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文章-时政讲坛

高校基层关工委工作实践的调研报告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3/1/12 11:26:32 1028

 来源: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课题研究文选》2011年4月

同济大学关工委课题组 

(课题组负责人:欧阳杰 (执笔) 成员:贾瑞云、曹英多、高申兰、祝文美、陈绍伟)
 

 内容提要:高校基层关工委,是高校关工委工作的主体和重要基础。为了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基层关工委工作,实现基层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机制化,增强工作实效性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同济大学各学院基层关工委工作实践的调查与研究,总结实践特点、基本经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做好高校关工委工作的思考与对策建议。 

高校的院、系在组织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担负着把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职责。院、系基层关工委直接面向学生,是高校关工委工作的主体、主要战斗力和重要基础及工作创造力的源泉。为了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基层关工委工作,实现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机制化。对我校院、系基层关工委工作,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个别访谈和查阅相关文档资料等方式,总结实践、探析问题,就高校基层关工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调动广大退休教师积极性,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增强工作的实效性,为进一步开展高校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以适应当前高校基层关工委遇到的诸多难题之所需和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

一、同济大学基层关工委工作的实践与主要特点

同济大学自上世纪90年代中建立关工委组织以来,开始是少数学院成立关工委,以离休干部和自愿参与的退休老教师为主体,按照院、系党组织安排,开展活动。其特征是以个人自愿参与、进行以维护稳定、如何成才开展形势政策、党课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辅导报告等活动。自2004年贯彻中央8号、16号文件精神以来,从组织上加强领导。学院党委(总支)书记任主任、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任副主任、以老同志为主体,在14学院成立了关工委组织队伍有所扩大,有组织活动逐步增多其特征是围绕学院中心,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优势和特长,以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要目标开展活动。

目前全校已有24个学院和三个系建立关工委组织。工作制度逐步健全,协助、配合主渠道,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求真务实,逐步推进,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其特征是围绕“育人”中心,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开展各具特色的各项活动。  

(一)主要特点:

1、党政领导形成合力,坚持薪火传承,着力从源头上加强教育培养。环境工程与技术学院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等单位,党委重视关工委工作,由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等在职领导为主导,退休党支部书记等老同志为主体,组成学院关工委分会班子,形成合力,建立健全制度,做到年度有计划、学期有安排、交流,年终有总结;经费有保障、活动有平台、成效有评价,不断完善育人体系。主要做法:一是加强关工委组织建设,实行专兼结合,建立骨干队伍,并聘请院外相关老同志参与和指导。二是抓好队伍自身建设,坚持虚实结合,通过工作研讨会,提高思想理论素养,注重发挥老同志的优势和作用,积极探索创新育人新途径。三是着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育培养,针对近年来较多青年教师进入教师队伍,他们学历、学位高,朝气蓬勃,工作热情很高,但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对学院的发展、奋斗史不甚了解。通过充分发挥老同志传帮带作用,请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宣讲学院创业史、发展史,以自身专业、政治优势进行主题宣讲;介绍教学、科研心得体会,交流备课、授课经验、或利用教师节,举行新教师上岗宣誓仪式。四是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精心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支持老同志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参观活动;参与党建工作,特别是对一些特殊同学,坚持既耐心细致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又从实际出发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相结合,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2004年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关工委分会获学校关工委先进集体;2008年环境工程与技术学院关工委分会获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先进集体。

