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钧院士与师生谈科学和人生——“读懂中国”系列活动第二场举行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8/5/4 23:45:58 628
作者:钟勤 摄影:区扬 |
有谁能够想到,九十高龄的老人一年中工作出差竟达42次,到了21个工地现场解决技术难题?! 5月3日下午在学校逸夫楼报告厅举行的同济大学“读懂中国”系列活动现场,当孙钧教授在报告中准确平淡地说出这两个数字时,全场听报告的师生开始都不敢相信,继而在孙钧教授许许多多科研案例的精彩讲述中,大家真切感受到了他“永不懈怠的追求”,无不表达出对他的敬佩之情。 孙钧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工程力学家,是地下结构工程力学这一学科分支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创办了我校及我国第一个地下建筑工程专业,1991年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院士以后孙钧教授的追求没有止境,继续奔波奋斗在工程建设第一线,继续开拓新的科研领域,继续作出了很多重要的科研成果。我校关工委正在积极落实教育部关工委组织开展的“读懂中国”活动,孙钧教授这种“永不懈怠的追求”,正是中国人民奋斗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读懂中国”活动的精髓。当关工委邀请孙钧教授为师生做报告时,他热情地答应下来,并说:“作为大学老师就应该为同学们讲课,我非常高兴与大家一起谈谈科学和人生。” 在持续两个半小时的报告中,孙钧教授谈了科技创新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和意义,谈了人工智能、网络技术等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与促进。他主要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尤其是近20多年在科研和工程建设中的感受和体会。他说:我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是在当时最好的学校学习,我的老师们言传身教,教我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他们的循循教诲我始终铭记在心,也是我至今还在努力的动力。孙钧教授第一个从事的专业是桥梁工程,后来为了国家建设的需要几次转换专业,但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6个方面的研究领域中都有很高的造诣。他说在学术上孜孜不倦全身心投入的信念来源于兴趣,有兴趣才会钻研,钻研通了更有兴趣,形成良性循环。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在工作,他回答说这就是我的兴趣所在呀。 2008年孙钧教授因心脏有恙住院,听到汶川地震形成堰塞湖,立即要求参加学校专家组到灾区考察。在医生的力阻下未能成行,但他在病床上写了两天建议书,上报给国家有关部门。孙钧教授告诫青年学子们,做学问要坚持做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这是他始终坚持的原则。2014年孙钧教授已年近九旬,全年共出差42次,考察21个工地;在港珠澳大桥7年的建设期间,他一共34次亲临现场。他列举了7次艰苦甚至危险的工地现场之行:曾经下到地下1000多米的矿井并爬行半小时;曾经冒着44度的酷暑查看军事工程;曾经在零下20多度时手攥铁栏杆下到50多米深的井底。2007年中秋,他钻进钱塘江底的盾构作业面,实地观察在大潮期间隧道抖动的情况。他说:有风险,干起来却有味道。2015年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授予他会士荣誉称号,以表彰他在学术开拓和工程实践中的贡献,他是历次获此称号30位科学家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孙钧教授原本准备了七个讲演提纲,但在预定的时间里只讲了四点内容,他意犹未尽地表示今后再有机会与师生们继续谈心。随后他还热情地与听众互动,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专业和学习问题。 报告会由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金正基主持,校党委副书记马锦明在会上致词:她说听了孙钧教授的报告非常感动,孙教授对祖国无限热爱,对教育事业倾情奉献,对青年教师和学子们真切关爱,对科学事业不懈追求。希望青年教师和同学要学习孙老师的科学精神,要把老一辈的接力棒很好地接过来。学校关工委老同志和各学院师生代表共35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 |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