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强身健体

心脏性猝死,从认识到重视(附照片)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2/12/8 22:15:05 1486

来源:文汇报 2012年12月8日第8版 
  • ■何奔 沈珑
  •  
  • 连日来,一系列猝死事件频频见诸报端,从歼-15舰载机研制总指挥罗阳,到广州国际马拉松赛上的21岁青年、上海某高校1000米体质测试中的大学生……他们的离世给家庭、社会带来伤痛,也提示人们重新认识一个危险诱因:心脏性猝死。
  • 许多疾病都可以造成猝死,但心脏性猝死比例最大,占非事故突发性死亡的80%。什么是心脏性猝死?可否预防?什么人是心脏性猝死高危人群?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重新认识“心脏性猝死”。
  • 救治黄金时间仅6-8分钟,院外存活率不足5%
  • 心脏性猝死定义为: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骤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无论是否知道患者有无心脏病,死亡时间和形式都无法预料。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41.84例/10万,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约为54.4万例/年。
  • 调查发现,我国男性心脏性猝死发生率高于女性,分别为44.6例/10万人和39.0例/10万人。心脏性猝死的院外存活率不足5%,因为大多数心脏性猝死发生时无人在侧,即使被发现,也很难在6-8分钟内给予有效治疗,每分钟流逝意味着抢救成功机会减少7%-10%。
  



80%源于冠心病,病变潜伏于中青年期
既然心脏性猝死如此凶险,作为非医学专业人员,如何预防心脏性猝死?
有研究显示,80%的心脏性猝死源于冠心病,因此我们要关注冠心病的预防。冠心病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变基础是心脏惟一的营养动脉——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使心脏供血不足,严重时会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心脏性猝死。
很多人以为冠心病是老年人才得的慢性病,其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始于30岁。中青年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体积或许不大,狭窄并不严重,所以平日无特别不适,但粥样斑块可能在某些应激条件下突然变得不稳定,发生破裂,在数分钟内引起冠脉内急性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不完全性或完全性闭塞,产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而且,中青年没有良好的冠状动脉侧枝循环保护,较老人症状更凶险,“好端端的人一下子就不行了”,这是人们对中青年心脏性猝死震惊与不解的地方。
不少危险因素会导致冠心病,以及心脏性猝死:
【年龄】目前,年龄是心脏性猝死重要的危险因素。心脏性猝死的高发年龄在50-69岁。无论是无症状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还是心肌梗死以后的患者,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心脏性猝死病史】大量研究表明,有心脏骤停病史或心脏性猝死复苏成功的幸存者,再次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很高。心脏性猝死抢救成功的幸存者,1年内再发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为25%-30%;3年内的病死率接近50%,因此不要抱侥幸心理,必须去医院接受正规治疗。
【性别】心脏性猝死中,男性比女性多见,男女比为1.71∶1。无论是冠心病患者,还是无明显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男性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女性。
【吸烟】较多研究表明,吸烟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因素。吸烟者的冠心病死亡率较不吸烟者增高3.5倍,戒烟1年可使冠心病危险降低50%。
【高血压】血压增高可成为心脏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美国Framingham心脏研究表明,随着血压增高,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也增高,其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的水平有关。
【血脂异常】随着胆固醇水平升高,冠心病、心肌梗死及卒中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血脂异常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
【血糖升高】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糖尿病患者中每10人有8人死于心血管事件。对于糖尿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相当一部分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者,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增高,他们的血糖升高非常隐蔽,因此不能只关注空腹血糖,而忽视餐后2小时血糖的检测。
另外,肥胖、缺乏运动、精神过度紧张等都会增加冠心病发生的风险。
当我们了解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因素后,不必过度担忧。虽然心脏性猝死的发病较为复杂,但我们可以形象地将之理解为由“定时炸弹”(基本病理因素如冠心病)与“引爆操作”(诱发因素如劳累激动等)共同造成的。那些经检查证实心血管系统健康的人群,不会无缘无故发生心脏猝死。即使那些心脏相对健康,因为重症心肌炎而猝死的中青年人,在猝死发生前也多有征兆,如过度疲劳感、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只是当事人忽视了这些警讯,才酿成悲剧。
而那些心脏相对健康的人群,要克服不良生活习惯、劳逸结合、锻炼适度,不要太累,不要硬抗;心脏本身有恙的人群,应该定期检查、按时服药。

病情加剧但恐惧手术,恐生命有虞
目前,针对冠心病的检查手段众多:静息心电图、运动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脏核磁共振、冠状动脉CT、冠状动脉造影等。其中,冠状动脉造影加支架术是冠心病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手段,不过,不少民众对其有恐惧感,在病情恶化时,仍拒绝介入手术,耽误治疗时机,以致终身遗憾。的确,在冠状动脉狭窄小于70%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50%的病例通过服药就可控制病情;但在不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尤其是发生心肌梗死),97%的病例需尽早通过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才能获得良好预后。一旦冠心病患者的胸闷胸痛症状加剧,持续时间延长,就意味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得极不稳定,倘若这时继续排斥介入检查及手术,抱着侥幸心理,那就是与性命开玩笑了。
(作者何奔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主任、沈珑为仁济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

