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建设-参考资料

对外经济,多方共赢(改革开放35年·经济发展成果述评⑤)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3/11/26 10:52:11 1009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26日   01 版)

本报记者 王 珂

  1978年—2012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6.6%
  制图:蔡华伟

 

  对外贸易总量从1978年的世界第二十九位跃居2012年的世界第二;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35年,我国日益融入国际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互利双赢。2011年,我国企业境外纳税超过220亿美元,同比增长88.7%,雇佣当地员工88.8万人,员工本地化率72.8%。大部分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热心投身公益事业,受到当地各界普遍赞誉和欢迎。

  “中国外贸发展不仅带动了自身经济成长,也增进了主要贸易伙伴的国民福利,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说。(相关报道见第六版)  

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

对外经济,全方位开放(改革开放35年·经济发展成果述评⑤)

本报记者王 珂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26日   06 版)
        对外贸易总量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至2012年的38671亿美元;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存量2012年底达到5319亿美元……改革开放35年,我国日益融入国际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这是我国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的35年,也是我国抓住全球化机遇一跃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的35年。

  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外经济交流活动十分有限,再加上国内市场化水平不高,造成与国际市场相对隔绝的状态。近35年来,我国外经贸事业乘风破浪,快速前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97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仅排在世界第二十九位。2012年则比1978年增长186倍,年均增长16.6%,居世界第二;货物出口总额20487亿美元,增长209倍,年均增长17.0%,居世界第一;货物进口总额18184亿美元,增长166倍,年均增长16.2%,居世界第二。2012年,我国货物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分别占世界的11.2%和9.8%。

  规模提升的同时,进出口商品结构也在优化。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35年来,出口商品附加值大幅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以制成品换初级产品的格局逐渐定型。出口总额中,初级产品占比由1980年的50.3%下降到2012年的4.9%,工业制成品占比由49.7%上升到95.1%。进口商品构成也随国力和开放程度的变化而演变,2003年以来工业制成品进口额比重逐渐下降,至2012年降至65.1%。

  外贸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出口贸易从规模速度型走向质量效益型。2010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占货物总出口的比重升至31.2%。出口市场多元化取得良效,对东盟、美洲和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出口比重增加。

  “中国外贸发展不仅带动了自身经济成长,也增进了主要贸易伙伴的国民福利,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说。

  利用外资“质”“量”齐升

  今年11月18日,全球著名化妆品集团欧莱雅宣布,将在湖北宜昌斥资逾2亿元,建设其在亚太地区最大的彩妆生产基地。这是今年7月将亚太区总部从巴黎迁往上海后,欧莱雅的又一重大布局。

  “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和庞大的市场需求,决定了中国成为欧莱雅亚太市场的重中之重。”欧莱雅集团执行副总裁贝瀚青说。

  35年来,我国充分发挥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优势和巨大的潜在市场优势,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热土,外资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1979—2012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2761亿美元,1984—2012年以年均18%的速度高速增长。目前,来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超过190个,在华外资企业数量已超过28.5万家,跨国公司世界500强已有480多家在华投资或开展经营活动。我国吸收外资已连续20多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利用外资不但要看金额,还应看水平。我国利用外资正朝着提高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的方向迈步。

  服务业利用外资发展迅速。在世贸组织分类的160个服务贸易部门中,中国已开放100个,占62.5%,接近发达成员平均水平。服务业吸收外资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量的比重提高到2011年的47.6%,占比首超制造业。

  高科技产业吸收外资明显增加。电子信息、集成电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吸收外资继续得到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外商投资也渐成规模。截至2010年底,外商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同类企业总数的23.8%。

  功能性机构发展态势良好。外商对华投资从传统的加工装配环节逐步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在华设立的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物流中心等增多,服务范围在扩大。截至2011年底,外资研发中心已达1600多家,其中近半从事先导技术研究。 

  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从生产领域扩展到服务领域,我国利用外资实现了规模和质量的全面提升。

  企业走出去互利双赢

  2010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签署了吉利收购沃尔沃100%股权的协议,中国汽车企业冲向全球汽车制造业的顶端。

  既“引进来”,又“走出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不断完善企业“走出去”政策促进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达878亿美元。

  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13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流量1.39万亿美元,年末存量23.59万亿美元。以此为基数计算,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全球当年流量、存量的6.3%和2.3%,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名列全球国家(地区)排名的第三位,存量位居第十三位。

  对外直接投资地区和行业分布广泛。1.6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近2.2万家,分布在全球179个国家和地区,涉及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交通运输、制造业等领域。

  企业“走出去”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创新。跨国并购日益活跃,吉利收购瑞典沃尔沃轿车公司、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中石化收购瑞士Addax公司股权等一批重大并购案件顺利实施。一大批企业初具跨国公司规模,全球化经营程度不断提高。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