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改革中书写新的答卷(评论员观察)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4/6/9 13:23:08 579
面临期望与困境、机遇与风险,更需要勇气与智慧、决断与耐心,今天高考面临的难题,丝毫不亚于考生笔下的试题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我们又一次迎来了“高考季”。930多万考生,30多万个考场,在这场世界最大规模的考试中,考生紧张地挥笔答题,家长们顶着烈日挥汗守望,公共服务部门几乎全面动员……短短几天的高考,就像炎夏等待已久的一场透雨,融入无数人的人生记忆,也汇入了不舍昼夜的时代洪流。
有国外媒体感叹,“中国正以飞快的速度发生着改变,而高考制度依然像中国人使用筷子那样难以改变”。这样的结论显然有失偏颇。今年高考改革的一些进展,就见证着高考的时代之变。
比如,28个省份实施“异地高考”, 5.6万名随迁子女在居住地参考,同比增长近12倍。尽管各地门槛高低不同,但短短一年间,从户籍限制的“破冰”,到开放范围的拓展,流动社会的教育公平已站上了新的起点。又比如,粤浙沪等地先行先试,打破“一考定终身”。无论是“三位一体”式选拔,还是“六三一”录取方式,都在为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机制探路。
看似波澜不惊,其实已走过万水千山。从1977年恢复高考“平地一声春雷”到今天,高考的变化何尝不是气象万千?37年间,录取率从不足5%到突破70%,从“一卷试天下”到“全国统考,分省命题”,从文理分科到“3+X”科目方案,从“唯分数论”到科学选材,高考的改革脚步从未停息。正是在这个不断变化的舞台上,千千万万人找到了人生出彩乃至改变命运的机会。
“门与路”,今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意蕴颇深。门是路的起点,也是路的终点。门可以挡住你前进的脚步,也可以让你通向未来。从这样的语境来理解,高考的意义正在于,它既是一扇开启精彩的人生之门,也是一条向上流动的社会之路。
近20年前,笔者读中学时,老师每每讲起一个姓朱的农家子弟,屡败屡战,复读不息,最后经历了8次高考而上了大学,时人称之“朱八届”。现在想来,这个励志故事未免有些残酷,但以史家所谓“了解之同情”观之,高考对于普通人的宝贵价值可见一斑。30多年来,不管试题怎么变、规则怎么改,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始终怀揣着改变命运的梦想、社会公平的期待,这是恒久不变的时代呼声。从多年前鼓舞考生的口号“梅花香自苦寒来”,到如今“没有高考,你如何拼得过富二代”的校园横幅,这场考试承载的希望非比寻常。
诚然,今天的高考再也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个人成才的途径日益多元化,在一个深刻转型的社会,高考也在变动中寻求新的定位。但高考依然是国家选拔人才、打通社会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依然是教育公平的最重要底线。从这一视角看,今天高考面临的难题,其升级和难解的程度,丝毫不亚于考生笔下的试题。
异地高考虽然已经起步,但巨大需求与现实可能之间的缺口,决定了这扇大门有一个徐徐打开的过程。不久前,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涉嫌受贿案暴露的“特招”腐败,又让人们警思,从权力失范到潜规则都会侵蚀教育公平的基础。这几天,大别山深处安徽六安毛坦厂中学的“苦修”场景让很多人动容,甘肃会宁“学生苦学、教师苦教、家长苦供”模式遭遇的挑战引人深思,他们忧心“时代的列车会不会把我们越抛越远”?仔细倾听这样的焦虑之声,个体艰辛背后的城乡差别、区域鸿沟,更显得触目惊心。面临期望与困境、机遇与风险,更需要勇气与智慧、决断与耐心,社会目光交织下的高考改革,不正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生动样本?
“百年能几何,三十已一世”。1977年冬天的那次高考,点燃了570万青年的希望。尽管那时国家竟“穷”到拿不出足够的纸来印制考卷,但多少人由此迎来了命运的拐点,中国也开始了“春天的故事”。37年来,高考在改革时代写下了自己的答卷,而现实又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呼唤新的解答。无论是人生的奋斗,还是社会的进步,一次考试不是全部,前行的路就在脚下延伸……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