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文章-时政讲坛

姚 遥:以人民为根 塑中国形象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4/6/22 9:45:08 482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4年06月22日   07 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梦是什么样子?

  纽约街头的一景,引发深思:

  2011年1月,在游人如织的纽约时报广场,首部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6块硕大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出(见图),中国各行各业的精英人物在片中依次登场,吸引路人驻足观看。运用新的传播理念和媒介终端,是近年来中国塑造国家形象的新尝试,也在西方社会引来更多关注与讨论。

  然而,面对影片中衣着光鲜的中国人,有西方人发出疑问:“看来你们想要对外表达的是,当年西方人致富了,今天中国人也致富了;那么,我们都很关心,当年西方国家对外扩张了,今天中国也将对外扩张吗?”

  由此看来,发展起来的中国在国际上所展示的形象,在一些外国人眼中,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定义。他们对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信念,了解得还很不够。

  2013年春,笔者陪同前外交部部长、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李肇星赴莫斯科参加一年一度的“俄罗斯论坛”,在主持一场分组讨论会时的所见所闻,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对于同样一个事物,在国际上总有不同的解释或结论。

  当时,俄罗斯前副总理阿列克谢·库德林向嘉宾提出一个讨论题:俄罗斯究竟是谁,她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

  恰好,讨论组的其他三位嘉宾分别来自中国、美国和欧洲——除李肇星外,还有美国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和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

  三位嘉宾的回答各不相同。

  布莱尔率先表态:俄罗斯应该毫不犹豫地加强与欧洲的协调,在加速市场化、改善投资环境和促进国民教育方面借鉴欧洲国家的发展经验。言外之意,俄罗斯的未来,希望在西方。

  鲍威尔继而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俄罗斯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已经不再重要,俄罗斯应该进一步发展工商业,融入主流国际贸易体系。当然,鲍威尔口中的“主流国际贸易体系”是由谁主导的,不言自明。

  李肇星最后发言:俄罗斯既不是西方的、也不是东方的,俄罗斯就是俄罗斯人民自己的;俄罗斯应该根据本国国情,动员本国人民牢牢掌握自己的发展命脉,并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来自中、美、欧的三种观点,恰恰反映了各具特色的政治传统与外交理念。作为中国外交政策的研究者,这不禁让我回想起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与中国领导人之间的谈判与对话。当尼克松即将启程访华时,毛泽东主席曾特别就谈判次序嘱咐周恩来总理:美国要从越南撤军,台湾不慌,越南在打仗,在死人呀!

  当听到周恩来关于美国从越南撤军的敦促时,尼克松一边表示“美国一定会撤军”,一边却又以“一旦美国撤出,苏联即会进入”为由,表示推脱。按照尼克松的观点,越南的命运似乎将永远操持在大国之手——不是受美国影响,就是被苏联控制,越南人民永远只能成为任人摆布的木偶。

  面对尼克松的辩解,周总理明确表示:我们的观察结果是,如果麻烦产生的话,当地人民自己会把真空填补起来;当然,时机可能没有那么快,这要看每个国家人民的政治自觉程度而定。诚如周总理所言,放眼历史长河,弱肉强食终究不会成为国际关系的常态,人民终有一天将会觉醒,填补自己国家的“真空”。

  新中国成立后,在美苏对峙的冷战夹缝中,中国毫不犹豫地坚持独立自主,如今已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成完整工业体系的、屈指可数的几个发展中国家之一。珍视国家的主权与独立,以广大人民、而非少数精英为依托,同时善于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与成果,这是新中国60多年来实现和平发展的根本经验。

  串接点点滴滴的外交记忆,人们可以十分明确地得到一个概念: 平凡而伟大的人民,是新中国赖以为“新”的根基。对内,永远不忘新中国是人民的共和国,仁民爱物、和谐共生;对外,永远不忘新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济弱扶倾、和平发展。

  由此可见,中国外交的关注重点绝非仅限于早年崛起的欧美国家,而且包括广大的亚非拉世界。所以,论及“中国是否会模仿西方在崛起之后实施扩张”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不”。因为我们清楚,要在国际形象的竞赛场中扬名立足,如果永远只是对西方既有形象的求同甚至模仿,那就注定输在起跑线上。

  以人民为根,塑中国形象,令人心悦诚服。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来的国人意志,一定能为世界各国人民所了解、支持和祝福。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