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胰岛素作用的分子机制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人体内胰岛素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这意味着,医药行业将有望研制出更有效和更方便的糖尿病药物,以替代每日注射胰岛素的现有疗法。
澳大利亚墨尔本沃尔特·伊丽莎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与来自美国、英国和捷克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了这项研究,他们揭示了胰岛素分子如何与人体细胞的蛋白质结合,这是医学研究者近20年来一直试图破解的问题。
研究小组发现,胰岛素受体是细胞表面的一种大蛋白质,胰岛素与这种蛋白质分子结合,对细胞从血液中摄取糖分作为能源非常必要。研究团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迈克·劳伦斯说,他们首次获得了胰岛素及其受体相结合的三维图像。
再生感音毛细胞可助小鼠恢复听力
近日,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马萨诸赛州眼耳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研究人员首次证明,用一种药物刺激成年小鼠耳蜗里残余的毛细胞,能使其再生出新的毛细胞,从而部分恢复小鼠因噪音而受损的听力。这一成果在耳聋治疗应用上有着光明前景,有望帮助聋人恢复听力。相关论文发表在《神经元》杂志上。
听力下降最常见的是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这是由耳蜗中的听觉毛细胞损伤所致。通过助听设备或耳蜗移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听力。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能真正恢复听力的疗法,因为哺乳动物的听觉毛细胞跟鸟类或鱼类的不同,一旦损失就无法再生。如果让听觉毛细胞在受损之后还能再生,在治疗听力下降方面将极具潜力。
研究人员先通过试管实验选出了一种叫做伽玛—分泌物抑制剂的药物,这种药会抑制一种叫做Notch蛋白产生的信号,Notch蛋白位于围绕着毛细胞的支持细胞表面,结果会使这些支持细胞转变为新的毛细胞,所以这种药具有刺激毛细胞生长的能力。他们将这种药物用在耳聋小鼠的耳蜗,能使毛细胞再生,从而使小鼠听力得以提高。用药后受损毛细胞会被新的毛细胞替代。通过位置分析,听力的提高和毛细胞被替代的位置有关,所以小鼠听力提高的原因是支持细胞变成了新的毛细胞。
这是科学家首次证明了成年哺乳动物耳蜗感音毛细胞也能再生。
晚期癌症患者服用多种维生素会阻碍治疗
在最新一期《开放生物学》杂志上,因1953年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而荣获诺贝尔奖的詹姆斯·沃森教授发出警告称:“癌症晚期患者服用含有抗氧化剂的多种维生素片,会阻碍自身的治疗。”
长期以来,含有抗氧化剂如维生素A、C和E的营养补充品,一直是癌症领域辩论的话题。一些研究认为,它们可以产生适度的防癌效果。而现在沃森教授说,这种药片可能弊大于利。他在研究论文中声称,这些营养补充品会产生高水平的抗氧化剂,使化疗和放疗等治疗方法“罢工”,从而成为无法治愈晚期癌症的原因之一。
在健康人群中,抗氧化剂可能是有帮助的,因为它们主要攻击破坏DNA的分子“自由基”。但是,很多癌症治疗中是使用自由基来杀死肿瘤细胞的,这就意味着抗氧化剂会阻止自由基的有益作为。
沃森教授说,一些人有意识地通过食用抗氧化的营养补充剂来预防癌症,而最近的数据强烈暗示,许多晚期癌症之所以不可治疗,正是由于摄入过多抗氧化剂引起的。现在已到了开始认真询问抗氧化剂的使用是否不再起到防癌作用的时候了。蓝莓的口感好,是最好的高抗氧化剂,但多吃并不会减少癌症的发生。
(肖融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