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需要什么;转型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途径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3/1/17 15:30:08 765
我国发展新阶段和国际竞争新形势对加强自主创新提出了紧迫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基本途径。面向市场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可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是一个经济体创新能力的直接体现和竞争力的基本来源。那么,对于这类创新来说,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呢?
自由与规则。创新意味着打破常规、破旧立新,自由的经济环境对于创新必不可少。如果管制、审批过多,“玻璃门”、“弹簧门”林立,创新就没有空间和土壤。自由不仅意味着可以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大胆探索、尝试,而且意味着可以通过市场竞争赢得资源使用权。在现代社会,创新从研发到应用、推广和产业化,需要大量资源投入。如果经济主体不是靠市场而是靠市长获取资源投入,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自由。由于历史惯性,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习惯于抓投资、上项目。然而国际经验表明,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并不是政府直接抓出来的,美国硅谷的成功就是例子。近年来我国光伏等新兴产业产能过剩、低水平竞争,原因之一就是一些地方在政府主导下盲目投资发展。不过,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如果没有规则,创新也难以形成良性循环。诸如仿冒盗版、恶性竞争等都会损害创新。可见,创新需要减少微观经济领域的行政干预,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竞争与合作。经济主体的创新动力来源于利益追求,来源于在市场竞争中领先一步带来的超额利润;创新的压力同样来源于不进则退、优胜劣汰的竞争。从宏观上看,只有通过竞争和市场择优,才能发现最符合实际需要、最有优势的创新项目。市场是检验创新成果的试金石。如果可以通过垄断获取超额利润,经济主体就不会劳神费力去搞创新。如果事先就选定某个企业、某个项目予以重点支持,且不说选择是否准确,单是这一做法就不仅会压抑未被选中者的创新积极性,而且会削弱被选中者的创新动力和压力。当然,竞争并不排斥合作,特别是在创新日益系统化的现代社会,合作更是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无论产学研还是供应链,无论金融支持还是风险分担,无论建设共性技术平台还是组织协同攻关,都离不开相关方面的通力配合、密切合作。可见,创新需要破除垄断、鼓励竞争,健全合作体制机制。
基层与顶层。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创新的目的在于满足实际需要,基层实践是创新的源头活水。同时,创新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机会在哪里?谁能把握住机会?哪个创意会赢得市场青睐?这些问题没有人能事先搞清楚,只有通过无数主体在实践中摸索才能找到答案。在人类创新史上,一些带来重大影响的发明创造事先并未被预期到,而是科研过程中的副产品。另一方面,当今时代,创新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又需要通过构建创新体系予以协调和支持,需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需要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我国尚未完全走到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前沿,在很多领域还有很大空间和后发优势,尤其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并为实现规划目标创造有利条件。可见,创新需要在顶层构建系统支持体系,在基层放手鼓励探索和实践。
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和急剧转型期,与以往相比,保障和改善民生既具备更好的条件,又面临严峻的挑战,需要深化研究、统筹谋划、协调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在提高居民收入、扩大城乡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有力促进了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同时,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民生内涵不仅包括基本生存权,还包括发展权,发展权又包括受教育权、劳动就业权、健康权、基本住房权和公平出行权等,新老问题交织使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复杂繁重。在这一时期,妥善解决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尤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就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法制化进程,使保障和民生改善有法可依,步入法治化轨道。同时,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机制,从法律制度上为改善民生创造有序的社会环境。
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应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坚实物质基础。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基本职责。应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民生事业发展的效率,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解决好现实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谋划长远,又要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一是积极促进就业和创业。继续在政策、资金、技术、税收方面对创业者提供支持,加强就业和创业培训,建立健全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二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提高全社会人力资本水平。三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通过“提低、扩中、限高”,缩小收入差距,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四是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医疗、养老保险等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继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救助。五是健全城乡医疗卫生体系。不断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法学院)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