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往事悠悠

揭秘:华国锋为何对文化大革命“一往情深”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3/8/10 9:46:19 613

2013年08月09日10:34   来源:人民网>>文史>>历史秘闻

马立诚 凌志军 

         华国锋作为“文化大革命”的既得利益者,对于“文化大革命”,可说是一往情深。1976年10月8日,在中央召开的“打招呼”会上,华国锋在讲话中说:对“文化大革命”要肯定,“文化大革命”是基本正确,有所不足。
 

毛泽东与华国锋在一起(资料图)

本文摘自《交锋》,马立诚 凌志军 著,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文化大革命”是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惨重灾难罄竹难书。

粉碎“四人帮”之后,叶剑英在一次讲话中沉痛地说:“文化大革命”死了2000万人,整了1亿人,浪费了8000亿人民币。

“文化大革命”发动之初,就遭到以刘少奇、邓小平、彭真等为代表的党内健康力量的反对。

随着“文化大革命”深入展开,特别是林彪事件之后,广大干部和群众对这场“史无前例”的运动更是十分反感和痛恨,采取各种行动加以抵制。遇罗克、张志新等无数人为此遭到打击迫害甚至献出了生命。

到了“文化大革命”后期,甚至连毛泽东也感到孤立不安,丧失了信心。他去世前曾说,他这一生干了两件大事,一是与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那么几个海岛上去了;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对这些事持异议的人不多。另一件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件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

党心民心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是任何有头脑的人都很清楚的。

但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的一段时期,却发生一个奇怪的现象,这就是:一方面揭批“四人帮”,另一方面又肯定甚至称赞“文化大革命”。

1976年10月24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召开的庆祝粉碎“四人帮”的百万军民大会上,吴德在讲话中除了号召揭发批判“四人帮”之外,还要求广大干部群众继承毛主席遗志,“继续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

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两报一刊社论《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同样号召全国人民“自觉地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成果”。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