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工委简介-信息之窗

《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一书出版发行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0/7/10 0:06:43 2247

                                                                            2010年07月2日 来源:新华网
为切实回答当前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通俗理论读物。《七个
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一书已出版发行。

     从今年年初开始,中宣部理论局就组织力量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认真了解广大干部群众的关切,梳理出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怎么看就业难、怎么看看病难、怎么看教育公平、怎么看房价过高、怎么看分配不公、怎么看腐败现象等七个人们集中关注的热点问题。围绕回答这七个怎么看,组织中央有关主管部门的负责同志共同分析,组织专家学者同实际工作者一起研讨,广泛征求理论界和社会各方面意见,反复修改,集思广益,形成了最后的书稿。
 
七个怎么看:
  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怎么看就业难、怎么看看病难、怎么看教育公平、怎么看房价过高、怎么看分配不公、怎么看腐败现象
 
党员干部当前主要解决七个怎么看
   新一期《求是》杂志刊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10410日在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讲话的部分内容。刘云山指出,当前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一些现实问题比较突出,社会关注度很高,容易引起人们思想上的困惑。要引导党员干部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客观辩证地看待社会热点问题。
  刘云山强调,当前主要解决七个怎么看,即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怎么看就业难、怎么看看病难、怎么看教育公平、怎么看房价过高、怎么看分配不公、怎么看腐败现象,把思想统一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上来。
  刘云山指出,党员干部要以理想信念为重点,结合社会思潮发展变化和党员干部思想实际,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刘云山强调,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引导党员干部把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统一起来,使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成为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工作的过程,成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过程,成为提高工作能力和本领的过程。当前,要特别注意把加强学习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在复杂形势下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这本书受到热烈的欢迎,因为它架起科学理论与人民大众的桥梁。理论热点面对面通俗理论读物实现了理论与群众零距离面对面,进一步凸显了其鲜明的百姓视角、百姓立场、百姓话语、百姓情怀,是名副其实的为老百姓写的书,是老百姓愿意看、看得懂、用得上的书。在选题上充分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所回答的七个问题都是当前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就会减少一些困惑和疑虑,增添一份理性和信心。
  这本书受到热烈的欢迎,因为它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其真正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这本书,没有用抽象的概念演绎和繁琐的逻辑论证,而是把严肃的理论话题用通俗清新、富有哲理的语言娓娓道来,用群众身力鲜活的事例和翔实的数据去说话。通俗不等于肤浅,浅显不等于浅薄。这本书坚持平和、平实的文风,说话平易近人,以理服人,不摆架子,不兜圈子,不说空话。说话有根有据,不遮掩,不回避,不浮躁,不虚夸。文风显得实。读这本书,使人感觉很亲切,因为它看问题用的是老百姓的视角,讲道理用的是老百姓的语言,举例子用的是老百姓熟悉的事情,落脚点也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需要。从而增进理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这本书受到热烈的欢迎,因为它引导群众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实现理论大众化。科学理论要为广大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所接受,真正入耳、入脑、入心,最终还在于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这本书,不仅提出和阐释了七个怎么看的问题,更详细回答了七个怎么办的问题。通过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深入解读,对各方面实际工作进展和成效的交待,对解决问题的前景的展望,使群众增强对党和政府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希望,激发同心同德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业的热情和干劲。
理论热点面对面是一本努力贴近百姓心坎的书,集中反映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要求,是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在理论研究宣传方面的生动体现。这本书能够为广大读者所欢迎喜爱,不仅因为它走进人心、打动人心,而且温暖了人心。
 
