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柔克刚,大桥装上抗震关节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0/1/18 0:01:57 3453
——记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大跨、高墩桥梁抗震设计关键技术”
日期:2010-01-12作者:许琦敏来源:文汇报 |
|
范立础院士在卢浦大桥施工现场。
|
|
横跨大江大河,穿越深山峡谷,越来越多的大桥让天堑变通途。面对地震、飓风等灾害,这些大桥能巍然不倒,肩负起救援生命线的重任吗?为了让大桥练就一身抗震本领,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30多年的潜心研究,发展出了一套大型桥梁的防震技术,应用在上海南浦大桥、卢浦大桥、武汉天兴洲大桥、四川雅泸高速公路上30余座桥梁等上百座大型桥梁工程上。昨天,它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殊荣。
打太极,稍稍避让就能保全 讲起地震波,项目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立础说了四个字“捉摸不透”:其一,世界上记录到的地震波少说也有几万条,尽管能归纳出几种典型波形,但人们却无法准确得知将要袭击这个区域的会是哪种波形。其二,城市在发展地下空间时,会改变地层结构,即使两次完全相同的地震,所造成的伤害也会不同。 面对这个难以捉摸,又不期而至的“杀手”,该怎么办呢?经过多年研究,范立础院士提出了基于大桥工程寿命期内各构件的重要性、可修性、可换性、可检性和地震破坏后修复难易程度的抗震设计方法与相应设防标准——即基于寿命期与性能的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方法。 大地震持续时间短,破坏力强,要做到大桥毫发无损就要在经济上付出高昂的代价,国际上已达成的共识是:“不倒”、“可修”才最重要——只要大桥不倒,就能为后续救援提供许多便利。 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范立础领导的课题组还发展出了一套“以柔克刚”的办法——减、隔震技术:他们发明了一系列双曲面全钢减震支座,就像为大桥桥墩装上了一个可以360度滑动的关节,当地震波冲击大桥时,这个关节就会随之来回滑动,卸掉大部分的冲击力,避免大桥因“硬碰硬”而粉身碎骨;他们又将阻尼器安上了大桥,相当于给大桥垫了个软垫子。“这就像打太极拳,硬挡容易受伤,但只要稍稍避让,就能保全自己。”范立础说,“对付地震波这个强大而底细不明的对手,以柔克刚绝对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妙招。” 我国正在建设的400米以上大跨度桥梁有23座,其中16座应用了他们的成果,而这些桥梁基本都位于强震区,已经应用这一防震成果的桥梁更是不下百座。 唐山地震带来30多年鞭策 当记者向范立础表示祝贺时,他语重心长地说:“与得奖相比,我更希望防震意识深入人心。一次地震灾难,可能毁了几十年的建设!”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敲响了建筑防震的警钟,也开启了同济大学的抗震研究。范立础说,当时他们去灾区调研,发现房屋构件根本不防震,才会导致如此重大的损失,而为数不多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却未完全倒塌。时任同济大学校长的李国豪院士立刻意识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筑物防震,尤其大型桥梁、公路的防震将越来越重要。 在他的推动下,同济在国内建立起了首个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从理论到实践,我们积累了30多年。”范立础说,从最初只有3个人的研究组,发展到今天,这个研究团队已拥有约10位专职研究员,培养博士、硕士100余人,还为社会培训了300多名高级技术管理人员。 范立础透露,在国家985平台二期项目的支持下,一个世界首创的四线台震动台正在同济嘉定校区建造,届时可以完成全球最先进的地震模拟试验。 本报记者 许琦敏 |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