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强身健体

警惕“节日高血压”(附照片)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3/10/3 18:58:50 927

2013年10月3日 来源:文汇报第8版


 
  国庆长假是一年内仅次于春节的长假,少不了朋友聚会、家庭聚餐,“吃”亦成为这个假日里人们最主要的活动之一。现代社会人们寻找美食、对美食的渴望不容小觑,而难得的假期又让人们乐于“玩到大通宵,睡到自然醒”,运动量大大减少。结果,节庆后的医院挂号队伍长了不少。有人统计,每年节庆后,医院门诊要比平时平均多接诊15%左右的高血压患者,节日因素导致他们的健康“突然恶化”。
  每年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旨在呼唤公众关注高血压的防治。由于现代社会高油、高盐,营养过剩、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导致高血压的潜在人群在壮大,因而,高血压日的关注对象将不仅是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关注靶器官发出“求救信号”

□贾楠
  现代社会中,许多疾病的发病情况走向年轻化。不过,由于无症状、发展缓慢,这些疾病往往没有引起患者或高危人群的重视。高血压就是其中的典型。许多人30多岁年纪轻轻就查出高血压,但他们依然持续着过去的生活方式,殊不知健康威胁正悄然而至。
  目前,我国估计患者人数超过2亿。研究表明,50岁血压正常者最终发展为高血压的风险高达90%,持续血压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的关键性因素。高血压可促进脂质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而降低血压能延缓该病理过程。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复杂,加之与其他主要危险因素存在相互作用,这些危险因素共同促进冠状动脉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在此期间,冠心病的危害无疑是最大的,已成为国人主要的死亡原因。其中,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患冠心病,女性高血压患者患冠心病的风险则是血压正常者的3.5倍。高血压作为主要的危险因素,能增加冠心病的风险及其后遗病症的可能,所以控制血压对于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意义重大,对于高血压患者预防冠心病也非常关键。
  控制血压,降低冠心病的危险,要从生活方式的改变开始,这是一切治疗的基础。戒烟、控制血糖、血脂都会使患者明显受益。目前普遍认为将血压控制到小于130/80mmHg,而舒张压不低于60mmHg这个范围,是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有利的。
  另外,必须重视和坚持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包括常用的倍他乐克等药物是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首选用药,因为这类药物不仅有降压作用,还有明确的降低心血管风险的作用。当需要联合用药控制血压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是首选用药,因为这两类药物不仅可以降压,还能够保护心室功能。在联合使用两类药物不能控压达标时,钙离子拮抗剂和利尿剂这两类降压药物也可以使用。
  只有控压达标才能降低冠心病的风险,如果没有做到降压达标这个前提,却去讨论哪个药物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更适合,就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说明高血压已经有了靶器官损害,进一步发展就会有威胁生命的危险。经常监测血压,严格控制血压达标,是减缓疾病进展的关键,是医患合力要守住的关口。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医生)
高血压患者就医前应注意什么?
  目前很多专科医院的门诊每天都人头济济,医生每天要面对近百个患者,如何让医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得病人最多的信息?这需要医生更加耐心细致,掌握问诊技巧,也需要患者的有效配合。实际上,高血压患者就诊前做些准备,医患沟通顺畅,利于就诊效果。
  门诊高血压患者可分为初诊病人和复诊病人。对初诊病人,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发现血压升高的时间及幅度,是否有伴随症状,例如头晕,视物模糊,活动后气促,小便性质,夜尿次数等。如果患者曾经或者正在服用降压药物,医生会讯问药物名称,服药前后的血压变化,有无不良反应等。此外,医生还会问一些与高血压有关的合并症,如有无糖尿病,肾病、血脂异常等情。据此,建议高血压病人在就诊前应梳理一下发生高血压的经过,如病程中最高的血压达到多少,服用降压药物前后的血压数值变化,目前在服用的降压药物(如果记不住药物名字,可以将药物包装盒/或说明书带给医生,这点非常重要),找出近期的生化检查报告等。
  对初诊患者,医生还会开处一些辅助检查,目的为了评估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的程度,伴随的代谢状况及其他危险因素,以及确定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此外,还会根据血压水平开具降压药物。一般初次药物处方量为2-3周的量,目的是让患者有充分时间完成辅助检查,观察降压药物的疗效和副反应。临床上常有患者每拿到一个检查报告就急着找医生看,其实没有必要。最佳状态应是每天早晚测量血压,记录服药后出现的反应,完成所有辅助检查,在初诊后2-3周再复诊。此时复诊,医生会对患者有全面的了解,可制定出个体化诊治方案。
  对于高血压病因明确,降压药物治疗方案有效、血压稳定的患者,应按时服药,每周至少测量一次血压并记录,依据主治医生的意见定期复查某些生化指标,并遵医嘱按时复诊。同样,复诊前梳理一下血压控制情况,有无特殊不适,带好相关检查报告单。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医生)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