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工委简介-信息之窗

我国科学家成功绘制首张中国人群肝病谱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3/1/26 12:41:00 660

 2013-01-22  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记者从在京召开的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悉,由解放军第302医院病理诊断与研究中心主任赵景民和病毒性肝炎研究室主任徐东平领衔,联合香港中文大学和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完成的课题成果“中国人群肝病谱构建与HBV相关肝病集成防治策略的建立及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成果的问世,标志着我国从此有了自己的人群肝病谱,疑难复杂肝病诊治技术能力将得到大幅度提升。

    据介绍,我国肝病人群数量巨大,病种繁多,危害严重,但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完整的肝脏疾病谱,这严重制约了疑难复杂肝病的诊治水平。而乙肝病毒(HBV)相关肝病又居我国肝病谱首位,仅慢性HBV感染者就有9300万,每年约35万患者死于HBV相关终末期肝硬化、肝衰竭、肝细胞癌等肝病,所以,降低HBV相关终末期肝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实现对疾病进展的全程监测和有效干预阻断,破解相关重大科学问题,刻不容缓。针对这些情况,赵景民、徐东平领衔课题组在34项国家和军队课题的支持下,对“中国人群肝病谱构建与HBV相关肝病集成防治策略的建立及应用”这一课题进行奋力攻关,历时20多年,终于在该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该课题组成功绘制出我国第一张覆盖地域最广、代表性最强、涵盖病种最多的肝脏疾病谱,它涵盖了103种肝病,首报病种8种,首次明确了我国各种肝病的临床病理特点;通过肝病谱进行肝病种类逐级分层筛选,结合我国肝病特点、疑难复杂肝病诊断新技术和传统技术,在国内率先创建“一筛三结合”诊断新模式,使我国疑难复杂肝病确诊率达到98.8%,较国内外最高确诊率分别提高了16.9%和4.8%;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17个HBV相关肝细胞癌早期风险预测分子标志物,并研发了监测试剂盒,系统创建了适用于HBV感染不同阶段的动态风险预测模型和技术,使HBV相关肝细胞癌风险预测较以往提前了10年以上。

    与此同时,该课题组还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核苷(酸)类药物/干扰素联合抗病毒治疗优于单药治疗,它为抗HBV治疗由单药向优化联合治疗策略根本转变提供了科学依据;首次发现抗病毒治疗能有效阻断HBV感染进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在国际上率先系统创建了适合我国人群的HBV相关肝病临床干预评价体系,创建了HBV耐药检测、cccDNA定量和N-糖组分子指纹图谱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等系列新技术,率先研发了系列HBV诊断试剂盒,显著推动了我国HBV相关肝病诊治技术能力提升及诊断试剂国产化进程;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雄激素受体-CCRK等6条肝细胞癌发生相关分子信号通路,以及Sirtuin 1等6个治疗新靶点,首次发现了人体天然抗HBV分子GRP78,为研发肝细胞癌靶向治疗药物和抗HBV药物开辟了新途径;集成创建了针对HBV相关肝病疾病进展各关键节点的全程“干预前移”策略,实现了从慢性HBV感染初期向肝硬化、肝细胞癌进展全程的动态监测和有效阻断,显著降低了HBV相关终末期肝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