2、发挥老同志作用,以“主体推动主导”,主动配合开展帮教助学活动。外国语学院和医学院老同志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围绕专业特点,积极主动提出建议,配合主渠道开展帮教助学活动。外国语学院老同志坚持贴近学生思想、专业、生活的实际,分别与班级结对子,进行人生导航,既指导专业学习,又注重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疏导,成效明显。医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从健全组织着手,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加强队伍建设,每年召开工作研讨会,明确定位,建立制度,逐步规范。重点针对学制较长、课程多、时间紧、工作条件比较艰难的实际,解同学之所难,帮同学之所需:请老教授“现身说法”,以许多服从国家和百姓需要的感人故事教育学生。医学院对部分学生首次出境访问、学习,感到忐忑不安,老教授与他们进行座谈交流,指导他们在境外远离家庭和学校如何学习和生活;临床医学0423名同学关心弱势群体以满腔热情用几个月的业余时间,坚持为一农民工小学586名子女做寄生虫感染和对建筑工地的400多名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写出调查报告,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关工委老同志按照党委要求以自身优势,帮助指导修改,并带领3名同学应邀参加 “中德两国外来务工人员问题” 国际研讨会,作“关注农民工及其子女教育”交流发言,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与好评。2009年医学院关工委分会获学校关工委先进集体和上海市教育系统基层“五好关工委组织”称号 。

3、开展师生面对面谈心交流,坚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帮促工作。外国语学院从2003年建立“心语屋”作为关心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老同志针对一些学生受到西方文化思潮影响,存在价值取向扭曲、理想信念模糊、思想迷茫,社会责任感不强的实际,以自身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人生阅历,谈理想信念、讲诚信价值和如何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过师生面对面谈心交流、进行心理疏导,开展耐心细致地思想工作,为学生解疑释惑,及时化解他们的思想困惑,从根本上提高同学的思想理论素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门安排一间办公室,建立“谈心屋”每学期初制定谈心交流活动安排表,由老同志轮流值班,坚持每单周与学生开展谈心交流,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帮扶,并及时向学院相关部门反映,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得到了解决。汽车学院关工委建立“爱心屋”,采取定期安排、同学与老师预约相结合,重点帮助。坚持与同学进行平等交流、互动沟通,帮助同学走出困境,比如有个广西偏远山区的学生,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但由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很少与同学交往。老同志多次与他促膝谈心,为他创造条件参加班级和社团活动。现已成为学院学生会的骨干,学习成绩仍名列前茅实践证明,开展师生面对面谈心交流,做好少数学生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帮扶,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和谐稳定,有利于发挥老同志的特长,既是我党的光荣传统,也是同学面临各种困惑之所需,是网络无法替代的。

4、积极探索走出校门,服务社会,拓宽工作渠道。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以组织生活、志愿者服务、科普宣传等形式,与社区、中、小学进行共建,搭建平台,定期互动交流,开展大学校区、中学园区和居民社区的联动,以强化实践,服务社会。2003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关工委开始探索以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为载体,走进街道社区开展“让环保走进生活、让生活更加环保”的节能、绿色、循环经济理念宣传的系列活动。2005年以后,经济管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法政学院、汽车学院等,与当地小学、中学和居民社区,开展共建活动。正式启动“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模式。探索高校走出校区,服务社会,既主动参与中、小学校区、街道社区的青少年德育教育,同时也为高校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搭建平台,使大学生了解民情、社情、国情,经受锻炼,增强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比如外国语学院与杨浦区残联签约合作建立“手拉手爱心助残”志愿者服务活动基地。八年来,老同志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先后带领数百名同学参与“手拉手爱心助残”活动。为残疾学生辅导英语,使不及格学生的成绩得到较快提高,考进了高中。受到学生和家长一致好评与感激。多年来,他们把志愿助残的爱心接力棒,一棒一棒传递,用爱心和满腔热情,为残疾人和他们的家庭点燃了生活的希望之光。2009年外国语学院关工委分会获学校关工委先进集体。

5、坚持从实际出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机械工程学院有少数民族学生109人,占学院学生总数的6.9% ,其中来自新疆少数民族的学生占1.52% ,他们大多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汉语交流困难,学习困难多。按照学院党委要求,关工委老同志对他们重点帮助,经常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沟通,探讨如何以最适合的辅导方式,开设汉语班,提高汉语水平,指导学习方法,使学习成绩逐步提高;学院52名国防生中,有部分同学对毕业后不能考地方院校研究生,思想产生波动,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军事训练有抵触情绪。关工委老同志就与国防生党支部共同开展“科学发展观与核心价值观”主题学习交流,宣传国防生的性质、任务、政策。希望党员要带头理论联系实际,把握方向、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全面发展……。通过老同志耐心细致的工作和国防生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稳定了情绪,端正了态度,学习成绩和各项素质考核都名列前茅。

