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报道

滚动报道

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在京开幕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3/3/4 9:06:34 239

 来源:人民网  2013年3月4日

胡锦涛习近平吴邦国温家宝李克强张德江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到会祝贺
贾庆林作政协十一届常委会工作报告 俞正声主持会议 万钢作提案工作情况报告

  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贾庆林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本报记者 雷 声摄

  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俞正声主持开幕会。
本报记者 雷 声摄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  凝心聚力成就新梦想,继往开来续写新篇章。人民政协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迎来又一历史性时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作的工作报告提出: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奋斗目标,描绘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明前景,赋予了人民政协更加重大的责任和使命。人民政协要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更加主动自觉地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自身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月的北京春意盎然,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灯光璀璨。象征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协会徽悬挂在主席台正中,十面鲜艳的红旗分列两侧,格外醒目。

  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应出席委员2237人,实到2206人,符合法定人数。

  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俞正声、杜青林、令计划、韩启德、帕巴拉·格列朗杰、董建华、万钢、林文漪、罗富和、何厚铧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习近平、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克强、张德江、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在主席台就座,祝贺大会召开。

  下午3时,俞正声宣布大会开幕,全体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十一届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代表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的工作。他指出,过去五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胜严峻挑战、取得非凡成就的五年,也是人民政协事业在继承中创新、巩固中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在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人民政协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作用,为推动科学发展、维护和谐稳定、促进祖国统一、扩大对外交往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人民政协史上续写了新的篇章。

  贾庆林在报告中从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等六个方面回顾了十一届政协的工作,并总结了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保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等六条主要经验,还对今后五年工作提出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等六点建议。

  受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万钢向大会报告十一届政协的提案工作情况。他说,十一届政协期间,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提出提案28930件,经审查,立案26699件。截至2013年2月20日,提案已办复26583件,提案中的许多意见和建议已被吸纳并落实到国家相关决策、发展规划或部门工作中,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主席台就座的领导同志还有:马凯、王刚、王兆国、王沪宁、回良玉、刘延东、刘奇葆、许其亮、孙春兰、孙政才、李建国、李源潮、汪洋、张春贤、范长龙、孟建柱、赵乐际、胡春华、栗战书、郭金龙、韩正、赵洪祝、杨晶、路甬祥、乌云其木格、华建敏、陈至立、周铁农、司马义·铁力瓦尔地、蒋树声、陈昌智、严隽琪、桑国卫、梁光烈、王胜俊、曹建明、廖晖、白立忱、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黄孟复、张梅颖、张榕明、钱运录、孙家正、李金华、郑万通、厉无畏、陈宗兴、王志珍等。

  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应邀列席开幕会。各国驻华使节应邀旁听了开幕会。

2013年全国两会特别策划

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开幕

贾庆林总结六点经验、提出今后五年政协工作六点建议;十一届政协已办复提案26583件

导语

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3月3日下午3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贾庆林同志代表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的政协工作和主要经验,并对十二届全国政协的工作提出建议。万钢同志代表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特别策划之一:吕新华回应8大热点问题】  【直播回顾】  【查看更多策划】

现场图集

回顾过去五年政协工作和主要经验

总体评价

过去五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胜严峻挑战、取得非凡成就的五年,也是人民政协事业在继承中创新、巩固中发展的五年。
五年来,在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人民政协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作用,为推动科学发展、维护和谐稳定、促进祖国统一、扩大对外交往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人民政协史上续写了新的篇章。

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

密切办公厅、专委会与党政部门、党派团体以及地方政协的协作配合,切实形成工作合力。密切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完善支持他们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界别小组召集人、专委会联系界别等机制,积极开展界别调研、视察、提案、发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和界别委员联谊活动,界别优势和作用进一步发挥。加强委员学习培训、联系服务和日常管理工作,探索信息化条件下政协委员特别是京外委员履行职责的新途径。

主要经验:①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人民政协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围绕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展工作,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党提出的目标任务竭诚奋斗;就是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中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广大政协委员和所联系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

今后五年政协工作六点建议

(一)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
    扎实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深刻领会十八大的鲜明主题、精神实质和战略部署,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适应政协换届后的形势和任务,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政协委员、特别是新任委员的培训,在全面学习把握十八大精神基础上,重点学习把握关于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新思想新要求,并贯彻到协商议政中去。坚持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与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实践结合起来,切实把十八大精神体现到谋划工作的安排部署中,落实到推进工作的具体措施中。

