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3月1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李克强总理在开场白中表示,我们衷心感谢人民代表的信任,从担任新职的那一刻起,我就深感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是重大责任。我们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同时就施政目标、反腐、国家机构改革、中美关系、网络安全、中国改革、食品安全、环保、中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回答。
[外交部部长答问][商务部部长答问][发改委主任答问][民政部部长答问][央行负责人答问][环保部负责人答问][更多策划]李克强总理与中外记者见面会
- 【改革】李克强: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 【反腐】李克强:既然担任了公职 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
- 【施政目标】新一届政府要实现三项任务 需要有三大保障
-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 对黑心食品要坚决查处
- 【环境治理】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人民并不满意的增长
- 【机构改革】李克强: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
- 【网络安全】黑客攻击是世界性问题 中国是主要的受害者
- 【中美】相互尊重对方重大关切 【中俄】中俄没什么谈不拢的
- 【个人经历】李克强:我是在田头锄地时得到高考录取通知消息
- 总理回答之最 :[最坚定][最诚恳][最铿锵][最有力][最感人]
18大关键词解读总理记者会
李克强表情
- 图:13岁时的李克强
- 李克强总理回答记者提问
- 李克强总理回答记者提问
- 李克强总理回答记者提问
- 李克强总理回答记者提问
- 李克强总理回答记者提问
- 2013年3月10日,李克强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
- 2013年2月4日,李克强在内蒙兴安盟光荣院看望老战士,给他们拜年。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 2013年1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到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考察调研。新华社记者 张铎 摄
- 2012年11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与防治艾滋病民间组织代表座谈。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 2012年5月3日,李克强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新华社]
- 2012年4月28日,李克强在莫斯科大学演讲。[新华社]
- 2011年8月,李克强在香港考察公共房屋。[新华社]
- 2011年4月25日,李克强在北京参加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时给小女孩喂药。[新华社]
- 2010年1月28日,冬季达沃斯论坛在瑞士召开,李克强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
- 2009年12月15日,李克强乘船视察广东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工程施工情况。[新华社]
- 2008年7月28日,李克强在大同煤矿集团塔山煤矿看望一线工人。[新华社]
- 2008年1月31日,李克强来到川北山区宣汉县老君乡紫云村。在察看灾情、慰问群众后,就和随行陪同的领导一起边用餐边研究救灾工作。[新华社]
- 2005年11月3日,李克强与搬离棚户区、住进新居的抚顺市民聊天。[新华社]
- 2004年12月26日,李克强任辽宁省委书记时视察抚顺的棚户区。[新华社]
- 2003年8月8日,李克强任河南省委书记时与河南新乡农民聊天。[新华社]
- 1996年9月20日,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李克强为获奖者中国科学研究员袁亚湘颁发奖杯和证书。新华社/王呈选
- 1993年5月2日,李克强会见共青团第13届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新华社]
- 李克强和他的大学同学合影,上面一排右一是李克强。
- 图:13岁时的李克强
- 李克强总理回答记者提问
李克强“妙语”答问
-
- 【最质朴】 我想我们要尽力使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使老年人安度晚年、年轻人充满希望,使我们的国家生机勃勃。
- 【最大气】 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方能利国利民。
- 【最感人】 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居住在两岸的是骨肉同胞。所谓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同胞之间、手足之情,没有解不开的结。
- 【最诚恳】 我们要用简朴的政府来取信于民,造福人民,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
- 【最有力】 我不否认中美之间有分歧,但只要我们相互尊重对方的重大关切,管控好分歧,就可以使共同利益超越分歧
- 【最铿锵】 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 【最清醒】 自古有所谓“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
- 【最坚定】 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言出必行,说到做到。
- 【最忠诚】 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
李克强履职地图
李克强民生语录
解读李克强:万事民为先
李克强生活细节
-
少年聪明好学
上中学不久,因赶上特殊年代,从小好学的李克强只好辍学在家。父亲李奉三常带着他与供职于安徽省文史馆的国学大师李诚谈文论道。少年的李克强聪明好学,李诚将其视为门生,认真地给他说文解字,让他读《史记》等国史。[详细] -
插队当知青磨砺了意志
1974年3月,李克强与同学来到凤阳县大庙公社东陵大队插队煅炼。革命加拼命精神,着实锻炼了李克强的筋骨,磨砺了他的意志。1976年5月,李克强光荣入党。1977年恢复高考,李克强被北京大学法律系录取。[详细] -
恢复高考,第二志愿才是北大
李克强回忆:“在生存欲和求知欲的交织驱动下,我还是在第一志愿填写了本省一所师范学院的名字——据说在师范学院读书是不必付钱的。即便如此,我对北大依然存有难以抑制的向往,于是又在第二志愿的栏里填下了北大。”[详细] -
博士论文“经得起各种检验”
李克强先后攻读了北大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导师厉以宁开出的评审名单,都是国内经济学界大家。他的博士论文《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获得中国内地经济学界最高奖项——孙治方经济科学奖的论文奖。[详细] -
学识渊博、思维敏捷
因为阅读广泛,加之博闻强记,他可以在许多领域的前沿知识与中国古典篇章的典故之间,信手拈来,随意切换。但凡听过李克强讲话的人,无不为他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思维和生动的谈吐所折服。许多会议上,他基本都不用讲稿。[详细] -
常年坚持阅读英文原著
李克强常年坚持阅读英文原著。他密切跟踪国际上最新的经济科技动态。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杰里米·里夫金所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甫一问世,立刻引起李克强的注意,他马上要求发改委“密切关注”。[详细] -
对家人要求极其严格
读书不仅拓展了李克强的广阔视野,也培育了他廉洁从政的浩然正气。他要求自己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极其严格,点滴小事都约束很严,绝不允许打着旗号办私事。从他身上看到了廉洁从政、一心为民的优秀品格和风采。[详细] -
和妻女在家也常用英文聊天
李克强的英文功底很好,能用娴熟的英文与他国政要交谈。和妻女在家也常用英文聊天。2011年8月,在港大用中英文交替发表演讲。李克强夫人程虹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语系英语教授,长期从事教学及学术研究工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