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仲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3/6/17 16:25:12 569
党的十八大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集过去30多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之大成,指出:党和人民经过90多年的奋斗、创造和积累,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实际上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阶段性总结。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是对十八大思想理论的进一步发挥,既为今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了广阔愿景,又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一、十八大比较完满地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代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没有完全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以后党就不断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为弄清楚这个问题而不懈努力。1992年“南方谈话”对于这个问题作了深刻总结。党的十四大评价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指出:第一次系统地但初步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10年后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升为党的指导思想时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又过了10年,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做的概括,在我看来,就是立足于中国实际,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了更为全面、系统、深入的回答。既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三位一体”,那么我们就看对这三者是怎样回答的。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因子首先孕育在1981年“历史决议”中。这个“决议”认为我们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道路。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985年他进一步指出: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此确认说:在总结建国30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条道路后来被简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七大首次对这条道路的内涵作了明确界定和规范表述。十八大报告进一步丰富其内涵,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表述全面完整,内容丰富,其要点有三:一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二为“五位一体”的全方位建设;三为未来的奋斗目标(个人:“全面发展”;人民:“共同富裕”;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程。30多年来,党中央通过对改革开放经验的不断总结和提升,其内容在不断丰富,称谓也相应地随之变化。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六次概括。一是十三大构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轮廓,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二是十四大对新概括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冠以“邓小平同志”的名字,称之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并高度评价这个理论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是十五大将这个理论明确地称为邓小平理论,指出这个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四是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升为指导思想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开始简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再等值,开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源理论。五是十七大提升科学发展观的地位,指出它是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后,将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指导思想的创新理论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六是十八大在将科学发展观明确为党的指导思想后,再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新的概括,指出这个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至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比较成熟,能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内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思想也很丰富,但对其作总体性的理论概括却是近两年的事。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就已初步建立起来。此后又不断调整、丰富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制度,一方面一直作为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内容加以强调和坚持;另一方面作为民主政治建设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单项的、某个方面的理论概括在不断进行。如十三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十四大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整合起来论述。十五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六大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十七大明确地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四大基本制度。
历次党代表大会对民主政治经验的不断总结,为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了思想积累和理论提升的准备。在党的十七大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内涵之后,胡锦涛同志在2011年“七一”讲话中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概念,并对其内涵作了初步概括。有了这个基础,十八大进一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表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十八大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关系和作用有新的定位,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样,道路的功能、理论体系的功能和制度的功能相互匹配,“三位一体”的关系就完整了,其特色更加全面、完整、鲜明。基于此,我以为,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经过30多年的不断总结,已经得到了比较完满的回答。
二、十八大进一步深入地回答了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既相联系又有区别,一个回答是什么,一个回答怎么做。对怎么做的回答,也是逐渐扩展和丰富的。最初主要是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方面内容。1991年庆祝建党70周年的“七一”讲话和党的十五大都是这个格局。其间和此后,对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论述了诸多方面,但归纳起来都可以包括在上述三方面内容中。十七大对有的内容加以整合,增加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相并列。十八大又增加生态文明建设,“四位一体”扩展成“五位一体”。如果算上党的建设,即“5+1”,也可说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有六方面的内容。
(一)关于经济建设。在“五位一体”建设中,经济建设内容最为丰富。最重要的是“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81年的“历史决议”主要强调“一个中心”,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后才提出基本路线,并指出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到1998年庆祝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的大会讲话,才明确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十七大进一步明确“一个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二是坚持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1992年“南方谈话”之后党的十四大提出的。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后,就在不断健全这个体制和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有3条:(1)党的十六大开始提出的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并努力完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又要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正能量,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3)深入进行财税、金融等管理体制的各项改革。三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发展道路。十六大第一次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八大扩充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相互间融合、协调、良性互动,促进其同步发展。四是坚持实施多种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快速、平稳、持续发展。这主要有:十五大强调的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六大强调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于产业结构调整,十三大开始提出,直到十八大进一步明确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使之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其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包括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等等。