平日,她和丈夫李海渊就在自家院子里捣鼓花花草草,享受着远离闹市的田园生活。她的家中,除了相册中几张翻拍的老照片外,几乎再也找不到父辈的痕迹。“我没见过爸爸、妈妈,我就是一个普通人。”秦吉玛和丈夫李海渊坐在小院里回忆起昔日往事。
童年之家
和家里其他兄弟姐妹不一样,秦吉玛出生在莫斯科。1939年,博古的妻子刘群先因为之前在长征途中染上了重病,组织上决定让她与李维汉的夫人金维映一起赴苏联治疗。当时刘群先已经怀孕,不久,她在莫斯科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秦吉玛(俄语“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缩写)。
小吉玛刚睁开眼睛没多久,还未能记住母亲的模样,便被送进了保育院。随着卫国战争爆发,刘群先从此杳无音信,有人判断,她可能在德国法西斯的轰炸中牺牲了。这一切,尚在襁褓中的小吉玛自然不得而知,她就这样在保育院过了4年,之后和其他孩子一起转入莫斯科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
秦吉玛忘不了因为劳动出色而获得的“10个米丘林大苹果”,也忘不了为填饱肚子,和瞿克林(瞿秋白的外孙)一起偷吃野果中毒,上吐下泻的情景……60多年过去了,伊万诺沃的时光,依然清晰地刻在秦吉玛心中。
“那时我们都还小,对中国革命的情况也不了解,总觉得我们回国的希望比西班牙、波兰、保加利亚等国家的孩子要渺茫得多。”秦吉玛没有想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讯传到苏联,她和伙伴们成了儿童院里最先回国的一拨孩子。
回到祖国后,秦吉玛仍然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她先被继母张越霞接回家中,随即进入中直育英小学。平日里,她都住在学校,只有节假日才回家。最初的日子,秦吉玛说自己过得“痛苦极了”:“语言不通,很难与人交流,生活和饮食习惯也和大家不一样,”提起那段时光,秦吉玛皱起了眉头,“太难了!俄语在我的思维中早已定型。还有饮食,菠菜、豆腐,我根本不会吃。”
父亲形象资料“拼”
或许是受当时大环境的影响,秦吉玛的继母几乎从未给她讲过有关父亲的事情,性格内向的她也很少主动发问。秦吉玛似乎从小就习惯了无父无母的生活,父母是谁,她没有太多探究的欲望。“我第一次知道父亲是谁,是在小学的一次历史课上,老师在讲国共合作谈判时,突然将目光投向我,‘参与谈判的人,其中就有你爸爸,博古!’我浑身一震,第一次意识到父亲竟是这样一个能让我引以为傲的人,但也仅此而已。”
后来,随着年龄一天天增长,一直到近几年,秦吉玛才开始主动地寻找,试图从各种各样的书报、资料中“拼”出一个活生生的父亲的形象。
秦吉玛最喜欢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对于父亲的描述,文章大意为:“在我所见到的中共领导人中,博古是较为风度翩翩、妙趣横生的一位,也是最年轻的政治局委员。他身材略高于一般人,瘦骨嶙峋,名副其实地瘦得像根钢丝。他总处在极度兴奋之中,动作急促而不协调,常常爱神经质地哈哈大笑,他的牙齿前突,眼睛外鼓,特别是透过深度近视眼镜,眼球好像向外突出……”
在秦吉玛的心目中,她从未怀疑过父亲的才华。作为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第32代孙,博古的文笔和学识总是被世人所称道,他那“博古论今”的才华,以及办事认真的劲头,使他成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