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犯罪说添新证据 德国科学家发现人脑“罪恶斑”
通过对罪犯的大脑进行X光扫描,德国不莱梅大学神经病学教授杰哈德·罗斯发现,罪犯大脑的前方均有一块黑色的斑块。他称之为“罪恶斑”。犯罪是一种病吗?至少德国神经病学家杰哈德·罗斯认为是的。
手术摘除可恢复正常
“当你对惯犯的大脑进行扫描的时候,你能看到他们大脑的前下方总是有严重的缺陷。”罗斯告诉《每日邮报》,“由此证明,一个人犯罪,往往是因为他大脑的那块区域出现了肿瘤或者受到了损伤。只要通过外科手术摘除肿瘤,他又完全可以恢复正常……那块地方正是罪恶的渊薮。”
单胺氧化酶基因起作用
持此观点的绝不止罗斯教授一人。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心理学副教授肯特·基尔曾对威斯康星州和新墨西哥州监狱的约2000名罪犯做过大脑核磁共振扫描,结果发现他们的大脑扫描图像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如果你举止怪异,你肯定会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大脑。”2012年基尔参加杜克大学的一个学术会议时说。
基尔发现,单胺氧化酶(MAOA)基因对人的暴力行为具有重要作用。他说,如果一个人具有单胺氧化酶基因,同时又来自压抑的环境,他采取暴力攻击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大得多。单胺氧化酶基因对人类大脑某些部分灰白质密度的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大脑灰白质又是导致人类精神变态的决定因素。
出现病变者66%犯重罪
罗斯对基尔的观点深表赞同:“当我看见一个年轻人,发现他的大脑前下方开始出现病变,那我几乎可以肯定,他有66%的可能成为重罪犯。”
“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相信,精神变态,比如孤独症是典型的神经病前兆——一个人5岁的时候就可以检查出来。”《纽约时报》2012年5月曾报道说,“因为诊断结果很客观,不会随人的情感改变而改变,所以被绝大多数研究者用作鉴别‘初期精神病患者’的主要手段。”
不过,罗斯认为这项研究并不是万无一失的。罗斯告诉《每日邮报》,“大脑有时可以抵消暴力倾向,只不过现在还不清楚该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古巴研制出第二种肺癌疫苗
古巴分子免疫中心研制并注册了一种新的治疗肺癌的疫苗RACOTUMOMAB,这是该中心继CIMAvaxEGF之后研制出的第二种肺癌疫苗,也是该中心2012年最大的科研成果。
古巴分子免疫中心主任阿古斯丁·拉赫说,新疫苗RACOTUMOMAB使用方便,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激动人心”的效果,并在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大会上获得广泛认可,其研究论文随后发表于《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
拉赫表示,这一新疫苗RACOTUMOMAB今年将开始批量生产,这将使更多的古巴肺癌患者获得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它在海外的注册也已进入日程。
RACOTUMOMAB的研发使古巴继续在世界范围内的肺癌治疗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古巴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研究开发出两种肺癌疫苗的国家。
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CIMAvaxEGF疫苗在古巴已进行临床试验,并已获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的批准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进行临床试验。
而CIMAvaxEGF肺癌疫苗是世界上唯一注册的此类药品。
日研究人员发现新种双歧杆菌
日本京都府立大学教授牛田一成率领的研究小组8日宣布,他们从生活在非洲中部加蓬的野生大猩猩的粪便中,发现了新种的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生活在动物肠道内,是一种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末端常常分叉,由此得名。它拥有强大的杀菌能力,还能遏制有害细菌的增殖,调整肠内环境,保护肠黏膜。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肠内双歧杆菌的种类和数目都更多。
研究小组从生活在加蓬国立公园中的约30头西部低地大猩猩的粪便中,采集了大量双歧杆菌。通过调查其基因排列等,发现这些双歧杆菌属于新品种,且比起生活在人类肠内的双歧杆菌,起源可能更古老。
由于这种双歧杆菌来自与人类拥有共同祖先的大猩猩,研究小组认为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弄清双歧杆菌是如何适应人类肠内环境,以及类人猿与肠内细菌是如何一起进化等问题。
牛田一成表示:“今后准备继续详细调查这种细菌,以弄清人类进化时食物环境的变化。”
一种蛋白缺损易导致溃疡性结肠炎
日本奈良尖端科技研究生院大学近日发表公报说,该校教授河野宪二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IRE1β蛋白在制造黏蛋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蛋白一旦缺损,黏蛋白分泌就会异常,进而容易导致溃疡性结肠炎。
黏蛋白是保护肠胃免受细菌感染的黏液主要成分,一旦分泌不足,会引发多种消化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难治之症,患者肠黏膜出现溃烂,会反复发生腹痛和腹泻。研究人员认为新发现将有助探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
研究小组在利用老鼠进行实验时发现,IRE1β蛋白仅在产生黏蛋白的杯状细胞中发挥作用,而杯状细胞的内质网会调整黏蛋白的分泌量,从而产生正常黏蛋白。内质网是真核细胞的重要细胞器,是由封闭的膜系统及其围成腔形成的互相沟通的网状结构。
研究人员发现,在IRE1β蛋白缺损的老鼠杯状细胞中,会有大量没处理完的黏蛋白“次品”堆积在内质网上。他们还发现,IRE1β蛋白缺损的老鼠容易患溃疡性结肠炎。
这项研究的相关论文已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上。
(肖融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