(一)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

扎实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深刻领会十八大的鲜明主题、精神实质和战略部署,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适应政协换届后的形势和任务,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政协委员、特别是新任委员的培训,在全面学习把握十八大精神基础上,重点学习把握关于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新思想新要求,并贯彻到协商议政中去。坚持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与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实践结合起来,切实把十八大精神体现到谋划工作的安排部署中,落实到推进工作的具体措施中。
(二)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献计出力
    围绕“十二五”时期主题主线,针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改革开放中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视察调研、建言献策,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参考。加强调研工作创新,协调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专门委员会、界别和地方政协等方面力量,提高对策建议的质量。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关注和反映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愿望要求,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做好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等工作,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

(二)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献计出力

围绕“十二五”时期主题主线,针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改革开放中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视察调研、建言献策,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参考。加强调研工作创新,协调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专门委员会、界别和地方政协等方面力量,提高对策建议的质量。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关注和反映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愿望要求,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做好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等工作,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
(三)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健全和完善
    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的规定,协助党委政府搞好在人民政协同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协商,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丰富协商形式,完善协商制度,拓宽社会各界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和平台,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深化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协商文化,营造良好协商氛围,努力提高协商质量和实效。

(三)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健全和完善

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的规定,协助党委政府搞好在人民政协同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协商,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丰富协商形式,完善协商制度,拓宽社会各界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和平台,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深化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协商文化,营造良好协商氛围,努力提高协商质量和实效。
(四)进一步加强同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团结联谊
    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和基本法,密切与港澳委员的联系,充分发挥他们在特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和国家事务中的积极作用。全面加强与台湾各界的交往、对话、合作,厚植共同利益,增进民族认同,融洽同胞感情,不断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基础。落实党的侨务政策,维护侨益,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

(四)进一步加强同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团结联谊

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和基本法,密切与港澳委员的联系,充分发挥他们在特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和国家事务中的积极作用。全面加强与台湾各界的交往、对话、合作,厚植共同利益,增进民族认同,融洽同胞感情,不断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基础。落实党的侨务政策,维护侨益,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
(五)继续深化对外友好交往
    按照国家外交工作总体部署,进一步开辟对外交往渠道、拓展对外交往领域、完善对外交往机制,积极营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开展高层互访,加强与相关国家机构、有关国际组织的多双边交流。丰富人民政协公共外交实践,加大对外国议会、媒体、智库和公众工作力度。继续发挥包括“21世纪论坛”在内的重要平台作用,支持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和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在对外交往中发挥积极作用。

(五)继续深化对外友好交往

按照国家外交工作总体部署,进一步开辟对外交往渠道、拓展对外交往领域、完善对外交往机制,积极营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开展高层互访,加强与相关国家机构、有关国际组织的多双边交流。丰富人民政协公共外交实践,加大对外国议会、媒体、智库和公众工作力度。继续发挥包括“21世纪论坛”在内的重要平台作用,支持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和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在对外交往中发挥积极作用。
(六)积极推进政协工作创新发展
    进一步深化党派团结合作,创新发挥界别作用的方法和途径,注重加强委员队伍建设,加强专门委员会工作,增强政协机关政务性服务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深化人民政协理论研究。继续扎实有效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进一步完善提案、视察、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密切与地方政协的联系。大力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扎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良好作风促进人民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升。

(六)积极推进政协工作创新发展

进一步深化党派团结合作,创新发挥界别作用的方法和途径,注重加强委员队伍建设,加强专门委员会工作,增强政协机关政务性服务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深化人民政协理论研究。继续扎实有效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进一步完善提案、视察、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密切与地方政协的联系。大力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扎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良好作风促进人民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升。
 

万钢作提案工作情况报告

四项新要求

  • 2010年召开了全国政协第六次提案工作座谈会,以提高提案工作科学化水平为主题,提出了恪守服务大局的科学原则,着力服务于科学发展;坚持以质量求发展的科学导向,不断提高提案工作实效;健全协调配合的科学机制,切实形成整体合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扎实推进提案工作创新等四项要求。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