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往事悠悠

毛泽东缘何提起斯大林就有三肚子气?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4/7/5 22:14:27 556

 来源:老人报   人民网>>文史>>史海钩沉   2014年07月03日09:05  
   
         在谈到斯大林对自己的压抑时,毛泽东尤为动情地说:“讲起斯大林,我们有三肚子气。可是,我们还认为他是三分错误,七分成绩,这是公正的。”他尤为欣赏斯大林破除迷信的风格。
 

毛泽东与斯大林(网络图)

       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斯大林崇高而又神圣的地位,便平地风波,一落千丈。毛泽东对苏联发生的事变,震惊之余,立刻以审慎、敏锐的眼光,纵览斯大林的功过是非。

斯大林的四次错误

       斯大林对中国革命,一直有着很深的成见。土地革命时期,他认为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中国革命难以成功。山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只能算个“农民领袖”。抗日战争时期,他从维护本国利益的立场出发,只相信国民党的力量,不相信共产党的力量,不愿援助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和根据地,甚至担心援助中国共产党,会引起蒋介石和英美盟国的不满。“西安事变”发生时,苏联《消息报》发表社论予以谴责,认为张学良是在“帮助瓦解中国并制造混乱”。斯大林还通过王明,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抗战中,放弃独立发展,放弃争取领导权,做到“一切服从统一战线”,其实质是完全服从于国民党。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整装待发,准备渡过长江,解放全中国,可是斯大林却派来米高扬,劝说毛泽东不要渡江。南京解放后,国民党政府由南京迁往广州,苏联驻国民党政府大使馆也随之迁往广州。相反,美国大使馆却留在南京,静观形势的变化。斯大林担心人民解放战争向南发展,会破坏雅尔塔会议划定的势力范围,致使美国全面卷入,危及苏联利益。

拿老虎口里的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实行“一边倒”的外交路线,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新中国首先想到的便是寻求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苏联的支持。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率领代表团到苏联访问。当日,斯大林便接见了毛泽东。后来,毛泽东被安排在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别墅里,斯大林对他采取了不冷不热的态度,十多天不予会见。毛泽东想起四年半以前,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访问苏联签定所谓友好条约时,斯大林的态度远比现在热情得多。毛泽东恼火了,他对苏方人员说:“你们让我来莫斯科什么事也不办。干什么?难道我来这儿就是为了吃饭、拉屎、睡觉吗?”斯大林知道后,才带着莫洛托夫等,来到毛泽东下榻的别墅,当面表示歉意和苏中友好的诚意。

       中苏之间最后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标志着中苏两党、两国之间建立起兄弟般的友谊。可是,这种友谊的建立是来之不易的,毛泽东、周恩来等殚精竭虑,周密思考,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毛泽东对此一直记忆犹新。1957年1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说:“我们同斯大林有不同意见,我们要签中苏条约,他不订,要中长路,他不给,但老虎口里的肉还是能拿出来的。”

       1949年的苏联之行,对毛泽东来说是一次难以忘怀的、不愉快的远足之旅。毛泽东在党的一次会议上说:“……戏台上的英雄豪杰出来,踱方步,与众不同。斯大林就是那样的人,他比我矮,画家定要把他画高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多高多重是物质问题。苏联画家画我们两人坐像,他在抽烟,我手里拿一本书,表示向他学习。”

三分错误七分成绩

       在谈到斯大林对自己的压抑时,毛泽东尤为动情地说:“讲起斯大林,我们有三肚子气。可是,我们还认为他是三分错误,七分成绩,这是公正的。”他尤为欣赏斯大林破除迷信的风格。他说:“学习马列主义,没有势如破竹的风格,那多危险。斯大林后期有这点风格,也可称势如破竹,只是破得不好,有些破烂了。”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认为,斯大林问题的出现,是因为他生前没有真正地培养出自己的接班人。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