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雷登为什么不受毛泽东和蒋介石喜欢?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3/11/29 10:27:22 807
别了,司徒雷登(资料图)
近日,骆家辉辞任美国驻华大使的消息引发了媒体热议,有网友调侃说是北京雾霾吓跑了骆家辉。在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和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可金看来,除个人原因,骆家辉辞职背后存在来自美国国内的压力。作为前商务部长,骆家辉履职以来重视中美贸易和经济利益,而美国国内一些势力不认同他的方式,觉得骆家辉不够“硬”,而且在“美式价值观”、意识形态等领域打的牌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值。
无论骆家辉辞任原因如何,总之,他走了。这位坐经济舱、在街头小饭馆吃麻婆豆腐、烂肉豇豆的驻华大使的离别,让我们想起64年前,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离开。在那篇著名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里,毛泽东以“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很好,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祝的”概括了司徒雷登对中国的意义。然而,司徒雷登的意义真的只有这些吗?他离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在中国,他除了留下“平素装着爱美国也爱中国”的印象外,还留下了什么?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前夕,国民党南京政府仓皇决定“迁都”广州。正当国民党感到万念俱灰之时,美国驻南京大使馆拒绝随同南迁的消息犹如晴空霹雳传出,震惊了世界。
作为蒋介石盟友的美国,为什么在国民党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反而要落井下石呢?我们还是从为美国政府提出这一建议的美国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司徒雷登先生说起吧!>>更多
【司徒雷登为何对共产党爱恨交加?】【国共美苏交易 中共因何成唯一输家】【司徒雷登无缘抓住最后一次与中共交好的机会】【驻美大使不受毛泽东、蒋介石待见】
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教授们在一起(资料图)
1918年,出生在杭州的美国人司徒雷登在南京度过了他人生中的第42个春秋。自1905年来他在中国传教的成果,不仅让他所隶属的美国南北长老会对他刮目相看,而且也在中国获得了广泛的声誉。
也就在这一年,位于北京的两所教会大学(汇文大学和协和大学)筹划酝酿已久的合并初步达成了一致。司徒雷登大概没有想到,他之后的命运会与这所合并而成的燕京大学紧密相连,甚至可以说是合二为一。然而在当时的另一些人看来,出任这所还是将来时的燕京大学的最合适人选,则已经是非司徒雷登莫属了。>>更多
【为什么无法收拾烂摊子?】【没有学生参加的就职典礼】【司徒雷登像乞丐一样 四处拉赞助】【哈佛燕京学社竟出自司徒雷登之手】
1946年周恩来在南京会见司徒雷登(资料图)
正是燕京大学的成功,使司徒雷登成为当时各方政治势力争相拉拢的对象,这最终导致了司徒雷登出任驻华大使这一职位。但是在教育领域游刃有余的司徒雷登,在政治领域却常常四处碰壁,最后竟然落得一个极为悲剧的收场。在美国,他成为对华政策失败的替罪羊;在中国,因为最后批评和反对国民党政府,他得罪了多年的老朋友蒋介石,以至于蒋在退守台湾之后对此依然不能释怀;作为美国对华政策的执行人,尽管他在职权之内对中共做出了最大善意的表示,但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他依然无法取得中共的认同。
如何评价司徒雷登,依然是一个难题。>>更多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