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往事悠悠

医患之间,多一些这样的恩缘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09/12/26 10:11:18 4864

                                           平凡力量:医患之间,多一些这样的恩缘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林颖   2009-12-25     
             19年前,河南农民李敬斋因股骨头坏死,千里迢迢到广州求医。医生袁浩不仅治愈了他的疾病,还为他还清了医疗费。
  19年后,医生病倒在岗位上,全身瘫痪。李敬斋再次赶到广州,像儿子一样日夜陪护照料病床上的医生。
  一个施恩,一个报恩。19年的医患恩缘,展现平凡的伟大,闪现人性中的善良。在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纠纷频现的今天,这段真情弥足珍贵,发人深省。
  84岁的骨科权威专家袁浩一阵眩晕,歪倒在地。手术台,病历卡,医生护士,都模糊了,人影晃动,乱作一团……
  2009年5月的一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袁浩教授,因中风倒在了医疗岗位上。
  几天后,袁浩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全身瘫痪,不能说话。
  “袁老,袁老,爸,爸……”他听见病床边有人正反复呼唤着他。
  这个人不是他的儿子,也不是他的学生,而是河南永城市顺和乡张庄村李庄组的农民李敬斋。
  19年前,河南农民李敬斋因股骨头坏死,千里迢迢到广州求医。医生袁浩不仅治愈了他的疾病,还为他免去了所欠的所有费用。
  19年后,听说袁浩教授中风病倒,李敬斋再次来到广州,像儿子一样日夜陪护照料病床上的教授。
  “我终于有机会报答他了。”李敬斋微微颤抖的声音里充满了感情。在广州友好老年公寓的病房里,说起19年前教授对他的恩情,这位朴实憨厚的农民激动不已,数度哽咽。
  揣着2000多元救命钱,李敬斋和妻子挤上了南下的火车
  1990年早春,羊城还在料峭的寒风里。
  河南农民李敬斋手拿一个小本子,上面写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袁浩教授的名字,一路打听,一路寻找。
  在过去的三年里,李敬斋不幸遭遇了两次车祸,左右腿先后骨折。到了1990年年初,骨折的双腿恶化,患上了被称为“新癌症”的股骨头坏死,下地劳动已非常困难。当地医生诊断说,这是不治之症。
  这样的宣判,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才三十出头的李敬斋万念俱灰,甚至想一死了之。他呆呆望着年迈的双亲和三个未成年的孩子,泪如雨下……
  在多方打听下,李敬斋得知,遥远的广州有一位中医药大学的袁浩教授独辟蹊径攻克股骨头坏死的世界难题,治愈了无数患者。
  李敬斋咬咬牙,向亲友借了两千多元救命钱,牢牢地缝进了裤缝里,在妻子的陪伴下,挤上了南下的火车。
  教授啊,俺是农民,是一家人的靠山,求您老人家救救俺。”
  辗转几天,李敬斋夫妇终于找到了袁浩教授的家门。
  “那天早上,袁浩教授正在吃早饭,看到我们一副农民模样,他碗筷一推,起身相迎。他的老伴急了,让他边吃边谈,他瞪了老伴一眼就招待起了我们。”李敬斋回忆着第一次见到袁教授的情景。
  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李敬斋不敢相信,眼前这位平易近人的医生,就是全国最权威的股骨头坏死治疗专家。当李敬斋说到自己三年里遭遇两次车祸时,袁教授的眼角湿润了。
  交谈中,得知李敬斋夫妇只带了两千多元钱,远远不够治疗的费用,袁教授有点焦急,“押金就要一万元,这怎么办?”
