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3月1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李克强总理在开场白中表示,我们衷心感谢人民代表的信任,从担任新职的那一刻起,我就深感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是重大责任。我们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同时就施政目标、反腐、国家机构改革、中美关系、网络安全、中国改革、食品安全、环保、中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回答。
[外交部部长答问][商务部部长答问][发改委主任答问][民政部部长答问][央行负责人答问][环保部负责人答问][更多策划]李克强总理与中外记者见面会
- 【改革】李克强: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 【反腐】李克强:既然担任了公职 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
- 【施政目标】新一届政府要实现三项任务 需要有三大保障
-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 对黑心食品要坚决查处
- 【环境治理】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人民并不满意的增长
- 【机构改革】李克强: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
- 【网络安全】黑客攻击是世界性问题 中国是主要的受害者
- 【中美】相互尊重对方重大关切 【中俄】中俄没什么谈不拢的
- 【个人经历】李克强:我是在田头锄地时得到高考录取通知消息
- 总理回答之最 :[最坚定][最诚恳][最铿锵][最有力][最感人]
18大关键词解读总理记者会
李克强表情
图:13岁时的李克强
李克强总理回答记者提问
李克强总理回答记者提问
李克强总理回答记者提问
李克强总理回答记者提问
李克强总理回答记者提问
2013年3月10日,李克强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
2013年2月4日,李克强在内蒙兴安盟光荣院看望老战士,给他们拜年。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2013年1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到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考察调研。新华社记者 张铎 摄
2012年11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与防治艾滋病民间组织代表座谈。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2012年5月3日,李克强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新华社]
2012年4月28日,李克强在莫斯科大学演讲。[新华社]
2011年8月,李克强在香港考察公共房屋。[新华社]
2011年4月25日,李克强在北京参加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时给小女孩喂药。[新华社]
2010年1月28日,冬季达沃斯论坛在瑞士召开,李克强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
2009年12月15日,李克强乘船视察广东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工程施工情况。[新华社]
2008年7月28日,李克强在大同煤矿集团塔山煤矿看望一线工人。[新华社]
2008年1月31日,李克强来到川北山区宣汉县老君乡紫云村。在察看灾情、慰问群众后,就和随行陪同的领导一起边用餐边研究救灾工作。[新华社]
2005年11月3日,李克强与搬离棚户区、住进新居的抚顺市民聊天。[新华社]
2004年12月26日,李克强任辽宁省委书记时视察抚顺的棚户区。[新华社]
2003年8月8日,李克强任河南省委书记时与河南新乡农民聊天。[新华社]
1996年9月20日,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李克强为获奖者中国科学研究员袁亚湘颁发奖杯和证书。新华社/王呈选
1993年5月2日,李克强会见共青团第13届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新华社]
李克强和他的大学同学合影,上面一排右一是李克强。
图:13岁时的李克强
李克强总理回答记者提问
李克强“妙语”答问

-
- 【最质朴】 我想我们要尽力使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使老年人安度晚年、年轻人充满希望,使我们的国家生机勃勃。
- 【最大气】 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方能利国利民。
- 【最感人】 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居住在两岸的是骨肉同胞。所谓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同胞之间、手足之情,没有解不开的结。
- 【最诚恳】 我们要用简朴的政府来取信于民,造福人民,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
- 【最有力】 我不否认中美之间有分歧,但只要我们相互尊重对方的重大关切,管控好分歧,就可以使共同利益超越分歧
- 【最铿锵】 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 【最清醒】 自古有所谓“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
- 【最坚定】 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言出必行,说到做到。
- 【最忠诚】 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
李克强履职地图
李克强民生语录
解读李克强:万事民为先
李克强生活细节
少年聪明好学
上中学不久,因赶上特殊年代,从小好学的李克强只好辍学在家。父亲李奉三常带着他与供职于安徽省文史馆的国学大师李诚谈文论道。少年的李克强聪明好学,李诚将其视为门生,认真地给他说文解字,让他读《史记》等国史。[详细]