五是坚持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最重要的举措有: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格局;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2001年11月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我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二)关于政治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政治建设的起步很早。最重要的认识和举措有“六个提出”:一是1980年8月邓小平同志发表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是一篇实行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宣言书,提出了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二是十三大已提出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三是十五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并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四是十六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强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五是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规范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表述,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六是十八大推出了民主政治建设的三大亮点:一是进一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了有如前述的表述。二是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丰富民主形式的重要举措。三是强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共鸣。
(三)关于文化建设。30多年来,最重要的认识和举措有“四个强调”:一是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在1981年“历史决议”和十二大报告中都很突出。1986年9月十二届六中全会还专门作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二是十六大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升为党的指导思想后,强调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突出了两点:(1)强调先进文化的四大要素,即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党的指导思想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2)提出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三是在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后,党的十七大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统领,主要强调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四是在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后,十八大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主题,提出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一些新的思想理念。这主要有:(1)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2)以三个“倡导”作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即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3)强调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让中华文化以新的姿态走向世界。
(四)关于社会建设。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布局中的新成员。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大要求,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内容。十七大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要求,在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同时,将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之一。这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就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项建设。
社会建设尽管是十七大提出的新思想,但这并不是说过去没有这方面的建设,而是有的被归为经济建设,有的被归为文化建设进行的。十七大提出社会建设后,将这两方面的相关内容整合进来,又增加了一些新内容,强调社会建设的重点是加快推进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求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强调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最低生活的保障制度等。
十八大进一步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提出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来推动社会建设。最重要的有“三个强调”:一是强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提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二是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将其放在了加强社会建设的头等重要地位,并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强调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三是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切实解决分配失衡问题。这是夯实和巩固社会基础的战略性决策。
(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首次提出生态环境问题,强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思想,并明确地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就党的文明思想发展历程而言,十二大到十五大,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则强调建设生态文明,不仅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而且要使我们国家走上“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标准的再次提升。
十八大在十七大报告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生态文明建设展开论述。其新思想主要有“四个提出”:一是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二是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好了,就能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三是提出“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道出了人们无限憧憬的美好愿望。四是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意志。
(六)关于党的建设。30多年来,党的建设内容很多,思想极其丰富。就宏观方面言,最重要的思想和举措有“六个提出”:
——1994年9月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党的建设要作为“新的伟大工程”继续推进。十五大强调这个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是: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以新的面貌和更强大的战斗力,带领人民完成新的历史任务。
——1980年8月,邓小平同志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提出废除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后,不断进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首先是建立顾问制度和干部退休制度。前者作为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过渡办法,后者彻底解决了领导职务终身制。十四大实现中央领导层的新老交替后,中央顾问委员会不再设立。
——不断进行人事干部制度改革,提出并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特别是中央领导层的年轻化。十二届中央政治局成员平均年龄为71岁,十三届为64.4岁,十四届为62岁,基本上实现了中央领导年轻化目标。从十六大始,进入政治局的成员没有70岁的人。从第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始,着力培养主要接班人的格局开始明显。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中50岁以下的成员有2位,年轻化的梯级结构凸显。
——十六大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执政能力”概念是在1999年1月首次使用的。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并对“执政能力”的内涵作了概括,即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鲜明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十七大明确提出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五大建设”为核心,使党成为为民、务实、清廉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五大建设”是: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这对于提高党的先进性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2011年“七一”讲话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础上,十八大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最重要的有:一是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学习型政党”概念在2001年5月提出后,十七大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求。十八大将一“型”扩展为三“型”,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二是明确提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三是第一次提出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三清”要求,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热烈拥护。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创新性品格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她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创新理论。上述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六个方面,基本上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全覆盖。因此,可以说十八大进一步深入地回答了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说,从现在起,已经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奋斗了90多年的中国共产党,还肩负着具有总任务性质的三大重任。这三大重任,实际上是新一代中央领导和以后接力传承的中央领导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未来10年的历史重任,也即第一步奋斗目标。