七个怎么看,全文就是怎么讲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怎么看就业难、怎么看看病难、怎么看教育公平、怎么看房价过高、怎么看分配不公、怎么看腐败现象。由于《七个怎么看》摒弃了一些深奥的理论,通俗易懂,贴近百姓,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
2003年起,中宣部理论局每年都会编一本叫做理论热点面对面的通俗理论读物,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堪称理论读物中一个叫得响亮的品牌。这一系列读物今年将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呢?拿到《七个怎么看》,我就急于看个究竟。一口气读完,留给我最深的印象,莫过于这是一本贴近百姓心坎的书。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问题选得准。这本书选择了七个怎么看来展开,既抓住了当前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又抓住了人民群众当前关注关切的问题。据编者在出版说明中所说,这七个怎么看,是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梳理而成的。也就是说,这些问题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凭空想出来的,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从人民群众每日每时的现实生活中,调研梳理出来的。

   
例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长期困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难题,许多问题都和发展不平衡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另一方面,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怎样实事求是地分析其现状和原因,又怎样切实解决其中突出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两大难题,无论干部还是群众都要求给予有说服力的解答。其余六个问题,如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房价过高、分配不公、腐败现象等,也都是如此。没有面向实践、面向群众的理念,没有这番调研梳理的功夫,便不可能像这本书那样,做到理论关切、实践关切与百姓关切的统一。

   
第二,距离拉得近。说理从哪里展开,不同的书有不同的选择。理论书往往是从概念展开,历史书常会从史实展开。这本面向大众的通俗理论读物,继续走着特色鲜明的路径,从身边直观的社会现象展开,从时下典型的现实对比展开,从每天遇到的常人小事展开。这样一下子就拉近了理论与百姓的距离,使理论张开了可亲可近可学的笑口,忧百姓所心忧,想百姓所能想,答百姓所要答。

   
例如就业难,该书首先捕捉到一个新情况,即眼下热议的招工难。那么,招工难又怎么会反映就业难的问题?仔细看下去,原来招工难有其特殊的一些原因,而且是局部的、暂时的现象,并不是就此表明就业难有了根本缓解。相反,我国就业人口总体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时期内难有大的改变。这样,就把令人一时困惑的谜团一下子解开了。但是,该书并没有就此止步,继续谈了几个大家关注的问题,包括农民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中没有群众,心中没有读者,心中没有生活,是不可能像这本书那样,做到同普通百姓近距离的对话、心贴心的交流。

   
第三,道理说得透。理论读物难的是把道理讲透,通俗理论读物要把道理讲透就更难。这本书说理的一大特点,就是从直观现象入手,但不局限于现象,而是力求通过道理的分析,层层剥笋,引导读者最终达到对事情本质及趋势的认识。而且,该书既不单单讲大道理,也不单单讲小道理,而是从小道理入手,逐渐引入更加宏观的层面,注重用事实说话、用数字说话,使读者最终能够明了大道理。通俗不等于肤浅,浅显不等于浅薄。该书在面对房价高居不下这个复杂问题时,首先集中讨论了一个问题,即目前房价到底有多高。随后,又从投资推动、资金推动、地价推动和制度原因等方面,进一步分析了导致房价过高的原因。一般来说,追究原因到此也就可以了,但该书并没有止步,而是又进一步指出两个重要因素,一是与城镇化快速发展有关,二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许多矛盾在住房领域的反映。笔者对这个问题没有专门研究,但就所接触过的材料来说,能够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地解答如此复杂的问题,又能令人比较信服的,并不多见。没有深入的思考,没有对大量事实的把握,没有对百姓生活的熟悉,是难以做到的。这本书真正做到了这一点,成为百姓能看、爱看的书。

   
第四,文风显得实。读这本书,使人感觉很舒服,因为它有很平和、平实的文风,说话平易近人,以理服人,不摆架子,不兜圈子,不说空话。读这本书,使人感觉很可信,因为它有很朴实、扎实的文风,说话有根有据,不遮掩,不回避,不浮躁,不虚夸。读这本书,使人感觉很亲切,因为它看问题用的是老百姓的视角,讲道理用的是老百姓的语言,举例子用的是老百姓熟悉的事情,落脚点也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需要。所以说,好的文风,可以增进理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因此我说,这是一本努力贴近百姓心坎的书,集中反映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要求,是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在理论研究宣传方面的生动体现。衷心祝愿这本书能够为广大读者所欢迎喜爱,成为走进人心、打动人心、温暖人心的好书。