插队当知青磨砺了意志
1974年3月,李克强与同学来到凤阳县大庙公社东陵大队插队煅炼。革命加拼命精神,着实锻炼了李克强的筋骨,磨砺了他的意志。1976年5月,李克强光荣入党。1977年恢复高考,李克强被北京大学法律系录取。[详细]
恢复高考,第二志愿才是北大
李克强回忆:“在生存欲和求知欲的交织驱动下,我还是在第一志愿填写了本省一所师范学院的名字——据说在师范学院读书是不必付钱的。即便如此,我对北大依然存有难以抑制的向往,于是又在第二志愿的栏里填下了北大。”[详细]
博士论文“经得起各种检验”
李克强先后攻读了北大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导师厉以宁开出的评审名单,都是国内经济学界大家。他的博士论文《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获得中国内地经济学界最高奖项——孙治方经济科学奖的论文奖。[详细]
学识渊博、思维敏捷
因为阅读广泛,加之博闻强记,他可以在许多领域的前沿知识与中国古典篇章的典故之间,信手拈来,随意切换。但凡听过李克强讲话的人,无不为他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思维和生动的谈吐所折服。许多会议上,他基本都不用讲稿。[详细]
常年坚持阅读英文原著
李克强常年坚持阅读英文原著。他密切跟踪国际上最新的经济科技动态。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杰里米·里夫金所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甫一问世,立刻引起李克强的注意,他马上要求发改委“密切关注”。[详细]
对家人要求极其严格
读书不仅拓展了李克强的广阔视野,也培育了他廉洁从政的浩然正气。他要求自己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极其严格,点滴小事都约束很严,绝不允许打着旗号办私事。从他身上看到了廉洁从政、一心为民的优秀品格和风采。[详细]
和妻女在家也常用英文聊天
李克强的英文功底很好,能用娴熟的英文与他国政要交谈。和妻女在家也常用英文聊天。2011年8月,在港大用中英文交替发表演讲。李克强夫人程虹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语系英语教授,长期从事教学及学术研究工作。[详细]


![李克强: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
我们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把努力实现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作为神圣使命,以对法律的敬畏、对人民的敬重、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政府,去造福全体人民,建设强盛国家。[详细]](http://lianghui.people.com.cn/NMediaFile/2013/0317/MAIN201303171233243966378380623.jpg)
![李克强:新一届政府要实现三项任务 需要有三大保障
第一,还是持续发展经济。第二,是不断改善民生。要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持续地扩大中等收入的群体。第三,是要促进社会公正。我们要努力使人人享有平等的机会,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取得应有的回报。[详细]](http://lianghui.people.com.cn/NMediaFile/2013/0317/MAIN201303171128089268731660207.jpg)
![李克强: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守住21世纪的全球和平与繁荣
中国有条件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推进社会进步。即使中国发展强大起来,我们也不会称霸。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坚定不移的决心,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也是中国不可动摇的意志。[详细]](http://lianghui.people.com.cn/NMediaFile/2013/0317/MAIN201303171233434287142743542.jpg)
![李克强: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我之所以说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是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在完善过程中,靠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还有巨大的潜力,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还有巨大的空间。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我们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详细]](http://lianghui.people.com.cn/NMediaFile/2013/0317/MAIN201303171131285928455620333.jpg)
![李克强:未来中国经济环境依然是严峻复杂
未来中国经济环境依然严峻复杂,我们要居安思危,也要处变不惊,保持经济持续增长,防范通货膨胀,控制潜在风险。推动经济转型,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并且使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新提升,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详细]](http://lianghui.people.com.cn/NMediaFile/2013/0317/MAIN201303171119308424586312645.jpg)
![李克强: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 社会可做好的就交给社会