  李敬斋一听,也急了,流着泪说:“教授啊,俺是农民,全指望有一个好身体,下地劳动养家糊口。我是一家人的靠山,我身体垮了,我们一家就垮了。求您老人家救救俺。”
  袁教授点点头说,“不要急,让我来想想办法。”
  “你们住哪家旅社?怎么联系?”袁教授又追问道。
  “我们就住在医院的走廊。”为了省钱,李敬斋夫妇不得不风餐露宿。
  “那让我帮你们保管这两千块钱如何?万一钱丢了就麻烦了,这可是你们的命根子啊!”袁教授沉思了一下作出了决定。
  李敬斋点点头,指了指自己的裤缝,钱就在那里。
  袁教授让老伴拿来剪刀,打开卧室的房门,让李敬斋夫妇到卧室里一针一针地拆开裤缝,把钱取了出来。
  教授千叮万嘱老伴把钱放好。这时,他老伴又一次端出加热好的饭菜,唠唠叨叨说,快吃吧,上班时间快到了。教授大喊一声“来不及了”,人已经奔到了楼下。
  袁教授的老伴指着教授急匆匆离去的背影笑着说:“他呀,听了你们的遭遇又动了情,这饭也不吃了。”看着餐桌上还冒着热气的饭菜,李敬斋夫妇又歉疚又感动。
  袁教授的老伴摆摆手,和蔼地说:“他一辈子就这样,别人有事他心里急。别看是个大男人,一听到辛酸事,他比我都先掉泪。”
  五天后,袁教授通知李敬斋:“住院安排好了,快来拿钱办手续。”
  李敬斋兴冲冲地来到教授家。袁教授一见面就说:“住院后尽量给你压缩开支。住院费、床位费半价,陪护床位费全免。另外还给你的爱人安排了一份临时工,打扫病房卫生,也能挣点钱解决伙食,还能照顾好你。对了,你来住院有没有带全国粮票?还有什么困难和要求?”
  “我的手术能不能您亲自做?”李敬斋提出了自己最大的心愿。
  “你放心,我一定亲自上手术台。”教授一口答应。
  李敬斋激动得热泪盈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教授啊,您待一个农民这样好,叫我如何感谢?”
  手术前,李敬斋送去了五百元钱红包。袁教授说什么也不肯收:“小李,你就好好配合我们治病,其他什么也别想。”
  临走前,李敬斋还是把红包悄悄藏在了茶几下。
这对农民夫妇惊呆了,“哪里有医生给病人送礼的?”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李敬斋的双腿恢复得很快。
  手术后的一天,袁教授和老伴一起到病房看望李敬斋。看着他们带来的大包小包营养品堆满了医院的床头柜,这对农民夫妇惊呆了,“哪里有医生给病人送礼的?”
  而那个红包,转了一圈,又被袁教授老伴坚定地塞回了李敬斋手中。捏着这个熟悉的红包,李敬斋百感交集。
  不久,李敬斋出院了。结账时,他还欠下了一千多元的医疗费。李敬斋让爱人继续留在医院打工,挣钱还清了医疗费再回家。
  袁教授不放心大病初愈的李敬斋一个人回家,叫李敬斋的爱人陪他一同回家。李敬斋说什么也不肯。教授就让医院辞退了他爱人的临时工,又替李敬斋还清了医疗费,还帮他买了两张火车票。
  送别时,袁教授夫妇又送来了水果和营养品,千叮万嘱术后怎么恢复,送了李敬斋夫妇一程又一程。这对农民夫妇哭成了泪人,李敬斋的爱人扑通一声跪在袁教授面前,边哭边说:“教授啊,俺们一辈子也忘不了您老人家的大恩大德。”
  一个真正的好医生,不是让人们把他的名字刻在石头上,而是刻在心里。”
  李敬斋康复了,又能外出打工养家糊口。19年来,三个孩子在他的抚养下长大成人,年迈的双亲老有所依,全家其乐融融。
  但是,从走出医院那天开始,“报恩”两个字就在李敬斋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这位河南汉子,情深义重里也带着一股倔强。“人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夫妇俩这么多年,每天想的就是怎么报答教授的恩情。”
  李敬斋曾经设想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为袁教授立一块名誉碑。教授听了婉言谢绝,“一个真正的好医生,不是让人们把他的名字刻在石头上,而是刻在心里。”
  每次李敬斋一提到报恩,教授总是说:“你身体康复了,日子过好了,就是我人生的追求,比得到任何东西都好啊!”
