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建设-参考资料

航天产业:390亿或撬动4000亿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3/6/17 9:31:44 613

2013年06月17日02:10    来源:人民网-科技  国际金融报    

  木糖醇口香糖、有机菜品、运动鞋鞋底、数字高清电视……载人航天技术,看似遥不可及,其实,生活中处处可见。

  数据显示,载人航天工程实施20年,中央财政共安排人民币390亿元,主要用在技术研发、样品研制、飞行产品的生产,试验设施设备的建设以及大量的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的消耗。美国、欧洲多家研究机构采用不同模型和方法的评估结果显示,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将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这意味着390亿元载人航天工程将催生4000亿元左右产业空间。

  当下,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成功实现交会对接为世界瞩目。“这标志着中国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发展步入成熟阶段,为下一步建设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奠定基础。”6月16日,休斯敦自然科学博物馆天文馆主任卡罗琳·萨姆纳斯对新华社说,“建造空间站有许多技术难题要突破,中国如何破解这些美国和俄罗斯曾面对过的难题令人期待。”

  对于航天技术的民用化,分析师和专家昨日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说,从经济规律和国外的经验看,航天等偏军用技术的发展,不仅会带动中国的军工和与之相关的高新技术等产业,还会在技术成熟的情况下,更广泛地运用到民间领域,诞生更多类似北斗导航这样的民用产品。

  神舟与天宫“热恋”

  13日13时

  6月13日13时,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已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如果说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的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了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那么,神舟十号则是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第一次应用性飞行。

  “神舟十号重点将转向对这些技术的验证和应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介绍,“这相当于载人飞船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要进一步定型阶段,为以后进一步开展空间实验室的研究和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一个天地往返的运输系统。”

  具体而言,本次神舟十号的任务是,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交会对接、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并进一步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同时,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飞行任务的功能、性能和系统间协调性等。

  6月13日13时,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已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按先前的计划,神舟十号飞船将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另据新华社报道,神舟十号航天员6月14日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在轨维护,完成了内装饰材料更换试验。

  官方评论称,神舟十号完成发射及与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等任务后,“中国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第一阶段完美收官,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研制阶段”。

  中国与美国“切磋”

   10年

  观察家伊戈尔·利索夫对媒体猜测,照此发展下去,中国将用10年或更短时间建成自己的空间站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一步”——载人飞船阶段已通过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顺利完成,天宫一号的发射和与神舟十号的交会对接属于“第二步”——空间实验室阶段,如周建平所言,这些都将为“第三步”——空间站建设做技术上的准备。

  对此,据央视报道,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中科院院士包为民透露的时间表是,中国天宫二号已在研制中,“在天宫二号上,可能要安排一些加注,就是给飞船、空间实验室进行(推进剂)加注等实验,这可能需要新一代运载火箭作为它的运载工具。我估计在‘十三五’可能会安排这些工作。”

  “中国推动航天计划首先是为了树立威信。”德国《时代》周刊则认为,“这个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想证明,自己不仅能生产廉价消费品,也能在技术上跟上美国。”

  萨姆纳斯认为,中国有资金、有技术、有意志投身于太空探索和开发,又有美国和俄罗斯的经验可供借鉴,“相信中国有一天会赶上甚至超过美国”。据外媒报道,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叫停了美国实施多年的“登月计划”,加上奥巴马寄望的“工业界和私人航天企业合作”几乎没有成果,美国航天事业正在走下坡路。

  俄航天署主办期刊《航天新闻》的观察家伊戈尔·利索夫对媒体猜测,“照此发展下去,中国将用10年或更短时间建成自己的空间站。”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宋颂兴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本次神舟十号的发射和与天宫一号成功的交会对接,是中国综合国力的体现之一。“从产业角度,太空器的发射不仅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还要聚集大量的技术、人才和管理等生产要素。”他说,“总之,这不是能在短时间内就出成果的一件事。”

  航天与航母“赛跑”

  267.6亿元

  到2105年,中国国防信息化市场年产值可达267.6亿元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策略分析师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神舟十号和中国载人航天的“三步走”战略将给中国军工产业带来长期的发展机会,也往往会成为市场短期炒作的热点。据他提供的数据,5月底开始,就有不少资金大规模进入到了军工板块。

  “中国虽然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但不代表中国不发展军工产业。”宋颂兴也认为,“从趋势和国家的规划看,军工产业值得关注。”

  从目前情况看,不止是航天技术,航母和国防信息化同样存在推动军工产业发展的可能性。日前,有外媒称,中国将分阶段落实航母建造计划,“第一阶段将建造4艘常规动力航母,第二阶段至少建造两艘核动力航母,预计2020年左右交付海军”。但这条消息未得到官方认可。

  华创证券则分析,“按中国国防信息化‘三步走’的发展规划,即到2020年实现信息化主导的机械化,预计中国2015年之前军费将保持10%的复合增长率,军事电子和通信系统等信息技术开支占国防开支比例达到3%,那么,到2105年,中国国防信息化市场年产值可达267.6亿元。”

  “神舟十号、航母等在电子技术、动力推进技术、太阳能采光、特种钢材、机械重工等方面采用的或许都是中国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也就是说,神舟十号的发射、航母的出现等也将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宋颂兴认为。

  军用与民用“邂逅”

  1200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由中国航天产业所辐射出来的产业链,已达到1200亿元的规模

  在宋颂兴看来,一旦将军用产品推广到民用市场,会产生更大的商机和对有关产业的推动力。

  “航天科技又被称为‘技术金矿’,1美元的投入能产生7至12美元的回报。它对技术的拉动和对经济增长的带动,远远高于我们的想象。”《人民日报》近日援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的话称,“比如,发射一颗卫星,价值不仅是卫星研制、发射服务所带来的,还有运营服务和地面维护服务,这一链条带来的价值不可小视。”

  据不完全统计,由中国航天产业所辐射出来的产业链,已达到1200亿元的规模。仅卫星领域而言,卫星广播电视教育使中国几千万人通过这所“空中学校”接受培训,直接节省资源可折合数百亿元。另外,矿产、地质、铁道、桥梁等部门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勘察,节约的资源和所取得的收益都相当可观。

  事实上,中国军工产业和航天等高科技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继续有大规模的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撑,本身也要有来自民用领域的“反哺”和支持。“这一方面要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将目前的这些高科技推广到民用市场,以技术换取资金、参考数据等;另一方面,如各方面条件允许,可吸引一些民间的资本参与建设。”业内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

  一项公开研究表明,美国军方研究的项目至少有60%可以直接用于民用领域。比如,国际互联网、GPS、由77颗卫星组成的“铱”星电话系统已经和将要为美国国库创造出源源不断的财源。有媒体评论,凭着这种机制,美国的军事投入产生了一种军民互动的“增值效应”,军队成了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聚宝盆”。(责编:潘旭海)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