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强身健体

伤医事件背后调查:医护人员收红包加剧医患矛盾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4/2/27 13:22:03 878

2014年02月25日10:09    来源:半月谈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在病魔面前,医生和患者不是一直同乘一舟?

  “小兔皮肤过敏皮肤过敏皮肤过敏皮肤过敏皮肤过敏皮肤过敏皮肤过敏,陪她去打点滴,竟然连打四针才找准血管,我也想拿刀砍人,操!”

  这是一条在近日备受关注的微博,微博的博主是广东卫视的一名主持人。在陪女朋友就医的过程中,他们两人和这位负责扎针的护士都遇到了意料之外的“麻烦”。所幸的是,他的愤怒只留在了微博上。如同当下包裹在京津冀地区的雾霾一样,中国的医患关系在2014年遭遇了一个“灰色的春天”。也特别是在这个时间点上,这样一条微博所引起的舆论波澜可想而知。

  即便这位主持人在此后冷静下来,删掉原来的微博并公开道歉,然而事件并未就此平息。我们在此无意争论这条微博风波中的孰是孰非,然而一个令人心惊的事实是——“砍人”这样一个选项,在面对医护人员的时候,已经如此“自然而然”。

  2013年白大褂上的血痕尚未褪去,在今年2月连续几起杀医、伤医事件之后,医患关系这个话题再度尖锐地被摆在社会舆论的前台。

  医患关系:紧绷的绳索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医护力量的结构性紧张;医护人员因长期超负荷工作而心力交瘁,在面对患者时情绪上的焦虑和紧张;依然在相当范围内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加剧着患者和家属心理上的痛苦……医护人员和患者犹如因病痛而被捏合在一起的一股绳索,它被上面所例述的种种力量拉得紧紧,而如我们所见,局部的撕裂正越来越多。

  从中国医师协会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到,手术科室、急诊科室一直是医患冲突的高发地。而大医院由于收治危重病人较多,医患冲突事件发生频率也远高于一般小医院。此外,诸如儿科、耳鼻喉科等科室也已成为国内医患矛盾激化的“重灾区”。

  造成当下困局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由于分级转诊制度不完善,部分专科医生严重缺乏,医生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一些医生认为,在很多人看来,医生是个高薪职业。而人们没看到的另一面是,医生不仅要加班加点、长期超负荷地工作,还经常受患者的误解和责骂,导致部分医护人员心理失衡,加剧医患关系的紧张。

  湖南省卫生厅副厅长方亦兵认为,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情况下,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而分级转诊制度不顺畅,导致病人纷纷涌向大医院,医生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下,难免影响服务质量。

  其次是在医患双方信任缺失之下,医生的“防御性医疗”更加损害医患关系。据了解,为避免漏诊或者误诊,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许多医生要求患者全面检查,以检验、心脑电图等来记录医疗过程,进行“防御性医疗”。

  第三,医务工作者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对于患者的关怀度降低,再加上个别医护人员价值取向发生偏差,有收红包等违规行为。这些因素掺和在一起,导致医患关系的情感距离越来越远。

  医患关系视同水火,而相应医患纠纷解决机制又很不完善。记者调查发现,医患纠纷的调解,目前主要依赖医患协商、行政调解、调解委员调解、民事诉讼等途径,而作为进行调解合法依据的医学鉴定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半载,让群众难以接受。若要走司法程序,同样要耗费时间和金钱。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