  报恩不成,李敬斋的心总是时刻牵挂着远方的教授。
  每年,李敬斋都要给袁教授写信,一封,两封,三封……到了中秋节、春节还要打电话问候。袁教授无论多忙碌,也必定亲笔回信。信里,一老一少海阔天空,默契投缘,谈理想抱负,说信念人生……
  2007年冬天,李敬斋从电视上得知南方遭遇雨雪冰冻的消息,急匆匆给教授邮去了几床棉花被套,可是又被教授原封不动退回。教授回信说:“你的心意我领了。”
  多次想报答却怎么也找不到机会,李敬斋急了。他一时想不出其他办法,竟向袁教授郑重承诺,在自己死后,将遗体捐献用于医学事业,以此来答谢教授。
  教授听了哈哈大笑说:“你年纪轻轻的,要捐献遗体也太早了吧!”李敬斋憨憨地说:“我这不是没机会报答您嘛?我恨不得把自己的心都掏出来啊!”
  我们是来报恩的,不是来赚钱的!”
  没想到,机会来了。
  2008年春天,李敬斋在电话里得知袁教授的老伴中风瘫痪在家。正在上海打工的他和妻子匆匆商量之后,立即派妻子奔赴广州,照顾起瘫痪在床上的伯母。
  袁浩得知李敬斋一个人还在上海某工地打工,马上打电话给他,“你手术后虽然恢复得很好,但是工地上的重活不适合你的身体,你也来广州吧。”随后,袁教授帮助李敬斋在医院找到了一份护工的活儿,李敬斋又来到了这座曾给他的生命带来希望的城市。
  “来之前,我们带上了全部的积蓄,就是为了表示我们要长期在这里照顾伯母,我们也向教授表明,我们不缺钱,我们不要任何回报。”李敬斋激动地说。
  面对“钱”这个敏感的话题,施恩者和报恩人之间引起了一场又一场动人的“争执”。
  每一次,袁教授执意要付给李敬斋的爱人工钱:“你不能在我这里白干,要是再不收钱,我就把你们‘赶’回老家。”
  每一次,李敬斋都固执地回应:“教授,我们是来报恩的,不是来赚钱的,您赶我们走,我们也不走!”
  有一回,还闹出了一个笑话。袁教授的老伴中风以后记性不大好。一次,她发现自己的枕头底下放了几百块钱,就认定钱是李敬斋夫妇还给教授的。李敬斋明白这是老太太忘记自己把钱放那儿了,连连说,“这真不是我们的钱!”一连好几天,双方都不肯承认这是自己的钱。僵持不下,老太太最后说,“我把钱给你存着放好。”
  “在钱的问题上,我们反复争了好长时间。越争,关系越好;越争,感情越深。”李敬斋动情地说。 
  一个农民,没有钱,没有权,拿什么报答人家?只能靠自己一片心意了。”
  更没有料到,一年之后袁教授也中风了。
  听到这个消息,李敬斋心急如焚,马上辞去了医院的工作,来到袁教授身边,成了教授的专职护理员。
  “我的爱人在教授家照顾他的老伴,我在这里照顾教授,我们夫妻俩终于能好好报答教授的恩情了!一个农民,没有钱没有权,又能报答人家什么呢?只能靠自己的一片心意。” 
  依傍山麓的广州友好老年公寓,仿佛一座四季常青的花园。火红的三角梅吐露着金色的花蕊,高大的棕榈树在阳光下摇曳着宽阔的枝叶。经过抢救,袁浩教授脱离了危险,住进这里进行康复治疗。
  敞亮的房间里,墙上挂着胡锦涛总书记接见教授时的照片,还有教授攻克股骨头坏死、荣获国家科技二等奖、被评为全国劳模的一张张奖状。在李敬斋6个月的精心照料下,袁教授已经能正常走路了,还能张口说话,只是吐字还有些含糊不清。