心脏性猝死,不是不可预防


  ■吕安康
  
        不到二十年,心脏性猝死(SCD)事件发生明显增加。尤其最近,相关事件频频见报,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实际上,SCD为高致命性的复杂疾病,但并非不可预防。

心脏性猝死如何“袭击”我们
心脏性猝死的发生非常复杂。首当其冲要数冠心病,国内外都将其列为SCD最大的祸首。我国1986年公布的资料中,SCD患者尸体解剖结果显示,超过一半是由于缺血性心脏病和急性心肌梗死引起,大多数病例的冠状动脉已有多支严重病变。近年公布的资料中,高达70%的SCD是由冠心病所致。不难看出,近年SCD发生率增高与冠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关。心肌梗死呈现明显年轻化,四十岁成为常见,二三十岁并非罕见。
冠心病患者若出现以下情况容易引发SCD:第一,急性心肌梗死;第二,有缺血但无梗死;第三,继发于以往梗死或慢性缺血等所致的瘢痕形成或心室腔扩张。在冠心病突然死亡者中,19%-27%存有心肌坏死的病理学依据,这意味着有时病人即使发生了心肌梗死,我们是毫不知情的。对冠心病发生SCD患者尸体解剖发现,约50%存有稳定斑块和慢性病变,这意味着并非所有SCD患者都是由于斑块破裂或急性梗死引起的;其次,即使斑块稳定,也并非万事大吉,照样可以发生SCD。
除冠心病外,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原发性离子通道疾病、心肌炎、心血管畸形等也是SCD的重要原因。值得一提的是,即使进行尸体解剖,也有近5%的SCD或心脏骤停患者是没有发现心脏异常病理,部分原因可能与发生致命性的心律失常等因素有关。
临床实践中,发现无急性心肌梗死的情况下发生SCD,推测大多数是由于慢性心脏疾病所致的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由于这些心肌电事件的发生,很难有监测或相关过程记录,故这一假设很难证明。心室颤动的发生可以在数分钟甚至更短时间内转变成心脏停搏,等救援队赶到大多数患者已停搏或无脉性电活动。

哪些因素会增加SCD风险
SCD的触发往往与交感神经的活性增加有关,下列因素可能成为触发器:
【冬季为易发时段】SCD高峰出现在早晨6时至中午,院外室颤在傍晚时分为小高峰。以每周而言,星期一是最易发生;从季节看,夏季较低,冬季较高。
【运动】运动对SCD风险的影响有利有弊。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增加有规律的身体活动与SCD或心脏骤停存在着负相关。但要注重运动量的循序渐进与长期坚持。
【社会经济及心理】国内研究提示,在经济发展较低地区有较高的SCD发生率。慢性心理压力如焦虑症和抑郁症,会增加SCD风险程度。急性精神压力则可触发SCD。
【年龄】SCD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总体来讲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现在年轻人出现SCD并非少见,其中不乏名流名人,这提示我们不要忽视对健康的管理。
【遗传】SCD的遗传学特征仍知之甚少,目前研究主要涉及家族性倾向。

远离心脏性猝死的美国经验
远离心脏性猝死,我们可以来看看美国的经验。在美国,过去50年,积极推行心血管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使冠心病的死亡率在过去30年中大幅下降,出现可喜拐点,相应地,SCD发生率也有下降。当然,美国的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广泛应用也是预防SCD的重要环节。不过,SCD大部分发生在家中,往往没有目击者在场,因而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实际使用价值受到挑战。不过,人们必须面对的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尽管心肺复苏等治疗手段有了长足进展,即使在最先进的医疗中心,心脏骤停患者能成活出院的比例非常低,仅7.9%。由此可见,要减少SCD发生率,重在预防:
第一,减少冠心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肥胖、运动量不足和吸烟,尤其是后者。吸烟可使冠心病患者死亡的风险增加4倍左右,戒烟可迅速降低SCD风险。
第二,注意心电图警示。心电图显示QT间期延长、早期复极等,将增加SCD风险。
第三,注意饮食。重度饮酒会增加SCD风险。鼓励多吃蔬菜、水果、坚果、全谷类和鱼类,这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由此降低SCD风险。
第四,关注亚临床的变化。亚临床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斑块的不稳定性、心脏重塑的早期阶段以及一些心血管疾病的代偿阶段等等,可能被相关生物标志物检测。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脏科主任医师)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