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科大为“中国硅谷”加速——“创新创业”成为办学关键词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3/1/4 12:10:38 760
来源:《文汇报 》2013年1月4日第03版
浦东张江,素有“中国硅谷”的别称。上海科技大学的落户,让不少“张江人”感叹:和美国相比,“中国硅谷”这下更加神似了。
提及美国硅谷,有两所著名大学和它紧密相连,一是斯坦福大学,一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巧合的是,新生的上海科技大学,都已和这两所名校搭上了线。
200多位正教授齐聚
作为教育部在上海的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之一,上科大的人才培养目标锁定于“从事科学发现、高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创业与管理的高级人才”。为此,学校将设立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和创业与管理学院,学院下不分设系,以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目前,学校的课程设计已邀请国外知名高校加盟。其中,工程学院在线课程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来设计,且每门课都会派青年教师去进修1-2个学期。
市教委副主任、上海科技大学筹建工作组副组长印杰说,上科大不是传统意义的学术型研究教育机构,而是构建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对接“中国硅谷”建设。
“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办学,如此定位必然对师资提出极高的要求。上科大目前已从中科院聘请了200多位具有正高职称的教授,包括24位院士、28位国家和地方“千人”、67位国家“杰青”。学校的另一部分师资则来自海外,已经签约的师资名录上,包括一位诺贝尔奖得主,一位美国三院院士。
记者注意到,首位接过上科大聘书的“诺奖教授”,正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结构生物学教授罗杰·科恩伯格,他是200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目前已受聘于上海科大免疫化学研究所。而这个新研究所的首任所长理查德·乐纳教授,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科学院、艺术与科学院“三院院士”,也是免疫化学理论的奠基人和先驱者。
办学与产业紧密结合
身处张江国家高新示范区核心位置,落地中科院上海浦东科技园,紧邻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无论是科研创新还是创业,上科大的地理位置都说明,其办学与产业结合上有近水楼台的先天优势。
注重创新和创业教育,是上科大最为鲜明的办学特色。根据计划,上科大学生规模为6000人,其中本科生2000名,研究生有4000名,其中就有1000名是应用型硕士。学校对应用型硕士的要求是,应同时具有很强的技术背景和创业能力。
本科生教学方面,上科大也会有意识地增强学生创业能力的训练。比如,要求本科生大一暑假的“社会调查报告”,不仅要书面写下,还要有分析,并作口头报告;大二暑假的“行业科研调查报告”,再增加文献调研的要求。“只有通过了加上毕业答辩在内的这三次考核,方可毕业。”印杰说,到研究生阶段,在确定导师前,学生必须在至少5个创新团队中轮转过,以避免硕士、博士“一头扎进专业中,不闻实验室外事”。
上科大首批四个学院中,就设有创业与管理学院。该学院除了培养MBA、EMBA外,一个重要功能是为有创业想法或技术的学生、老师提供创业指导。该学院中的老师,大多聘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人士。今后,上科大还将设立孵化器,帮助学生或老师将成果产业化。
中科院上海高研院院长封松林表示,将来高研院的许多实验室将向上科大开放,使学生在夯实宽厚的知识基础的同时,通过实践培养创新意识与创业头脑。浦东科技园和高研院都是以解决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技术为己任,以与企业密切合作、带动产业升级为宗旨的一方科技高地。
采用书院制+导师制
从2013年起,上科大将开始招收第一批研究生(含硕士生和博士生)。在学生培养上,上科大准备采用书院制和导师制,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书院制就是让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住在同一个书院中。印杰解释,这有利于学科交叉,并锻炼学生的领导能力。同时,学校师生比在1∶8到1∶10左右,老师会在书院中与同学进行更多教学外的交流,让学生受到全方位熏陶。800名高水平师资保证了为每个学生配备导师,他们可以及早跟随导师进入实验室,参与到老师的科研或成果转化中。
教学方面,上科大将实施通识教育,内容不仅包括数理化天地生,还包括人文、艺术、社科。
生源是筹建中的上科大关心的一件大事。要承担起如此高水准的训练,没有优秀生源显然不太可能。据透露,该校招生暂时可能优先考虑保送生源,在录取上也不会只看高考成绩。该校一位行政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更希望能够争取到流向海外的优秀高中毕业生。
本报记者 樊丽萍 许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