汽车学院是新建学院,退休老教师少,学院党总支坚持从实际出发,逐步发展与完善。200810月成立关工委分会时,由书记出面协调,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相对稳定的骨干队伍,坚持为同学做好事、办实事。有个同学家境困难,经常为家事分心影响学习,多门功课不及格,思想苦闷,一度失去学习信心,欲放弃学业去打工。关工委老师了解后与他沟通交流,联系家长共同做其思想工作,并为他争取困难补助、帮助他补课,使他减轻了经济、学业和心理负担,补上落下的功课,开始走上正常学习生活。

6、适应新形势,建立关工委网站,服务同学。电信工程学院、土木学院等多年以前就在学院网站建立了关工委网页,但信息量小、点击率低。为适应新形势,更好地服务同学,医学院、土木学院关工委在学院领导重视、支持下,老同志自己设计建立了学院关工委网站,栏目比较贴近学生,点击率逐渐提高。网站运行管理,从组稿到上传操作管理,都是老同志发挥自身优势,无私奉献

为了解学生和老同志对基层关工委工作的评价与需求,我们先后作了两次范围较广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详见附件12)。总的看,广大同学和老同志对基层关工委分会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基层关工委工作克服困难,配合主渠道开展各项活动中成绩应充分肯定。

(二)基本经验:

1要坚持三个离不开。高校基层关工委的工作推进与发展,离不开学院党政领导的重视;离不开老同志的奉献精神;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支持和良好的环境氛围、保障条件。三者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缺一不可。实践证明,只有这三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才能互相理解、相互支持、避免扯皮、形成合力,取得实效。

2、要坚持配好领导成员,建立常务工作小组。高校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领导工作十分繁忙。关工委工作怎样实现“围绕中心、配合补充”,做到“帮忙不添乱”,关键是要有个精干、务实的常务工作小组进行统筹协调。特别是要选配一个有能力、有威望的老同志担任常务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有的学院开始是没有常务工作小组,只是一名老同志负责常务工作。实践证明对加强领导,协调解决存在问题是力不从心的。有的学院由党委领导牵头(一般是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以学工办主任或团委书记兼任秘书和3名老同志组成常务小组,结合学院实际,进行统一计划,搭建平台,安排活动。这种组织结构能互通信息、优势互补,切实发挥党委加强领导、主动引导、及时协调和把握方向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协调相关部门间的分工、联动、合作,克服“单打一”,形成合力。

3、要坚持抓好队伍自身建设。老同志既有诸多优势,但也确实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劣势:退休多年,体力、精力下降,不大了解学生思想,存在信息不足、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理念等方面与在职年轻干部和当今大学生的实际存在较大差异。需要互相学习、相互沟通,优势互补,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一些学院针对老同志之间的不同认识,采取工作(理论)研讨会,以中央和上级相关文件为依据,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准确定位;“走出去、请进来”进行参观考察,互相交流、相互切磋,加强自身建设。实践证明,这种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于队伍思想建设,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4、要坚持正常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必要的工作制度,如工作例会制度;总结学习制度;工作研讨制度;请示汇报制度;文书档案制度等。是做好基层关工委工作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坚持认真贯彻执行工作制度,有助于提高工作水平,促进基层关工委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逐步建立长效机制。也是衡量基层关工委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志。

5、要坚持必要的保障和激励措施。一些学院除了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专项活动经费、搭建平台以外,还定期向关工委老同志通报情况,请老同志出席有关学生工作的重要会议,听取意见;有的每年为他们订阅报刊杂志;有的给以适量经济补贴或定期发给交通卡、日用品等进行精神、物质慰问。实践证明,对老同志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凡是这方面做得好,工作就成效明显。

