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文章-时政讲坛

从实际出发,努力提高关心工作实效性

来源:编辑录入: 2009/4/17 8:49:34 12378


——回顾近年关工委工作的思考
医学院关工委分会 欧阳杰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回顾近年关工委工作,和参加校关工委先后组织赴关工委工作全国先进单位的兄弟院校考察、学习,并与他们交流实际工作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感到受教育、有启发、有收获。
近年来,在医学院党委的重视与支持下,经过努力,我们从健全组织、扩大队伍、加强理论研讨、提高思想认识着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基本形成结构合理,操作有序,效果明显的关工委工作发展态势,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践运作价值的基层关工委运作机制。在基层关工委工作上,初步呈现出:从由上发动走向积极参与、从无序步入有序、从随意性转向规范化、理论与实践开始紧密结合的发展趋势。我们的主要做法与体验是:
一、   坚持从实际出发,健全组织,扩大队伍。
关工委组织健全,力量充实,是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我们从学院实际出发,首先从健全组织着手,挑选专业结构相对合理、政治理论和业务能力较强、思想作风较好、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曾任学院、系、部、处领导职务或教研室主任、以党员为骨干的10名老同志(8名党员与民主党派和非党教授各1名)充实、调整医学院关工委分会。并特邀校关工委万腓力副主任担任顾问。由学院党委主持召开医学院关工委分会成立会,邀请校关工委领导出席并讲话,并向老同志颁发聘书。为明确分工,划分成3个工作小组:常务小组、党建与理论小组、专业与活动小组。由于组织机构的健全,力量得到充实,为工作提供了保证。
二、针对实际,加强研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组织健全后,针对大多数老同志是第一次接触关工委工作,对关工委的性质、定位、工作任务、制度与方法,在理论上不十分清楚,在实际工作中究竟做什么和怎么做?也看法不一。先后召开两次工作研讨会,旨在明确定位,逐步规范。为有章可循,规范操作,依据校《关工委工作条例》精神,结合医学院实际,拟订《医学院关工委分会简章》(讨论稿),对分会的性质、体制、机制、机构、任务、工作制度等作了进一步规范;提出《2006/2007学年的工作要点》(讨论稿);并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提出15个“理论与实践对话”主题,由年级、班级选择“点菜”,请关工委老同志有准备地与同学进行对话交流,旨在沟通信息,交流思想,从理论与实际结合探讨问题,了解形势,明确方向。将上述三个文稿印发给每位关工委成员和年级辅导员征求意见。
通过研讨会,学习中央16号文件精神和上级领导讲话、以及兄弟院校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事迹。重点围绕“定位与规范”的主题,展开讨论,大家从理论与实际结合,从不同视角发表意见和建议。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明确了工作方向与目标,也了解到工作的艰巨性与长期性,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三、结合实际,围绕中心,量力而行,开展工作。
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尽力为解同学之难,帮同学之需,主要做了以下力所能及的工作:
1、协助做好新生入学教育。为加强针对性,关工委老同志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根据新同学的思想实际,以“同舟共济,守望生命——与新同学谈谈怎样做一名优秀医学生,将来做一个受人民欢迎的合格医生”为主题,在对同济百年校史简介基础上,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尽快完成角色转换,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明确学习目的,热爱医学,准备吃苦;优秀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争取做一个白求恩式医生作为目标为主要内容,给医学院五年制和七年制新同学上了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受到新同学的欢迎。
2、与赴港同学交流座谈。香港中文大学邀请同济大学医学院5名同学到香港中文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访问。经过“打擂台”胜出的临床医学7年制和5年制5位同学对第一次出访感到忐忑不安。学院党委要求关工委与这5位同学进行一次交流座谈。关工委 3位到过香港和曾赴国外高校访问的老教师,与即将赴香港学习访问的5位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座谈。同学们从学习、生活到交往、礼仪等方面提出了诸多问题,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关工委老教师以丰富的亲身经历和见识,耐心地一一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气氛热烈、融洽。同学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3、为同学指导、修改调查报告。临床医学04年级团支部23名同学从关心弱势群体出发,以满腔热情用几个月的业余时间,为虹口区弘达小学的586名农民工子女做了寄生虫感染的调查,并写出一万多字的调查报告,在送有关部门前,学工办请关工委老同志给予审阅指导,关工委请专家、原寄生虫教研室主任孙世正教授审阅长篇报告,他给予很高评价,在肯定成绩基础上,也指出了不足之处,提出了修改意见。其他老同志也提出修改意见,并作了文字上修改。
4、协助党校做好培训工作。根据学院党委安排,要求关工委老同志发挥优势,参与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安排老同志参加小组讨论和大会交流。入党几十年的老党员怀着满腔热情,有的与同学们畅谈人生,如何正确面对社会;有的与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交流自己入党的感悟、怎样端正入党动机、做一个合格党员。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四、几点思考与粗浅认识:
通过近年关工委工作实践,和赴兄弟院校考察、学习,有以下几点思考与粗浅认识:
