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共和国同成长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09/9/28 22:01:17 12379
同济大学退休教师协会 区扬
在喜迎新中国60华诞之际,作为一个有着40多年工龄、党龄和30多年军龄的退休教师,怀着十分兴奋、激动的心情,为我们伟大祖国辉煌六十年感到无比自豪!祝福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和谐幸福!
回望过去,心潮澎湃、思绪万千,难忘过去。岁月把青丝染成白发,从风华正茂的少年到年逾古稀的七旬老人,亲历了伟大祖国的发展,见证了她曲折与兴旺的发展历程。当人民共和国刚刚诞生,美国悍然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妄图扼杀我人民共和国于摇篮之中。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刚满13岁的我毅然投笔从戎,“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经历了“一把炒面一把雪”和一个土豆充饥肠的艰难生活,见证了侵略军的狂轰滥炸和野蛮兽行。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下,作为一名年轻的卫生战士,与战友们并肩战斗,得到锻炼与考验。许多战友为了保卫朝鲜人民和祖国的安全,受伤致残、甚至牺牲了年轻的生命。使我在思想上懂得了从书本上难以学到的人生哲理,政治上开始趋向成熟,为后来的人生道路奠定了一个坚实基础。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后不久,我军陆续从朝鲜回国,开始投入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此后,我随部队参加祖国铁路建设转战祖国南北,从修建东北兴安岭原始森林铁路的牙林线(内蒙古牙克石—伊图里河)到东海之滨的鹰厦铁路(鹰潭—厦门)、从大西北戈壁荒漠的包兰铁路(包头—兰州)到海南岛榆莺铁路(榆林港—莺歌海)、从云贵高原的贵昆铁路(贵阳—昆明)到地质极为复杂的成昆铁路(成都—昆明)、从贯穿中西的襄渝铁路(襄樊—重庆)到具有战略意义的京通铁路(北京—内蒙古通辽—霍林郭勒);以及国家的许多重要基地建设,从核原料工厂到军事基地建设、唐山大地震的救灾现场等等,祖国大地的各省(市、区)除西藏外都曾留下了足迹。在跟随部队转战祖国南北的历程中,我作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军医,亲历了至今难以忘怀的那些日日夜夜,亲眼目睹了战友们为了国家建设与国防事业,是怎样忘我付出,不讲条件、不计报酬,不惜自己的血汗,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他们常常是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工程紧张时24小时还要连轴转。他们的待遇也不高,每月就几十元工资,从来没有奖金,每天伙食费只有四角五分钱,由于交通不便,常年吃不上青菜,经常吃的就是压缩菜(脱水干菜)粉丝、海带,许多人得了“夜盲症”,晚上走路困难。特别是干部战士在茫茫戈壁荒漠施工,条件异常艰苦,风沙很大,又特别缺水,打井挖下去七、八十米都不见湿,只好靠汽车从一百多里路以外拉水,除了保证工程用水外,连队二百多人每人每天分配一、两脸盆水,从刷牙、洗脸、擦身、洗脚到洗衣服,还舍不得倒掉,将水集中在空汽油桶里沉淀后再派用场。所以,十天半个月才能洗一次澡,冬天还好,夏天的日子就很难过。基层干部就是这样带领战士们无私奉献,献出了自己的青春,有的30岁出头还没有对象,家里给找好了一个,一年就一个月假期,人家姑娘一听说是常年在穷山僻野工作的“穷当兵的”,人家就不干了。那么多共产党员和连队基层干部,哪里有危险就冲向那里,他们为了保护战友,牺牲了年轻的生命,那些鲜为人知的真实感人故事,至今仍历历在目,一直鼓舞、激励着我。今天我们过上好日子,不能忘记他们。永远铭记先烈们的无私无畏精神,就没有什么不满足、也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进入八十年代,人到中年,脱下戎装从军队转业到上海高校工作,又开始一个新的征程,由于工作需要改做党务工作,思想上有斗争,毕竟做了30多年的卫生专业技术工作,几乎要从头学起,遇到许多从未经历的问题、矛盾与困难。既尝到了“酸甜苦辣”,又丰富了人生阅历,增加了生活的积淀,提高了文化底蕴。正是在军队长期工作与生活的磨砺,才能有克服诸多困难的勇气和智慧,逐步适应新的工作,尽力去完成工作任务。不知不觉又过去了近20年,还被中共上海市委命名为上海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回眸近十年的退休生活,从开始不习惯、不适应到结合自身实际,去主动创造快乐,既为党分忧、为民服务,又量力而行,有益健康,去体现自身价值。可以说经历了一个认识、摸索、调整、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关键在于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为保持健康体魄,尽可能多工作几年,几十年来,我一直坚持跑步和洗冷水浴锻炼,无论严冬酷暑从未间断;退休后一直担任退休党支部书记,尽力抓实党支部工作;还被聘为校、院关工委担任职务;承担撰写校史志等有关工作。为适应时代和工作的要求,一直坚持理论学习,充实提高自己,注意广泛搜集报刊文献,分门别类汇编了50多册《剪报资料》,用以指导工作。并结合工作实际,先后写出多篇理论文章。有的被报刊、杂志刊用,有的获征文奖、佳作奖。大宁路街道作为全国和上海市的试点之一,于2005年率先成立社区教育志愿者工作站,我被聘为工作站站长。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坚持深入社区调查研究,了解群众需求,积极探索,从建章立制,筹划社区教育、招募志愿者到教育培训、为群众开讲座、办展示、组织小学生暑假兴趣班等活动。做了一些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初步经验。并在上海市召开的区县社区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了介绍发言。2008年12月,大宁路街道社区学校,在“创示范性老年学校”活动中,受到了表彰,被评为上海市社区教育十个“示范点”之一。
在小区党总支、居委会支持下,我在小区《社区之窗》创办《延铁剪报》和《大宁影评之声》两个专栏,定期刊出时事要闻、历史回忆、保健知识、理财、影视评论等内容,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丰富社区精神文化生活。至今已连续五个年头,共出版了120期。为创建学习型小区、构建和谐社区做出了努力,其中,撰写影视评论文章达数十篇,还主编出版一本十几万字的影视评论专集;积极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先后代表闸北区参加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知识竞赛在上海电视台录播,并获优胜奖;代表同济大学在东方电视台“精彩老朋友”中作了节目演播;参加闸北老年合唱团深入社区演出;参加“WHO”知识竞赛、社区“学习座谈会”、“读书沙龙”、“维权咨询”等社会工作。
上述工作与活动,都是以志愿者名义无偿进行的。往往要花费许多精力和时间,甚至夜以继日、多方奔波。虽然事情多了,休息少了,但感到老有所用、老有所为,既体现自身价值,又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出绵薄之力,使晚年的生活充实,精神愉快,其乐无穷。从单一角度看是一种付出,但同时也得到了更加丰富的回报:常与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交流思想,得到他们的承认、肯定、敬重,会使自己忘记是年逾七旬的老人,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代,心灵得到不断净化,使晚年生活过得更加充实、欢乐,更有意义,这比拥有多少财富都更加珍贵。
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60年,回望过去,伟大祖国辉煌六十年,我与祖国同成长。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指导下,国家注重解决民生,人民生活明天将更美好。退休不是工作的终结,而是新生活的开始。应该保持年轻的心态,重新塑造自己,让生命不仅为自己闪光,也为我们伟大祖国和社会增添一抹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