二、基层关工委分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原因探析

在肯定成绩同时,也应清醒看到影响基层关工委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认识有误区,发展不平衡。调查显示:基层干部认为高校基层关工委组织是多余、重复、可有可无,不仅仅是个别现象。40%的人认为有无关工委对他们影响不大;50%的党政领导感到没有精力考虑关工委工作;活动经费不足也是影响工作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致使基层关工委班子不健全、制度不落实、经费无保障、工作难开展,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据调查,全校二级学院关工委开展工作正常、成效较好的只占30%左右,较差的也占30%左右,介于两者之间的占40%左右 。有个学院原来是学校关工委先进单位,党政主要领导更换以后,由于对基层关工委的认识产生歧义,“一支笔”把关工委原定经费砍了,老同志提出意见后,把一号老同志也换了人。致使学院关工委经费无保障、工作无平台、活动难开展。挫伤了老同志的工作积极性。

据对基层关工委核心、骨干的问卷调查显示,有30%的老同志认为学院领导的个人因素、认识高度决定重视程度、支持力度,是推动高校基层关工委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其中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领导思想认识不够统一。仅仅依靠宣传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扭转。随着高校实行干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目前院、系党政领导都是高学历、高学位,不少是“海归”,或某一学科的专家、权威。他们往往以欧美发达国家大学的模式为鉴,对中国国情、高校实际了解较少,不少人认为德育是党委的事情,有些行政领导对关工委的名称涵义、性质、任务还不甚了解。对新时期关工委工作的战略性、必要性、长期性难以认同。他们对中国特色的教育方针的理解需要一个认识过程。尽管中央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重视发挥关工委的作用”发文件、领导批示。但德育在学院各学科的渗透还没有得到完全、有效地落实实际上形成“素质教育的口号是轰轰烈烈,应试教育的措施是扎扎实实”“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的重智轻德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存在。关键是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政绩的第一指标,忽视高校基层领导干部对德育考核的指标要求,对学院院长比较注重教学成绩与科研成果,缺乏对德育考核的刚性指标。同时,也应该承认德育成效的滞后性、可操作性与教学、科研成效的显效性、利益关联性又促使人们大多选择后者而忽略前者。

(二)主导不够,实效不突出。院、系基层关工委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工作的运行管理还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主要根据领导重视程度和老同志的积极性、主动性去开展工作,实际存在主导不够,协调困难、随意性大;在工作条件、搭建平台、活动经费等制度保障方面比较欠缺,难以调动老同志的积极性;宣传不够,有54,32%的学生不知道关工委组织或不了解是什么组织。不少干部和教师也不清楚它的性质、任务;活动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够突出,缺乏吸引力,学生主动参与率还不高,影响力也不大。其原因是老同志实际上还不适应,据调查6.25%的老同志自认为不适应、4.58%的学生认为形式与内容单调。在思想观念、工作方式上,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不够,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老同志平时接触学生少,对他们的真实思想、生活实际等不甚了解,难以做到有针对性。

(三)激励政策不足,队伍后继乏人。调查显示:目前院、系基层关工委核心骨干的年龄逐渐老化,不少老同志已感力不从心,难以为继。调查显示我校关工委核心骨干70岁以上的占66,54%队伍呈现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已是不争事实。一些耄耋老人(最大93岁)为关心大学生健康成长至今仍然活跃在关工委工作舞台上。而关工委队伍中65岁以下的只占16.66%(其中有一部分还是返聘兼做关工委工作)。教育部党组20号文件发出以后,基层党委采取措施想扭转局面,但却遭遇尴尬:合适的不愿意、愿意的不合适(年老体弱等原因)。究其原因既有工作上的缺失,各级组织、媒体宣传不够,致使认识出现偏差、思想难统一。也有制度、政策方面的不足。定位不清、班子似有若无,经费不落实,工作难开展。根据问卷调查:关键是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撑和政策激励措施不足。一些老同志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都在追求经济效益,关工委既要讲社会效益,提倡奉献精神,也应该尊重个人的经济利益。赞同支持这一观点的占62,81%,他们认为前些年工作主体是离休干部,在物质待遇(工资、住房、医疗等)基本无后顾之忧。而当今退休教师由于历史原因,工资不高(调查显示月养老金在3000元以下的占42,35%)有的上有老下有小,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养老等保障方面,受到诸多后顾之忧的困扰。退休后既发挥一技之长为社会再作贡献,又为改善家庭生活而努力,已成退休后生活的一种趋势。尤其是一些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工程师、建筑师、设计师、医师等,是当前社会的紧缺资源,“行情看涨”,日进数百元已比较普遍。有的专家被邀请赴外地讲课、咨询、会诊……飞机来往、专车接送、住五星级宾馆,日进数千、月薪数万元也并非个别现象。而许多热心关工委工作的老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关心同学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各项活动,不仅要耗费宝贵时间和精力,还要自己倒贴来往交通费用。甚至还时常遭遇一些:“多管闲事”、“傻瓜”、“没本事”、“出风头”……之类的冷嘲热讽。两相比较,使一些老教师望而却步。