这次改革方案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当然也是简政放权。如果说机构改革是政府内部权力的优化配置,那么转变职能则是厘清和理顺政府与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说白了,就是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政府管住、管好它应该管的事。[详细]](http://lianghui.people.com.cn/NMediaFile/2013/0317/MAIN201303171110130466508126499.jpg)
![李克强: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削减三分之一以上国务院行政审批事项
我经常在地方调研的时候,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办个事、创个业要盖几十个公章,群众说恼火得很。这既影响了效率,也容易有腐败或者叫寻租行为,损害了政府的形象。所以必须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入手来转变政府职能。现在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还有1700多项,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详细]](http://lianghui.people.com.cn/NMediaFile/2013/0317/MAIN201303171112052559464526671.jpg)
![李克强: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 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现在大约有2.6亿农民工,使他们中有愿望的人逐步融入城市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要有就业支撑和服务保障。城镇化也不能靠摊大饼,还是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还要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详细]](http://lianghui.people.com.cn/NMediaFile/2013/0317/MAIN201303171148535410396309350.jpg)
![李克强:本届政府要再改造一千万户以上各类棚户区
要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改造一千万户以上各类棚户区,这既是解决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也是降低城镇化的门槛。尤为重要的是,新型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保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详细]](http://lianghui.people.com.cn/NMediaFile/2013/0317/MAIN201303171304446595540510541.jpg)
![李克强:中国政府反对腐败的决心和意志坚定不移
腐败和我们政府的信誉应该说水火不容,中国政府反对腐败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不移的。我们要建立和完善不能贪、不敢贪的反腐机制,让腐败行为、腐败分子依法受到严惩,绝不手软。更重要的是,要让权力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运行,使人民能够更为充分和有效地进行监督,这也是把权力涂上防腐剂。[详细]](http://lianghui.people.com.cn/NMediaFile/2013/0317/MAIN201303171121201215017103694.jpg)
![李克强: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政府就要过紧日子
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这三条中央政府要带头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详细]](http://lianghui.people.com.cn/NMediaFile/2013/0317/MAIN201303171128090679624802865.jpg)
![李克强:对重点地区要限期治理 对水污染、土地污染要摸清底数
一段时期以来,北京、实际上中国东部比较大范围出现雾霾天气,对这一长期积累形成的问题,我们要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作为去进行治理。特别是对重点地区,已经查明的人为因素,要限期治理,对于水污染、土地污染的状况,要摸清底数,进行坚决的整治。[详细]](http://lianghui.people.com.cn/NMediaFile/2013/0317/MAIN201303171159105750569539501.jpg)
![李克强: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 对假冒伪劣和黑心食品要坚决查处
政府应该对假冒伪劣和黑心食品坚决进行查处,并且让不法分子付出昂贵的代价。[详细]](http://lianghui.people.com.cn/NMediaFile/2013/0317/MAIN201303171206578141686441182.jpg)
![李克强:中国劳教制度改革方案有望年内出台
有关中国劳教制度的改革方案,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年内有望出台。[详细]](http://lianghui.people.com.cn/NMediaFile/2013/0317/MAIN201303171159104759886945402.jpg)
![李克强:更多地考虑台胞福祉和利益 愿与台湾地区共享发展的机遇
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居住在两岸的是骨肉同胞。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当前的机遇,而且使未来的机遇不断地扩大。新一届政府将会履行上届政府所做的承诺,并且要努力寻求合作的新的推动支点。在推动大陆进一步开放和发展当中,会更多地考虑台胞的福祉和利益,我们愿意与台湾地区共享发展的机遇。[详细]](http://lianghui.people.com.cn/NMediaFile/2013/0317/MAIN201303171136489042160194426.jpg)

