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工委简介-信息之窗

高校师生热议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给自己打开了梦想之窗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4/1/11 10:37:20 604

2014年01月10日18:24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1月10日电(记者林露 实习生杨祎)今天上午,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奖励共授奖10位科技专家和313项成果。消息一经发布便引发了高校师生的热议,南大、西安交大都第一时间在官网或微博发布了获奖消息信息,学子中有的人赞叹祖国科技事业的飞速发展,有的人对老科学家献身科学的信仰感佩不已,有的人还下决心把更大精力投入科研,有的人则提出了“应该进一步扶持年青科学家”的思考。

浙大:学校科研环境正朝着科研本身规律回归

浙大常务副校长吴朝晖说,本年度国家科技奖的“高产”,是科学家潜心学术的硕果,也体现了浙大近年来坚持科研“内涵发展、质量优先”战略的正向效应。他表示,进入“十二五”之后,学校的科研政策在导向上,在重视大项目的争取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以质量为核心的评价体系的建立,通过科研产出来拉动全校的科研创新。他指出,比起争取项目,教授们目前越来越多地关注科研的产出和对社会的贡献。

浙大科研院院长陈昆松说,大成果的获得是需要积累和沉淀的,一般都是要经历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和示范应用,这个过程少则10来年,多则20-30年,这也是科技成果形成的一个普遍规律。浙大参与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陈宝梁教授认为,在一项持续的科研活动中,科研工作者自身的认识与坚持是最为关键的内在原因,学校大的科研环境也会产生影响。他感叹:“我感到这几年,学校的科研环境正在朝着科研本身的规律回归。”

高校:南大最“荣耀”

今年的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都是南京大学校友,南京大学也第一时间发布了获奖喜讯。此前也曾培养过吴良镛、闵恩泽、刘东生等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的南大,无疑是本次奖励大会最荣耀的高校,南大学子也难掩欣喜之情。物理系的钱应华同学还清晰地回忆起南大百年校庆时,程开甲院士希望南大能在物理领域执牛耳的寄语,这寄语今日听来正是对南大学子最好的鞭策和鼓舞。

西安交大:学生心情振奋

在本次奖励大会上,西安交通大学以主持单位获国家科技奖5项,与北京大学并列全国高校第三位。西安交大在官网发布这一消息后,不少同学表示心情振奋,以母校为荣。也有“严以律己”的学子以自己的方式表示骄傲:“获奖的个数好像越来越少,记得以前都有七项以上获奖。”

学子:祝贺、鼓舞、激动、反思

南阳理工学院2011级学生袁小海说:“从近代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现代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今天,科技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每年不超过两名的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祝贺两名院士。”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研二的小赵说,看到这个消息后相当振奋,他一直对科研比较感兴趣,但是整天泡在实验室做一些很基础的活儿,时间长了不免有点懈怠。他说,斩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两位科学家游学、科研经历和成就又给自己打开了梦想之窗,他准备这学期好好准备,明年6月份争取能在Nature上发表一篇专业论文。

陕西师范大学2008级学生沈帅作为一个文科生也难掩激动,他说,这是我国科技强国方针的一贯体现,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盛典。

合肥学院2012级学生邓腾说,中国梦是科技人才的梦,也是我们普通人向往的梦想,祝贺的同时我们应该反思我们作为年青人做了多少贡献。

中央财经大学2012级学生刘雷更关注鼓励新人创新,他认为,程开甲院士作为1999年就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老将”,获奖是意料之中。“国家是否应该将重心放在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扶持鼓励年青学者,支持年青人构建中国科学的未来上?”这道出了自己的思考。

中山大学2012级学生陈佳佳对老科学家的情操追求赞叹不已:“有什么样的信仰就有什么样的追求!今日的辉煌背后是岁月的积淀。”她和海南大学、湛江师范的几位同学一样,对奖金数量产生了疑问。她说,2000年度首届大会奖金就是500万,现在过了数十年,奖金相应增长可以起到更好的鼓励效果。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