(四)缺乏与主渠道和家庭的配合,未形成育人合力。据调查:28.57 %的老同志认为一些部门对关工委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些老同志感到有的部门“需要你的时候就叫你来,平时缺乏热情、不理不睬”。缺乏必要沟通、交流,更谈不到关心、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老同志工作积极性。有70%的父母都把孩子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他们的口头禅是:"孩子、只要你学习好,别的什么都不要管。"缺乏做人的要求。也给工作带来难度,使工作成效打了折扣。

三、   新形势下对高校基层关工委工作的思考与对策建议

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面对关工委队伍后继乏人的严峻挑战,有人提出“关工委这面旗帜能打多久?”的疑问,甚至悲观地惊呼“老红军、老八路首创的以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组织有可能自生自灭”。这也不全是杞人之忧。由党中央批准成立并有中央领导同志具体分管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20年来的实践证明,关工委组织带领成千上万的老同志矢志不渝地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辛勤工作、无私奉献,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在思想多元化的当今社会面临着新挑战,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地继续坚持这一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不少老同志认为:当前,仅仅靠领导同志批示或政府部门、学校的文件是不够的。必须从法制、体制、机制上明确其法律地位,建议中央和国家权威部门以贯彻中央8号、16号文件精神的配套文件,明确关工委组织的性质、职能、结构、经费等方面加以规范。才能从根本上止息争议,解决关工委“置身深闺人未识”的状况。

高校基层关工委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200920号文件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教育部关工委成立20周年的新形势下,既面临很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又面临诸多现实难题。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破解工作中的难题?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敢于理论与实践创新,以突破性思维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在坚持以往有效做法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关工委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紧紧围绕育人中心,探索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采取综合措施着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吸引力、影响力,提高实效性。切实提高基层关工委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应着力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要准确定位,明确指导思想。鉴于高校各学院的历史、现实、专业、人员、规模、实力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较大,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是“配角”和“辅助力量”的基本定位和“有所为有所不为”,既发挥优势,又量力而为,做到扬长避短。同济大学党委提出关工委队伍是学生思政工作三支队伍之一(思政理论教学队伍、辅导员队伍、关工委队伍)从理论上进一步明确了其性质与地位。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和贯彻关工委工作24字方针时,按照“关工委要有活动;活动要形成品牌;品牌要有长效机制”;“到位不越位” 、“帮忙又添彩”;“有目标,无指标” 、“有要求,不强求”;“做一件两件不嫌少,十件八件不算多”的精神,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尽心尽力抓落实,力求使工作取得实效。 

(二)要构筑德育工作体系,并把关工委工作纳入这一体系之中。这一体系应该实行院长、系主任负责制,并为第一责任人。党委(总支)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要把德育业绩作为院长、系主任考核的刚性指标,结合贯彻落实“十二五”大学生德育工作规划,逐步形成由院长、系主任引领、牵头的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组织育人网络。不断完善德育工作体系。落实德育的学科渗透并负责对学院每个部门、每个学科、每名教师的德育责任进行考核。建立以班主任为核心、科任教师积极参与的德育责任制,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互动、结合。建立与社区、中小学园区联动的教育平台。组织学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做到统筹安排,全面部署,增加投入,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增强德育的整体性就是要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德育网络,全体教职工人人参与德育工作,校园环境处处体现育人的良好氛围。 才能真正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