![李克强:相互尊重对方的重大关切 使共同利益超越分歧
新一届中国政府会和过去一样,高度重视中美关系,因为这是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我们愿与奥巴马政府共同去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我们会继续推进互利共赢合作。不否认中美之间有分歧,但只要我们相互尊重对方的重大关切,管控好分歧,就可以使共同利益超越分歧。[详细]](http://lianghui.people.com.cn/NMediaFile/2013/0317/MAIN201303171131286569570398489.jpg)
![李克强:中俄没有什么谈不拢的 可多谈务实合作的事
习近平主席将访问俄罗斯,这本身就说明中俄关系的重要性。我们两国互为最大的邻国。我还记得去年访问俄罗斯,俄罗斯领导人同我会面的时候,直截了当地说,我们之间的政治关系很好了,没有什么谈不拢的了,大家是不是多用点精力谈务实合作的事。[详细]](http://lianghui.people.com.cn/NMediaFile/2013/0317/MAIN201303171210329348201507079.jpg)


![李克强在河南工作期间,开启新型城镇化构想。7年间,河南经济以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3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全国第20位上升至第17位,总量跃居全国第5位,居中西部省份之首。[详细]](http://lianghui.people.com.cn/NMediaFile/2013/0316/MAIN201303161450128750609878720.jpg)
![2004年底,李克强调任辽宁省委书记。3年时间,120万居民过上了新生活,大片的棚户区消失。李克强在“棚改”过程中一再强调的“万事民为先”这句话,成为他日后主政的核心理念。[详细]](http://lianghui.people.com.cn/NMediaFile/2013/0316/MAIN201303161450226897673163731.jpg)
![当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波及全球,对中国这个高度依赖出口的国家构成强力冲击之时,站在一线指挥应对金融危机“战役”的,正是当时分管发展改革、财政工作的常务副总理李克强。[详细]](http://lianghui.people.com.cn/NMediaFile/2013/0316/MAIN201303161359535771785645105.jpg)
![自2008年起,李克强开始牵头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先后40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视察各地工程进展。在此期间,全国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3000多万套,基本建成1700多万套。[详细]](http://lianghui.people.com.cn/NMediaFile/2013/0316/MAIN201303161427325480919635953.jpg)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重大改革,同时也被称为“世界性难题”。中国仅用3年多时间,就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的全覆盖,织成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医保网,被国际社会称为“奇迹”。[详细]](http://lianghui.people.com.cn/NMediaFile/2013/0316/MAIN201303161412291966043404025.jpg)
![2008年李克强领导燃油税费改革领导协调小组,确定公平税赋、正税清费原则,制定新的改革方案。2012年,李克强亲自“督阵”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深入一线调研,开会研究方案,重点解决。[详细]](http://lianghui.people.com.cn/NMediaFile/2013/0316/MAIN201303161418363847279827280.jpg)
![食品安全是涉及众多部门的复杂民生问题,李克强始终牵挂于心。2010年,他出任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后强调:食品安全事关每个家庭每个人,必须重典治乱、重拳出击,让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价。[详细]](http://lianghui.people.com.cn/NMediaFile/2013/0316/MAIN201303161432579846683425770.jpg)
![2009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呼吸系统传染病——甲型流感席卷全球,李克强果断决定,启动应对甲型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协调各方面力量,多策并举,多管齐下,有效地控制了疫情传播。[详细]](http://lianghui.people.com.cn/NMediaFile/2013/0316/MAIN201303161435229805210652939.jpg)
![许多曾与李克强共过事的人都钦佩他驾驭全局的能力。普遍评价是,他极具前瞻眼光,站得高、看得远,同时,“他也洞察入微,知识面宽广得令人匪夷所思”。媒体称李克强为“破解复杂难题的高手”。[详细]](http://lianghui.people.com.cn/NMediaFile/2013/0316/MAIN201303161527003890681239010.jpg)
![与李克强曾经共事的干部回忆,多数时候,他很随和,没有一点架子。但相比于生活中的随和,在重大决策时,李克强往往坚定不移。“别看他平日里儒雅谦和,关键时刻,他会施展‘铁腕’。”[详细]](http://lianghui.people.com.cn/NMediaFile/2013/0316/MAIN20130316152700286649369237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