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50周年院庆前夕,解放日报记者陈俊珺专访我国儿童保健学奠基人郭迪教授,以“医学要有人的温度”为题,概要回顾了98岁高龄的郭老70余年从医的生涯及体会。该文从儿童保健学奠基者、研究者、医者及师者的不同视角,介绍郭老对医学的实践和感悟,即使医学圈外的人们也会从中得到某种启迪。以下摘录该文的要点:
明天是我国第一个儿童保健科诞生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50周年院庆日。
此时此刻,作为我国儿童保健学科的奠基人,今年98岁的新华医院教授郭迪,心情格外激动。
“医学要有人的温度”,郭老认为,“当代医圣”裘法祖说的这句话言简意赅发人深省,这种温度,就是一种人性的温度,一种人文的温度,医德、医风只有在这种温度下才能恒久地飘袅。医学保有人的温度,在如今推进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
“尽己所能让更多的生命转危为安,才是行医的根本意义。”
70多年前,当“儿童保健”四个字在中国还乏人问津的时候,年轻的医学院学生郭迪踏上了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求学的道路,并从此立志投身儿童保健事业。
学成归国,郭迪的儿科诊所在上海成立。家境贫寒的病人来求医,郭迪分文不取。仁心仁术,慕名而来的患者越来越多。
正当自己的诊所初具规模时,新中国的医学事业向他发出了召唤。郭迪毅然关掉诊所,加入了当时刚组建不久的上海第二医学院。
郭迪说,过去立志从医的年轻人都要朗读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我愿在我的判断力所及的范围内,尽我的能力,遵守为病人谋利益的道德原则,我志愿以纯洁与神圣的精神终身行医。”
言犹在耳。郭迪认为,自己的小诊所虽然也能治病救人,但只有投身新的医学事业,才能将医术惠及更多的人。挣钱多少不过是私利,尽己所能让更多的生命转危为安,才是行医的根本意义。
刚刚加入医学院,郭迪就接到了第一项重任———在上海第二医学院筹建儿科系。解放之初,医学事业百废待兴,于是,从选择院址、找实习基地,到成立各个教研室,郭迪和同事们四处奔波。1955年,上海第二医学院的儿科系正式成立。
当时,全国已有4所院校开设了儿科系,却一直没有一部像样的儿科专业教材。郭迪拿起了笔,参与主编了《系统儿科学》、《基础儿科学》等一系列教材。上世纪80年代,为了赶上当时国际上先进的医学理念,他又召集全国有经验的专家编写了《小儿内科学》以及《儿科症状与鉴别诊断》、《儿科基础与临床》、《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儿科学分册》、《基础儿科学》等。为了编出权威准确的教材,郭迪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查阅资料,逐字逐句修改书稿。这些教材的出版,帮助当时国内众多儿科医生摆脱了知识上“饥渴”、工作中“无助”的困境。
著名儿童保健专家金星明教授从1979年成为郭老的研究生起,一直陪伴在郭老的身边。金教授至今仍记得,老师当时住在淮海路附近的一处居所,他日以继夜地伏案工作,竟将一把椅子坐坏了。
院系建立起来了,教材也出版了,但学科的发展不能一成不变。当时,我国儿科系的教学大多照搬前苏联模式,由基础儿科、临床儿科、系统儿科、小儿传染病及小儿外科5个教研室组成。这种教学模式容易造成一种趋势,那就是偏重治疗,忽视保健和预防。
在郭迪的努力下,1977年,我国第一个儿童保健科在新华医院诞生。与此同时,儿童保健教研室成立,开始招收儿童保健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儿童保健的高级人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全国各地不少学校的儿科系群起仿效,纷纷开始建立儿童保健教研室。新中国的儿童保健事业,就此打开了崭新的局面。
“医学不是做实验,病人不是小白鼠,不能只见病、不见人。”
对于儿童保健的研究,郭老的眼光是超前的。他是我国最早拓展儿童保健学内涵、关注儿童心理发育和行为发育的研究者。
上世纪70年代,当儿科医疗模式还是以生物学观点为主流的时候,郭迪已率先将研究从生理拓展到心理、社会等层面。当人们只关心孩子吃得好不好、长得高不高的时候,郭迪就已将眼光落在了儿童的发育行为,研究孩子说得好不好、学得好不好、脾气好不好。
金星明教授说,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里,多数儿科工作者囿于单纯的生物医学观念,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视而不见。但郭老始终倡导一个理念———随着儿童身体的生长,其运动、认知、语言、社交等心理、行为能力的发展,也是衡量儿童健康与否的关键因素。
现在看来,这样的理念比当时医学界普遍的观念领先了20多年。
而在郭老看来,这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念,只是把病人看作人,有感情的人,不仅仅着眼于疾病本身。