(三)要在统一思想,调整政策,着力解决队伍的“老大难”问题上采取切实综合措施。高校基层关工委工作,要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就要着力建设一支来源多样、素质较高、责任心强、懂得教育规律、专兼职结合的队伍。当务之急必须解决喊了多年,至今并未完全解决的关工委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老大难”问题。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以突破性思维从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调整政策等方面加以突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关工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要破解这一难题,必须澄清认识误区,加大政策调控力度。

 1、要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加强宣传教育。学院党组织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关工委工作的战略性、必要性、长期性的认识。针对一些干部和教职工中比较普遍存在的“关工委工作只是权宜之计、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等认识误区,通过会议和媒体加大宣传力度。重点解决领导干部对工委工作是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的伟大实践与创新的共识这一举措在世界教育史上绝无仅有,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它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既继承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又坚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要求,是最实用、最经济、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的创举。高校退休教师是我国老年人口中文化层次最高、科技人才最集中的知识密集的人群。他们在职时系各类学科带头人,是高校人才群体中处于核心、领衔的业务尖子、领军人物,亲历了我国从弱变强和学校由小到大的发展历史,见证了学校发展的各个时期,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工作中,有丰富“育人”经验。发动老教师做好关工委工作,是国家与民族长远利益的需要,是应对国内外新形势的需要,也是发挥老同志优势、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党的优良传统、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同时,能真正体现和拓展“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内涵,对自身有利,可以缓解老年人的孤寂,也从青年人健康成长中获得快乐与生命力,对老同志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态也大有裨益。退休党支部对退休教师的专业、思想、特长、能力、家庭、健康等情况比较了解,应加强宣传,定期推荐合适的人员参与关工委工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合理、适当开发高校老年人才这一独特宝贵资源,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2、解放思想,调整政策,加大激励措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关工委既要提倡奉献精神,也应该讲经济效益。要调动更多相对年轻的退休教师志愿参与关工委工作,必须从现实出发,加大激励措施,增加吸引力。从过去提倡奉献以精神鼓励为主,逐步实行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政策。

调查中,有的老同志不无感慨地说:“我们为了学校长远建设和学生健康成长,成天忙前跑后,就算是评上了先进,也只不过是几百元的奖金,还抵不上人家一桌饭的费用,更不用说与花大价钱引进人才去比了!”。据调查显示:目前基层关工委核心、骨干队伍中共产党员占 99,4 %,其中党龄在26年以上的占72,82%;曾经“双肩挑”的占61%,其中10年以上的占73,70% 。他们对经济补贴的看法不一,年龄越大、职称越高的老同志不赞同给经济补贴,认为应该提倡奉献精神。但有62,81%的老同志认为既要讲奉献精神,也应讲经济效益,才能体现价值。他们中副高职称占55,06%,有不少人曾经是学校教学、科研或党政管理工作的骨干,有的还被评为先进人物。他们没有晋升为正高职称,大多是由于当时的历史、客观原因所造成(忙于本职工作无暇兼顾“论文”、“外文”或限于名额主动让给年轻同事等)。根据“以人为本”和党的“对老实人不能亏待”干部政策的精神,对这些过去已经“吃亏”,而如今仍然坚持默默奉献的老同志,应该“高看一眼、厚爱一分”,给以必要的关心和政策倾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比如,在学校树立良好的氛围,加大投入,表彰先进,每年假期组织先进人物和他们的家属赴外地休息疗养、给予必要的经济补贴等。

上海市老科协为调动会员再为社会作贡献的积极性,几年前试行不与工资挂钩的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成效明显。建议有条件的高校也不妨一试。这不仅有助于调动当前仍然积极奉献的老同志的积极性,而且可能对吸引部分相对年轻的退休教师参与关工委工作也不无好处。

(四)要坚持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创新活动方式。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的潮流,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也是推进高校基层关工委工作的强大动力。当今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他们的行为习惯、心理、性格、思想观念、价值选择、利益取向等呈现多样化,给工作增加了难度,提出了新要求。应着力从以下方面抓好:

