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往事悠悠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有多少“富二代”? 卫志民 刘江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3/4/13 9:56:06 767

  2013年04月12日10:20   人民网>>文史>>近现代史
    据史料记载,参加黄花岗起义的七十二烈士平均年龄只有29岁,其中9人是留日学生。这些19世纪“80后”海归均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却为了民族的自由和复兴,放弃锦衣玉食,割舍万丈柔情,用自己的生命去敲响苦难深重的古老中国的黎明钟声!

 

 文史频道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本文原载于《文史天地》2012年第5期,原题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富二代’” 

同是“富二代”,现今的“富二代”,有几人能望其项背?

百年沧桑,回望辛亥,经济凋敝,政治腐败,强邻虎视,民不聊生,内忧外患与日俱增。凡有志之士,无不主张推翻封建专制,革除暴政,通过建立民主共和来拯救中国。他们以飞蛾扑火般的坚定与决绝,选择了牺牲和革命,在那个黑暗和绝望的年代里,为中华民族寻唤着光明、希望与重生。

1911年4月27日(农历辛亥年三月廿九日),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发动了广州起义,百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革命志士以及海外留学生在黄兴带领下,强取两广总督署,与清军经过一昼夜的激战后,终因寡不敌众,革命失败。事后革命党人潘达微冒险收殓烈士遗骸72具葬于广州东郊的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实际死难者,数倍于此)。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曾这样评价广州起义:“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队伍役并寿。”

据史料记载,参加黄花岗起义的七十二烈士平均年龄只有29岁,其中9人是留日学生。这些19世纪“80后”海归均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却为了民族的自由和复兴,放弃锦衣玉食,割舍万丈柔情,用自己的生命去敲响苦难深重的古老中国的黎明钟声!

林觉民:“亡大清者,必此辈也!”

1911年4月24日夜,香港临江的一幢小楼上。夜阑人静,万籁俱寂。从广州到香港迎接从日本归来参加起义志士的林觉民,在屋里来回踱步,思绪万千。自己虽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可上有年迈高堂,下有弱妻稚子,自己却将奔赴起义,生死未卜,想到此处不禁潸然泪下。可是既已决心“为国牺牲百死而不辞”就义无反顾。在留给父亲的《禀父书》中,因不忍风烛残年的年迈老父,在经历丧子之痛的同时,还得劳神读信,故只写了寥寥数语:“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在写《与妻书》时,“泪珠和笔墨齐下”。曾经花前月下的美好,此时已成“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的追忆。今天再读《与妻书》,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与对爱妻的缱绻深情两相交融。带着为自由而战的慷慨激昂,带着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缠绵悱恻而又大义凛然。这种“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壮烈情怀,在百年后的今天变得似曾相识却又遥远陌生,想来不禁让人顿时心生万千感慨。

林觉民,字意洞,号抖飞,幼时过继给叔父林孝颖为子。其嗣父是个饱学多才的儒生,以诗文闻名于时;嗣母黄氏生性善良仁爱,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也算是书香门第,家境优渥。林觉民天性聪慧,读书过目不忘,深得嗣父的喜爱,自幼就由嗣父亲自教导读书。13岁时,他应父命参加童生考试。但林觉民此时的志向已不在功名而在救国,他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后便掷笔而去。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