郭老对记者说,当医生把病人看成“动物”时,医学就只是单纯的“生物学”;把病人看作是“机器”时,医学就成了理化科学,看病就成了机械的过程。但是,医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人学。只有把病人看作社会的人,医学才是社会的医学;只有把病人看作是有情感的人,医学才是人文的医学,才具有人的温度。
正是秉承这样的理念,郭迪带领他的同事和学生们,完成了新中国儿科史上一系列载入史册的研究。
1986年至1990年,为了监测儿童的发育情况,郭迪率先在国内完成了《儿童生长发育保健卡》的研制。国外仅有儿童体重、身长的指标,而郭迪却坚持认为发育应该包括体格及心理两方面。为此,他组织东南沿海地区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对8000多名0至6岁的健康儿童进行体格及社会心理发育的调查,并根据实际调查资料,绘制了既有体重,又有社会心理发育测查项目的《儿童生长发育保健卡》。在国际专业性会议上,这份来自中国的保健卡,得到了国际权威专家的高度评价。
营养不良一度是我国儿童中常见的疾病。在郭迪的领导下,新华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儿童锌营养研究,并发现营养不良的儿童中有70%的血锌过低,用锌剂进行治疗有助于这部分儿童的体重增加和身高增长。研究还发现,缺锌会降低儿童的免疫力,引发上呼吸道反复感染,用锌剂治疗可以提高儿童的免疫力。
上世纪80年代,郭迪以医学家的敏锐眼光,预见到新兴工业的铅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危害。他指导其博士生在国内首次进行了儿童铅中毒系列研究。
这项起初并不为人关注的研究,揭示了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结果:当时包括上海在内的很多城市铅污染情况严重,不少儿童的血铅水平较高甚至出现铅中毒。
郭迪急了。因为他深知铅中毒会严重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本着医生的高度责任感,郭迪带领他的弟子四处奔走,大声疾呼:为了下一代,必须改善环境!他的学生沈晓明教授所开展的有关铅中毒系列研究结果,为后来无铅汽油的推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无铅汽油在我国广泛使用后,他们又作了追踪研究,结果显示儿童的血铅水平明显下降,铅中毒比例明显降低。
谈起郭老,新华医院现任儿童保健科主任张劲松十分动情,她说,是郭老的言传身教,使自己悟到了医学的真谛。她记得郭老常说,当你把病人的衣服解开听心脏时,应该要记得帮病人穿好衣服。因为病人不是你研究的工具,医学不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病人更不是“小白鼠”。医学研究的成果,只有真正应用在病人身上才有价值。一个医生的眼里如果只看到疾病,忽视一个完整的人,那就等于把病人看成了施展技术的对象。技术总是在进步,研究手段在不断进化,但医学在离科技更近的同时,千万不能远离人性。“医生对病人要有同情心,这种同情不是用眼泪,而是用心血。”
生活中,郭迪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但只要一见到孩子,他的脸上总会露出慈祥的笑容。
2000年春节,90高龄的郭老到医院查房,他耐心询问每个孩子的病情,用心地逗孩子们笑。那慈爱的表情,常常浮现在当时陪伴在边上的张劲松的眼前。
郭老常对青年医生说,看病不是任务,而是要把它看作事业,用心用情去热爱的事业。
在郭老看来,做儿科医生是最幸福的,因为每当看到一个个孩子摆脱病痛,蹦蹦跳跳地站在你面前时,就会有一种莫大的快乐。
古人云,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然而,近些年来,一种“冷漠综合征”在医院里悄然流行。有的医生给病人看病,没说几句话,就开一大堆化验单、检验单。病人看病,就是听一堆专业术语,碰碰冰冷的仪器,收到无法读懂的报告单。
对于这种“冷漠综合征”,郭老感到很痛心。他用严肃的表情认真地说,任何职业都有基本的道德标准,医生基本的职业道德,首先就表现在尊重患者、尊重生命。
郭老强调说,对医生来讲,一个病人的生命,不过是他所救治的无数生命之一,但对病人来说,却是全部。因此,一个尊重患者、尊重生命的医生,应当要有一种设身处地的心境。每个人都曾经或将会成为病人,在一个人生病的时候,往往是他最脆弱、最敏感的时候,不免会有种种顾虑和担心。在这种情况下,医生的态度就会对病人产生巨大的影响。许多医生往往意识不到,看病时态度和蔼可亲,病人就会从心里觉得感激,如果不被尊重,病人的屈辱感就会在心里藏很久。所以,医生善待病人,不但能挽救他的生命,也许还能挽救他对世界和人生的信心。
和大多数成人患者不同,生病的孩子在病痛中往往不会表达。对此,郭老指出,做医生就要学会倾听疼痛,只有在病人的痛苦中映射自己的痛苦,在病人的生命中照见自己的生命,才能懂得如何珍惜和尊重每一个生命。
医学的职业道德更是一种寻常的关怀心、俗世的悲悯心,是一道人性的光芒,一份人道主义的内在呼唤。因为医生的工作,是以生命为对象,与生命的关系最为紧密的。郭老说,医生对病人要有同情心,这种同情不是用眼泪,而是用心血。