    “
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通俗理论读物已经成为深受广大干部和群众喜爱的理论品牌,许多专家学者也对它给予了高度评价。刚刚出版的《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依旧保持了它独有的贴近群众生活、紧扣时代脉搏、针对现实问题、通俗形象生动的风格和针对性强、说服力强、感染力强的特点。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同此前相比,今年的理论热点面对面把这一系列读物一贯坚持的民生视角更加集中、充分地展示出来。这首先就体现在,它集中围绕着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房价过高、分配不公等人们最关注的民生问题展开。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民生问题专辑或者民生理论专辑。深入分析七个怎么看的阐述,不难看出,其中十分鲜明的民生视角不仅对于阐述人们关心的各种热点问题至关重要,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众所周知,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强调推动理论大众化在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在如何卓有成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上,特别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体途径的问题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一般说来,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解,更多地集中在理论宣传、宣讲、解释、论述的通俗化,以及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的运用。这无疑是正确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仅仅停留于此,还远远不够,必须拓宽视野,探索大众化的多维途径。其中,从理论的内涵方面来看,民生视角对于推进大众化至关重要。在这方面,《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所展示的鲜明的民生视角,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启示。

   
一是生活世界的视角。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术理论的重要进步之一,在于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性,强调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然而,在如何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到什么样的生活世界的问题上,人们的理解并不完全清晰。我想,民生的世界是最重要的生活世界,与民众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的各种重要的民生问题,应当是回归生活世界的理论探索特别关注的问题。不难看出,生活世界的视角正是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读物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根本所在。在每一年的理论热点面对面中,民生问题都是主要聚焦点。讨论群众所关心、所渴望解决的各种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这是在说他们自己的事情,在讨论他们自己生活世界中的问题;进而,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融入到具体的民生问题中加以探讨,使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这些理论是他们自己的理论、自己的心声,增进对党的理论的共识和认同。

   
二是人文关怀的视角。对生活世界的民生问题的关注必须有旗帜鲜明的人文关怀。就是说,提出问题只是理论分析的开始,关键的是要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在这一点上,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读物表达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它把积极解决相关民生问题,即改善民生作为理论探讨的宗旨。以《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为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七个人们最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分析,都按照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展开:揭示相关现象对于群众生活和社会和谐所造成的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的理论认识、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等。在这种分析中,把党和国家对于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对民众疾苦的关怀,特别是解决相关民生问题的决心和政策措施,用具体的、贴近群众的语言形象地表达出来。这种对于民生问题的人文关怀同近年来党和国家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许多具体实践和举措是相辅相成的。正是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文关怀视角,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群众中有了坚实的根基和土壤,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可能,并获得了生命活力。

   
三是群众主体的视角。通常人们思考和解决民生问题时,首先考虑的是衣食住行等具体问题的解决,这当然是必须的。但如果仅限于此,不从更高的层面思考民生问题,就会不知不觉地把群众简单地等同于被动的同情对象,把对民生的人文关怀简单地变成外在的理论关照。我们发现,《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在这方面有独特的思考,在关注民生问题的物质生活内涵的同时,开始思考民生问题的更高层次的价值内涵。它不仅在问题的探讨中尽量避免理论说教或外在灌输的方式,更多地采用与群众平等对话、共同探讨的风格,更为重要的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对于民生问题所包含的价值问题的自觉思考,对社会公正、人的尊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等的关怀,对普通群众主体地位的尊重。例如,在分析房价过高问题时,不仅讨论了这一问题对于群众生活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还特别强调高房价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明确指出这一问题引发了社会情绪的焦虑,成为造成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甚至加剧社会矛盾的重要因素;再如,在分析就业难的问题时,该书明确强调就业关乎个人生存和尊严,明确指出就业是一个人生存、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基本途径等等。可以说,正是因为很好地把握了这一点,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读物真正抓住了人心、赢得了群众,也极大彰显了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