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医学新发现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3/5/18 22:29:44 745

来源:文汇报第8版   2013年5月18日
  
 
研究称口腔溃疡与智商下降有关
  美国研究者日前对曼哈顿北部1600多名年龄在69岁左右的居民进行了血样检测,发现血液中存在一些病毒可能导致智力、记忆力下降。这篇发表于《神经学》杂志的文章称,疱疹病毒可导致嘴唇上出现小溃疡,这与其它类似感染一样,可能与智力问题有关。
  美国神经学会新闻稿介绍,若在人的血液中发现大量抗体则表明人体被感染,即有可能患某种疾病。拿疱疹病毒来说,若血液中一类疱疹病毒数量较多,则易患认知性困难疾病。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米拉·卡坦表示,疱疹病毒和认知困难之间的联系在女性中更为明显,尤其是受教育度不高,没有医保,不经常用脑的女性。
  科学家表示,虽然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但现在的结果已可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这种疾病,并降低患病风险。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加强记忆力训练,给孩子及时接种疫苗等办法来降低其出现几率。
  
科学家用皮肤细胞制造出三维骨头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报告称,科学家用人体皮肤细胞制造出了性能稳定的骨头替代品,这使得为骨损伤患者按需制造出个性化且不会发生排斥反应的三维骨移植物成为可能。
  纽约干细胞基金会研究所(NYSCF)的达瑞嘉·马拉尔特和朱塞佩·玛丽亚·德·佩波领导的研究团队使用人体皮肤细胞,并借用“重新编程”技术,让成人细胞重新回到类似胚胎的状态,得到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携带有与患者一样的遗传信息,而且,它们能变成身体内的任何细胞。随后,科学家引导这些iPS细胞变为成骨前体细胞,并将其“种”在一个支架上,以形成三维骨头。接着,他们将整个架构放在生物反应器内。后者可为细胞提供营养物,移除废物,并刺激细胞生长发育。
  已有研究证明,也可以用其他细胞制造出成骨细胞,但这样获得的成骨细胞在临床安全性方面一直饱受质疑。患者自己的骨髓干细胞能形成骨头和软骨组织,但无法形成基础的脉管系统和神经间隔。另外,由胚胎干细胞制造的骨头可能产生免疫排斥反应,最终,NYSCF的科学家们选择用iPS来克服这些问题。
  目前医生们都采用骨移植来治疗骨缺损,骨移植物要么源于患者身体的其他部位,要么源于捐赠者或使用人工合成物。这些骨移植物都不能进行复杂的重建,也可能引发免疫排斥反应。
  NYSCF的研究团队将新制造出的骨头代替物移植到免疫系统受损老鼠的皮肤下,12周后,没有恶性肿瘤出现,骨组织也完全发育成熟,与此同时,血管细胞开始与移植物整合。他们表示,分化的iPS细胞移植入体内后可能会形成畸胎瘤,但新方法得到的骨替代物没有出现这一问题,表明这些骨替代物的性能非常稳定。
  接下来,科研人员将监测血管在骨头内的生长情况,为人体临床研究做更详细的准备。这些骨替代物除了在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还可用来做骨发育实验和其他病理学实验的模型,分析结果有望丰富人们对骨损伤的理解,并找到更有潜力的药物。
  
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乳腺癌风险
  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通常用于治疗某些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类药物,也能有效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但此类药物有明显副作用,服用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
  《柳叶刀》最近在线刊登的一份报告说,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研究人员分析了超过8.3万名女性10年来的医疗记录,发现他莫昔芬等4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药物可有效降低乳腺癌风险。研究显示,持续服用此类药物5年后,乳腺癌患病风险可比常规风险降低约42%,在停药后的前5年内,乳腺癌患病风险仍比常规风险低大约25%。
  研究人员说,此类药物可作用于乳腺等部位细胞中的雌激素敏感分子,对雌激素受体进行调节。虽然能降低乳腺癌风险,但这类药可能增加血栓、子宫癌等其他疾病风险,因此不适合所有女性。
  领导这项研究的杰克·库济克教授说,对于有乳腺癌家族遗传史等的高危女性来说,采取适当预防手段十分重要,这项研究为这些女性提供了更多选择。但由于此类药物的副作用较为明显,因此他建议特定人群应在充分咨询医生后服药。
  
想降血压吗?晒20分钟太阳
  《每日邮报》日前报道,科学家称晒太阳可以降血压并有助于防止心脏病和中风。他们认为对健康的好处大于太阳光线照射导致的皮肤癌风险。
  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皮肤在阳光下晒20分钟,血管释放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称为一氧化氮。血管中产生的一氧化氮这种化学物质可以起到降血压、减少心脏病、中风或血栓的风险。皮肤病高级讲师理查德·韦勒博士指出,中风和心脏病致亡人数是皮肤癌致亡人数的好几倍。在英国,每年约有15.9万人死于血液循环疾病,而皮肤癌造成的死亡人数是2750名。他的团队监控了24名志愿者的血压,让他们坐在灯下晒20分钟,每天晒两次。
  在第一次坐在灯下晒的时候,让志愿者暴露在紫外线和热的环境下。但是在第二次坐在灯下晒的时候,研究人员阻止了紫外线的照射,让他们单独暴露在热的环境下。第一次照射结束后,志愿者的血压显著下降,但在第二次没有紫外线照射的环境下,血压没有变化。这就代表是紫外线辐射所起的作用,不是热量起的作用,紫外线对降血压起到有利的作用。
  研究人员认为皮肤在阳光的照射作用下,储存在皮肤中的一氧化氮发挥了作用并扩大了动脉。在这两种因素的作用下,血压降低了。韦勒博士说:“我们怀疑阳光的好处大于害处,阳光对心脏健康的好处大于患皮肤癌的这一风险害处。”他说,科学家多年前就知道夏天人们的血压比冬天低。此外,研究显示远离赤道的国家的人口,日照阳光相对少,患高血压的人数就比较多。
  韦勒博士说这不是一种“治愈”方式,人们是否应该多晒太阳,目前提出这种说法尚为时过早。虽然只对少数人进行了初步研究,但目前就晒太阳是好还是坏这一话题已引发热议。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