儿童保健科和其他科室有所不同,来这里看病的孩子,往往需要医生付出更多的时间,医生要做的咨询、解答工作也更需要耐心。孩子的营养好不好,会不会表达,聪明不聪明,吃、喝、拉、撒、睡带来的各类问题,都是儿童保健科的诊疗范围。医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对孩子开导、对家长引导,教会家长更多的育儿知识,但从头至尾可能不会开一分钱的药。
所以,郭老总是提醒年轻医生: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孩子,治疗方法或用药剂量要因人而异,但“用心血去对待”是共同的要求。
记者问郭老,怎样才算一个好医生?郭老认真地说,最好的医生,不仅是技术意义上的,更是人格意义上的,是那些既有人文修养,又有人情味的好医生。因为医学不仅仅是技术,本质上更是一种精神事业。
“对医学要常怀敬畏之心,做医生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每年春节,郭老的家总是特别热闹,因为学生们会从五湖四海相聚到郭老的家。
作为我国第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郭老的学生如今都已成长为知名的专家,其中有现任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原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保科主任金星明教授,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静进教授等。
学生们都忘不了这位“严师”。
郭教授的眼里容不得一丝马虎。学生请他审校一篇综述文章,必须附上所有参考文献的复印件;请他审改一篇论文,必须附上所有的原始资料。郭教授往往能从论文中发现学生不曾注意的一些重要论点,能从原始资料中发现学生尚未注意的一些新成果。每篇文章经他逐字逐句、一丝不苟的修改和润色,无论是立意还是表达总能有明显的升华。
金星明说,现在回想起30年前老师为自己改的论文,每一个字都确有他的道理。更敬佩的是,郭教授不仅在学术上严谨,文采也很好。如今,金星明的研究生作论文开题报告时,她还是会前去请教郭老,“虽然我怕老师劳累,但他总是欣然接受,并提出宝贵的建议。”
学生们也都忘不了郭老的教诲:行医,先要把人做正。一个人不能总为私利所动,当一个医生的眼里只有私利时,良知就会泯灭。
如今已经98岁高龄的郭老谢绝了一切活动,生活越发恬淡。但是,他始终关注着医院的发展和学科建设,投入了他所有的精力和心血。他一直督促学生们学好外语,他说,做医生一定要掌握多种知识和技能,因为医生不是“看病的机器”,学好外语能更好地阅读外国文献,能更快地汲取国外医学的先进理念。
有一天,张劲松去郭老家中探望,看到90多岁的老人拿着放大镜,在阅读最新的儿童保健英文文献。张劲松感叹道,郭老如此为师,让我们这些做学生的岂敢懈怠?
郭老90岁大寿那天,学生们亲手为他赶制了一件毛衣。他们爱戴郭老,敬他治学严谨,更敬他为人正直。
郭老常对学生说,做医生来不得半点马虎,做学术必须认认真真。医生对于医学,要常怀敬畏之心。你的每一个诊断、每一次手术,都是性命攸关的大事,所以就需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
能够对疾病作出诊断,并不等于医学的胜利,因为人们虽然在不断地对疾病进行探究,但却无法改变大多数疾病的进程。明白这一点,不是为了丢掉自信、放弃探索,而是要多一些职业的自省和对生命的敬畏,打消那种“技术至上”、“机器崇拜”所产生的职业冷漠。
郭老指出,医学不是一项冷冰冰的自然工程技术,而是一项有着“人的温度”的事业。当医学的发展不能完全满足人类需要时,总会显露出一些“不完美”,留下几分遗憾。然而,医学中那份“人的温度”,却可以消弭这些遗憾,让人道主义的阳光温暖人们的心灵,并增强人们战胜疾病和灾难的信心。
2005年9月,95岁高龄的郭迪教授率子女向新华医院捐赠了10万元人民币,作为“儿科人才培养基金”,用于资助优秀青年儿科医师出国培训。
在给医院领导的信中,郭老写道:“区区人民币10万元,成不了大事,谨作为我们对医学事业、儿童保健事业的敬意。我们恭请医院领导平平淡淡地接受我们的一点心意,平平淡淡地使用这笔微不足道的款。不要张扬,唯求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培养医学人才的途径上。”
美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撒拉钠克湖,湖畔有一不知名医生的墓。墓碑上这样写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希波克拉底曾说:“医学是美德加技艺。”医生在技术上有高低之分,但医德必须高尚。
医生是一份良心事业,医学要有人的温度,这是郭老行医以来践行的准则。
在医患关系为人们高度关注的今天,让医学保有人的温度,应该是推进医疗体制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全文转自2008-10-17《解房日报》第19版:解放周末·人物聚焦
98岁高龄的郭老谈兴甚浓医学要有人的温度——裘法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