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工委简介-信息之窗

内蒙古 骏马奔腾七十载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7/7/13 9:14:16 152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7年07月13日   01 版) 


本报记者 王一彪 陈沸宇 孔祥武 黄福特

  从地图上看内蒙古,势如一匹昂首奔腾的骏马。这匹祖国北疆的骏马,在民族区域自治的光辉道路上,已驰骋了整整70个春秋。

  这骏马,挟风逐电——

  “曾经饱受困难的内蒙同胞,在你们领导之下,正在开始创造自由光明的新历史……”1947年5月,毛泽东、朱德联名发出这份贺电。

  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火中,在兴安盟王爷庙的一所礼堂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成功召开,当年5月1日宣告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这也标志着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成立。

  这骏马,一马当先——

  “在牧区民主改革中,内蒙古实行‘不分、不斗、不公开划阶级,牧工牧主两利’的政策,是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的创举。”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臣华评价:创新是关键词。

  在党的领导下,内蒙古各民族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的甚至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历史性变迁。作为首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勇当探路者。先后成立鄂伦春自治旗等3个人口较少民族自治旗和18个民族乡(苏木)。自治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先后制定和批准了565件地方法规,为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法治保障,获得“模范自治区”的赞誉。

  这骏马,蹄疾步稳——

  “1959年9月26日,周恩来亲自为包钢1号高炉首次出铁剪彩。日理万机的开国总理为一个高炉剪彩,足见中央对发展内蒙古经济的重视。”90岁的包钢原经理张国忠的回忆满是自豪。

  从自治区成立之初提出牧区工作“千条万条,发展畜牧是第一条”,到去年召开的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坚决守住发展、生态和民生底线”,内蒙古70年来始终坚持民生优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截至2015年底,内蒙古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由1986年的600万人减至2015年的80.2万人。

  这骏马,勇往直前——

  “前半辈子种树治沙,后半辈子我要‘吃沙’,沙里淘金!”这是农家女殷玉珍在毛乌素沙漠发出的誓言:拿生命成就绿色,用绿色舒展生命。

  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内蒙古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在西部治理沙漠,在东部地区规划并营造了上千公里的大型防护林带。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全面实施三北防护林、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还草等国家重点生态修复工程。2016年草原植被平均盖度达到44%,较2010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基本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最好水平。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继续“双减少”。

  这骏马,忠肝义胆——

  “没有草原父母的养育,就没有今天的我。”当年“江南孤儿”孟根其其格在四子王旗家中对记者深情诉说: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从困难时期为国捐粮畜,到“江南孤儿进草原”;从同心协力建包钢,到“让出最好牧场为航天”,草原上流传着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民族团结佳话。长期以来,内蒙古坚持把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当作大事,始终注重加强各族干部之间的团结。目前,内蒙古少数民族干部约占干部总数的33%,其中,省部级、地厅级、县处级少数民族干部,分别占同级干部总数的41.67%、33.72%、30%,均高于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草色绵延,大地沉雄。短短70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由1947年的5.37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8633亿元,70年增长了642倍!守望相助,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更加亮丽辉煌。“不待扬鞭自奋蹄”,内蒙古这匹骏马,正怀抱确信的希望,奔腾向前,开创新纪元!

  (相关报道见第十二版)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