建设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1981年提出的。1984年3月,他将小康社会与国家的发展战略联系在一起,视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概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其内涵在不断丰富,标准在不断提高。1987年3月以后,他多次指出:从1981年开始到20世纪末,花20年时间,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在这个基础上花50年时间,再翻两番,那意味着到下个世纪中叶,可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党的十三大将邓小平同志的这个构想概括为“三步走”发展战略。十四大进一步提出,在20世纪90年代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目标;到建党100周年时,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完整的制度;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十八大提出具有总任务性质的三大历史重任的思想基础。
我们国家在提前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任务后,党的十六大宣布,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上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到十八大,又提出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十七大以后,党带领全国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取得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47.3万亿元,世界排名跃升到第2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32美元,大大提前达到原来的设想。基于一系列新的成就,十八大提出坚决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方面要取得新的跨越发展。从目前国家的发展态势看,只要不发生危害国家安全的重大事件,这个目标就能够实现。
(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的第二步奋斗目标,至少是整个21世纪的历史重任。
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不懈的艰辛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就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上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并规划了在20世纪末全面实现的宏伟蓝图。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对中国实际国情和世界经济科学发展形势以及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深刻认识,对毛泽东时代的奋斗目标作了调整,“把标准放低一点”。邓小平同志认为在20世纪末只能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即小康社会,这是“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在21世纪中叶也只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这个目标在全党形成共识,写入了十三大报告。从十四大到十七大都重申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十八大进一步将推进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看作党的历史重任。但是,到本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如果只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就还不是全面实现现代化;如果只是达到中等水平发达国家,就还不是最发达国家。这就是说,要全面实现现代化,达到最发达国家水平,不能不成为本世纪中叶以后的继续奋斗目标。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伟大的梦想,世世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重任。
自近代中国衰败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前仆后继,不断求索振兴中华之路。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90多年来,始终不渝地为实现这一使命而奋斗。21世纪以来,党实现民族复兴的追求和信念更加强烈。这在十六大以来各种重要文献中表现得非常鲜明。正是这种强烈的使命感,十八大报告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十八大闭幕后,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话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讲话道出了奋发图强的中国人的心声,也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未来的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然是最伟大的梦想,那么中华民族的兴盛是什么样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是什么含义?怎样才能实现?这需要首先弄清楚。
1、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兴盛状况。中华民族是个有着5000年文明历史的伟大民族。早自秦汉就进入盛世。作为其载体的古代中国曾以世界上的头号强国“独领风骚”达1500年。古代中国盛世有两个重要标识:一是疆域版图特别辽阔。从汉武帝始,疆域版图已经很大。唐朝的盛世疆域版图达1000多万平方公里。元世祖忽必烈开辟的元帝国,其疆域版图达到古代中国的最大值,面积为1500多万平方公里。清康熙年间将古代中国疆域版图定格为1300多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及其所属钓鱼岛和南海诸岛。二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特别巨大。据《世界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项,其中175项是中国人发明的。正是这些重大的发明(包括发现),使中国的农耕、纺织、冶金、手工制造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直到18世纪末期,中国经济规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
但到了近代,当世界进入工业文明之后,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这个已在内腐的庞然大物轰然坍塌,迅即成为由多个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积弱积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仅仅五六十年间,几乎所有西方和东方列强通过侵略战争,签订了数百个不平等条约,进行疯狂掠夺,使中国失去了300万到500万平方公里领土,掠走了十几亿两白花花的银子。中华民族濒临亡国灭种边缘。正是这种苦难中国的历史,呼唤着中国共产党诞生。她接过接力棒,经过90多年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终于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呈现出灿烂前景。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含义和“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在我看来:第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般地说,不是要恢复古代中国鼎盛时期的疆域版图。历史过去几百年,疆域沿革变化很大。我国遵守通行的国际法律法规,不可能改变现状。第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要是使中华民族跻身于先进民族行列,为人类文明作出尽可能大的贡献。毛泽东同志在上个世纪说过:近代以来,人家看我们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你没有什么贡献。我们这个国家要建设起来,完全改变过去100多年落后的那种状况,赶上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许多年,应该赶过人家,这是一种责任。“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就是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主要是指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率。这是它的要义。当然,要像古代盛世那样达到一半以上,不一定现实。但与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率大体相当,还是有可能的。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是一个高瞻远瞩的重要思想。既有国家之梦,也有个人之梦;既有长远之梦,也有近期之梦;既有宏大抱负之梦,也有温馨康乐之梦;等等。这说明“中国梦”有很大的包容量,能调动最广泛的群众参与,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可以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但是我以为,在对“中国梦”的众多解读中,还需要凸显它的本质内涵,也就是说,最好按照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的本意来解读。他讲的“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它的本质内涵。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历史过程。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既有辉煌灿烂的前景,也是我们党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但这又是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因为到本世纪中叶,尽管赶上和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与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据计算,目前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日本的10%,美国的12%。半个世纪后,我国的经济总量即使超过了发达国家,但如果讲人均指标,差距还很大。换言之,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率仍然有限。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非常长的历史过程。邓小平同志指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既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那么它就应当是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同步的过程。这就是说,它是需要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不断接力奋斗的更伟大的愚公移山工程。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十八大报告说得好: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一定能变成现实。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