  这一次,教授又于心不忍,要给李敬斋护理费,李敬斋就是不肯要。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教授,您治好了我的病,您就是我的再生父亲,我就是您的干儿子。儿子照顾父亲天经地义,以后您就别再和我提钱的事了。”
  教授中风以后,语言表达不畅。看自己争不过头头是道的李敬斋,只好作罢,笑着说,“我真的拿你没有办法了。”
  从此,李敬斋改称袁教授为“爸爸”。 
  脑中风的病人如果经常卧床不动,容易全身疼痛,造成肌肉收缩、血管痉挛,只有靠按摩才能减轻这份痛苦。
  李敬斋以前不懂医学,也不知道怎么按摩。自从开始照顾教授之后,他跟着老年公寓里的护理医生学习起了按摩,“医生在左边按摩,我就在右边跟着学习。现在我算是半个医生了。”
  为了更好地照料教授,李敬斋把两张单人床之间的床头柜撤掉了。
  “教授晚上疼得厉害时也只是轻轻呻吟,他不想吵醒我。我们中间就隔着一米不到的距离,但我觉得这也是个障碍,就把床头柜撤掉了。这样一来,晚上我和教授头挨着头睡,他一疼,我就能听见,赶紧起来为他做按摩。”
  热天,两张床之间的那台小风扇,睡觉时,起初电风扇还对着教授吹,不一会儿李敬斋发现,电风扇又转到了他这边,是教授醒过来轻轻将电扇摆向了他。
  冷天,教授怕李敬斋半夜起来感冒,疼了也忍着不发出呻吟。李敬斋嗔怪教授说,“我在这里就是照顾您的,您不让我照顾,那我还在这里干什么?”教授笑着说,“一个人要自觉。你对我好了,我也要对你好,少给你添麻烦嘛!”
  时代在变,但以人为本,以善为本不应该变。”
  84岁高龄的袁浩教授,因为生病才有了短暂的休息。
  从医50多年的岁月里,他的脚步遍布大江南北,在中国70多座城市治病问诊,让无数患者重新站立起来,迈出生命的新里程。
  1994年元旦的晚上,袁教授看到“好军嫂韩素云为支持丈夫守边防而承担起家庭重负,终因劳累过度患上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报道后难以入眠。凌晨3时,他索性起床,执笔给院长写信,恳请将韩素云接来医院治疗,给予优惠。医院随后决定,无偿为韩素云治疗绝症。
  说起对农民、对病人的感情,袁教授深情地回忆道:“1955年,我被分配到海南当医生,从那以后三十多年都是和当地的农民打交道。我对农民的感情很深啊,看到他们受到病痛折磨时,就好像我自己在受苦。从那时起,我一心想着治愈股骨头坏死,才是我这一生的最大追求。”
  如今,袁教授早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诺言。但年迈的他仍一如既往恪守一个医生的职责。“时代虽然在变,但是以人为本,以善为本不应该变。”说到医患关系时,袁老语重心长。
  这一段医患佳话,在人们口中相传,在岭南大地流传开去。
  采访时正遇上一位不肯留名的市民带着新鲜的水果蔬菜来看望袁教授。“我听说了这个故事很感动,这么好的医生令人敬重!”像这样慕名而来的市民还有很多很多。
  在李敬斋的精心照料下,袁教授恢复得很快,神采奕奕。“我的愿望是,早点康复,继续为病人服务。”
  “教授是我的精神导师”,陪伴在一旁的李敬斋说,“我要把教授的爱心接力棒传下去,力所能及地帮助我身边所有的人。”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