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揭秘:江泽民被告知担任总书记时大为惊讶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3/7/31 10:10:48 922
库恩的采访,使我们在他的书中看到了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情节。如1989年的一天,江泽民接到书记处的紧急通知,要他立即赶到北京,当他匆忙赶到机场时,发现等着他的是一架专机……,江大为惊讶。 |
这一大部头传记的作者名叫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是著名的国际投资银行家和公司战略家,现任花旗集团执行董事,专责公司并购、重组、财务战略和资本运作。1989年3月,他应当时的国家科委之邀,第一次来中国,为中国的研究所做处于起步阶段的市场经济的顾问。从那时起,他就投入到中国事务中来,在多家科技、财务、媒体等机构任职。十几年来,他在中国出版了《投资银行学》、《交易人》和《走近真实》等书,还与中央电视台合作了《资本浪潮》、《探索中国》等电视片。《资本浪潮》1999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探索中国》则于2000年9月在美国公共电视台播出。
据作者说,他从刚到中国那一刻起就被吸引住了,中国的改革引人注目,人民精神振奋而且非常乐观。中国人的热情可能有些单纯,但却非常鲜活;他们渴望知识,一心要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那时他就意识到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的文化、历史、经济和政治将对美国产生重大影响。至于为何要写作这部本来专门给外国人看、没打算在中国出版的书,他说:“重要原因在于人们的两个错误观念:认为中国对美国本质上充满敌意和把中国领导人江泽民视为‘独裁者’。如果说21世纪的和平与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中美双边关系,那么这两个错误观念是极其有害的,而且可能是危险的。”2000年9月,在观看江泽民接受美国电视节目《60分钟》主持人华莱士采访时,库恩第一次产生了了解和描写江泽民的想法。他一开始想写一本论述江泽民对改革所起作用的书,但在其后的采访中,他被江泽民的个人故事所吸引,结果,写成了一部讲述他的生平、历史功绩、他的思想和感受的书——一本江泽民的传记。
为了写作这本书,库恩参阅了大量的有关江泽民的文献资料和国内外已经出版发表的著述。据他本人讲,为写作所准备的文字资料多达3000多万字。更为可贵的是,他在近三年的时间里采访了大量的重要当事人,了解到许多真实的情况。作者在书中的“鸣谢”部分中,开列了他所采访过的人士名单。有:原上海市长汪道涵;江泽民的妹妹江泽慧;江泽民的大学同学王慧炯和童宗海;江泽民在长春工作时期的同事沈永言;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前国务委员宋健;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外交部长李肇星;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滕文生;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冷溶;上海市前副市长叶公琦;中央党校前常务副校长郑必坚;中国史学会会长金冲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陆百甫;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前中央书记处书记阎明复;资深经济顾问宋宁;中国电影基金会会长李前宽;以及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美国前财政部长鲁宾;美国国际集团董事长格林伯格等。
库恩的采访,使我们在他的书中看到了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情节。如:改革开放之初,时任上海市长的汪道涵找到国务院副总理谷牧,推荐江泽民在新成立的谷牧兼任主任的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中担任高级职务,谷牧在20世纪50年代当过上海市委副书记,他记起了过去的江,并任命他为两个委员会的副主任兼秘书长、党组成员;1983年6月,江泽民出访美国,在最后一站旧金山,中国惠普的总裁刘池宁(音译)去机场迎接代表团,在路上他告诉江泽民,除了请代表团吃中式晚餐外他还安排了一个庆典,庆祝江被提升为电子工业部部长,但江本人此前不知道正式任命的消息,半路上停下给旧金山的中国领事馆打电话,结果消息得到了证实;汪道涵的上海市长任期将于1985年届满,北京方面在物色他的接班人,汪道涵回忆,“副总理万里来征求我的意见,他提出好几个极有竞争力的人选,我推荐了江”;1989年的一天,江泽民接到书记处的紧急通知,要他立即赶到北京,当他匆忙赶到机场时,发现等着他的是一架专机,但是在北京南苑机场接他的汽车却是一辆普通的大众桑塔纳,直到此时,江才被告知邓小平将在西山别墅见他,当邓提出由他担任总书记时,江大为惊讶。
![]() |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