1、要以学生为本,为他们解疑释惑。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加强调查与研究。力求贴近学生思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根据学生需求,在内容、形式、载体上,充分考虑大学生思想多样化、价值追求多元化的现实,围绕大学生中的“热点”和“难点” 问题,不回避敏感问题。实践证明:大学生政治思想工作要少作大报告、讲大道理。坚持以小型座谈会、参与组织生活讨论、进行面对面谈心等多种形式与大学生进行理性沟通,坦诚交流,指导帮助化解他们的思想困惑。

2、要着力在解决“代沟”上下功夫。由于诸多原因,老同志对当今大学生的了解逐步减弱,实际上存在“代沟”是不争的事实。首先,要尊重同学,平等相待。在方式方法上要防止“居高临下”,以教育者自居。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高,强烈希望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思想比较解放,具有创新思维和对新生事物的敏感性、获取社会信息的快捷性,比较注重民主自由、法制意识较强等特点。但在思想、政治上不够成熟,社会实践经验欠缺,遇事容易冲动等不足。老同志既有经历、阅历丰厚,工作经验丰富;对事物分析、判断能力较强,遇事比较冷静;事业心、责任心、纪律性强等优势。但也确实存在劣势,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上与年轻人有较大差异。应当坚持与时俱进,互相尊重差异,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做到扬长避短,讲真话、说实话。以肯定成绩、表扬为主,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做到平等待人,以理服人,才能取得实效。

(五)要加大投入,加强保障,逐步规范,坚持可持续发展。上述种种措施落实的关键,必须加大投入,解决专项经费保障。教育部党组200920号文件已经明确,但毕竟是原则性规定。高校基层如何贯彻落实,似乎还缺乏成熟的经验,有的还在观望之中,对经费来源、发放标准等难以把握,存在争议。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

1、关于经费来源。调查显示:多数老同志对关工委经费来源,主张按照学生人数按一定比例,列入年度计划。主要用于开展活动、学习考察、经济补贴、表彰奖励等。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建立关工委基金,除行政经费划拨一定数量外,利用人脉关系在企业、校友和热心公益事业的单位、个人捐助。主要用于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资助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生活困难学生、奖励学业优秀、品德高尚的学生等。有利于吸引相对年轻的退休教师参与关工委工作,也有助于提高基层关工委的影响力,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2、关于经济补贴标准。调查显示:多数老同志认为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贡献大小和单位的经济实力酌情按照承担责任、数量,每年给予200-1000元现金补贴;或每学期给予100-600元现金补贴;70岁以上老同志则主张每年发1-2次交通卡或节日给以实物慰问品。

    3、关于基层活动、结构、名称的规范。不少老同志认为:高校基层关工委活动应该把握适度原则,不是活动越多越好、参与的老同志越多越好。调查显示:活动应该主要根据主渠道的需要适当安排;为保证工作质量,在挑选核心、骨干层人员(常务组成员)时要坚持“少而精”、“好中选优”,“宁缺勿滥”,注意结构的优化,做到“老中轻”结合、要有女老师和党政管理、学生工作等干部。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可采取返聘或向外特邀聘请。为体现以人为本和对同志、家庭负责,建议学校工作条例应明确规定超过76岁,一般不宜担任基层关工委常务工作。一些老同志认为基层关工委的名称不统一、不规范。(分会、小组、主任、会长等)应引起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
                                                                                                       20101121

参考资料:

1田淑兰:在教育部关工委全体委员会会议、与其他调研会议上的讲话;

2、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课题组: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长效机制的研究;

3、杨桂华:在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领导干部学习班的报告:当代青年疑惑问题探析;

4、同济大学“十二五”大学生德育工作规划(征求意见稿);

5、同济大学关工委课题组:高校关工委管理体制与长效机制的研究;

6、同济大学关工委课题组:关工委开展“师生面对面”谈心的实践与研究;

7、同济大学关工委林根:“关工委‘后继乏人’刍议。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