1、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的伟大实践与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央决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和学校,成立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协助配合主管部门,切实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进一步做好关心和帮助广大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这一举措在世界教育史上绝无仅有,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它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既继承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又坚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要求,是最经济、最实用、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的创举。
长期在高校工作的老同志,亲历了我国从弱变强和学校由小到大的发展历史,见证了学校发展的各个时期,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育人”工作中,既有过辉煌和宝贵经验,也遭受了磨难与挫折。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付出了沉重代价,是用金钱难以买到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合理开发这一独特宝贵资源,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把德育摆在教育的首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国家与民族长远利益的需要,是应对国内外新形势的需要,也是发挥老同志优势、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党的优良传统、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真正体现和拓展“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内涵,对自身有利,不仅可以缓解老年人的孤寂,也从青年人健康成长中获得快乐与生命力,对老同志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态也大有裨益。党和国家对广大老同志寄予厚望,作为受党和国家长期教育培养的老同志,要切实解决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信任与期望,进一步做好关工委工作。
2、准确定位,逐步规范,是增强工作有效性的基础。作为以老同志为主体的关工委基层组织,是在学院党委领导下的群众性工作组织,主要是围绕“育人”这个中心,配合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主渠道),做好大学生和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工作中,发挥辅助和参谋作用。主渠道需要辅渠道,辅渠道离不开主渠道,也不能代替主渠道;既要看到关工委老同志在关心、帮助青年教师和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中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又要正确认识这种作用的有限性,而且必须得到党政领导重视和相关部门的理解、支持;既要解决到位,又要注意不越位。当前,应主要解决到位的问题。党委重视与支持是关键,关工委积极主动作为很重要,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更能有“为”。
3、从实际出发,把握细节,是关工委工作成败的保证。医学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医学生从入学起就面临学制长、课程多、考试多、时间紧等诸多压力。还要到医院各科轮转见习、临床实习,直接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人,值夜班、做手术,风险大、责任重,面临毕业还要到处奔波寻找工作…。关心工作要从这一实际出发,既要加强巩固专业思想的教育,又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工委老同志既有专业特长、经验丰富等诸多优势;却又因时代背景不同,老年教师的知识和思想观念有些已落后于现实,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与中青年教师有一定差异;客观上存在年老体弱、住地分散,而且退休多年,不大了解学生的思想与学习状况等劣势。关工委工作也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注重细节,做好安排。既要充分调动老同志的积极性,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又要关心、爱护他们的健康,尽可能减少老同志往返奔波、乘车劳顿。做到力所能及、量力而行。要为他们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保障措施。进一步加强关工委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4、关心下一代工作面临新挑战。回顾过去,我们尽力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但还应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值得我们认真总结。较长一段时期,我们推进关工委工作相当困难。其主要原因:一是思想观念滞后,对关工委工作存在认识上的种种误区;二是领导体制存在缺欠,一个联合党委分辖五、六个单位,专业不同、性质有别、职能相异,协调困难;三是关工委工作保障机制不健全、难到位。经过上下努力,一些问题虽已得到初步解决,但潜在的问题与矛盾,特别是人的思想观念不是短期内就能很快解决的。正视面临的挑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措施,对一些“难点”问题,党委重视,各方支持配合下大力气解决,才能在“深”、“新”上开拓,进一步推动关工委工作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
 
                                                                2007-1-20第3稿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