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香港更美好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7/7/1 9:35:56 357
图①:“大坑舞火龙”是香港铜锣湾大坑中秋节期间举办的传统民俗活动。 |
|
7月1日,在20年前的今天又多了一层含义——香港回归祖国纪念日。
10年、15年、20年,每个纪念日临近,都会有无数目光聚焦香港,聚焦“一国两制”。曾经唱衰的人又要失望了,最挑剔的检视也不得不承认,“一国两制”在香港是行之有效的, 香港依然繁荣稳定。
其实不需要先知就可以预见。“‘一国两制’在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前提下,照顾香港现实,最大程度地保留香港的特色和优势,是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根本保障。”
保持香港繁荣稳定是初心,是重任。
去年,“北漂”港人徐天成写了一本书《我们香港这些年》。书中介绍,香港电台电视部曾制作纪录片《97回归》,片中受访的英国路人对香港回归反应漠然,历史学家解释:“英国人从获取香港开始,就从未在乎过这个地方。”
1997年7月1日,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徐徐升起在会展中心新翼大厅,宣告香港进入新时代。香港人成为真正的主人,紫荆花被郑重地放在祖国的心上。
每一次危难都是一次真情的见证。
回归后,港人在任何国家遭遇困难,新西兰、尼泊尔地震受困,德国火车遇袭……“香港人就是中国人”,受困港人都会得到中国大使馆的全力救助。
回归后,金融大鳄来袭,年轻的香港特区政府面临挑战,中央政府果断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支持香港打赢这场金融保卫战;非典疫情肆虐,得知香港医疗物资不足,中央政府倾全力,组织采购、加班赶制,为香港送去所需用品。
回归后,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成为高频词汇。党中央高度重视香港的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为港澳地区独立成篇,标题就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CEPA、“十三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等,处处体现着“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主旨。
一个逐草而生的自由港,被深谋远虑擘画进一个国家的发展蓝图中;从来都是单打独斗的港商,被量体裁衣布局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中……
“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有了风向标,有了护航舰,有了伟大的祖国作坚强后盾。
一个前无古人的科学构想,一次无例可循的伟大实践,“一国两制”的前行路上,注定鲜花与荆棘相伴。
回归20年,香港与内地交流交往频密深入。香港回归20年,正是内地高速发展的20年。香港作为内地与世界的一个桥梁,机遇得天独厚。
“一国两制”在实践过程中,还要应对香港多年累积的深层次矛盾和潜在问题。我们相信,随着“一国两制”实践的深入,处理问题的经验会愈来愈丰富。
一切为了香港繁荣稳定,一切为了香港更加美好。
当然,解决问题非一朝一夕之功,20年时间还不足以找到所有答案。中华民族既然能提出“一国两制”开创性构想,其胸襟与胆识足以证明,我们有智慧、有能力战胜困难、应对挑战,让“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香港这块土地如此神奇:城市人口最密集,公共交通畅通无阻到堪称完美,他们用便捷降低了密度;港人勤勉得令人赞叹,人均寿命居全球之冠,人们脚踏实地追寻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哋大家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歌曲《狮子山下》诠释了逆境自强的香港精神。这首歌也唱道:“同舟人,誓相随,携手踏平崎岖”“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堪称内心的写照与共勉。
尊重“一国”、包容“两制”,其实不难。香港与内地是命运共同体。“香港乱了,大家一起买单”,而“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走过一个半世纪沧桑岁月,香港同胞深知香港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
回归20年,彼此的手牵得更紧。建设中的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让香港与内地缩短了空间距离,物理连接更紧密;“沪港通”“深港通”以及即将开通的“债券通”,让香港与内地的金融市场有了直通车,市场连接更紧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彼此优势互补,让香港与整个区域的未来联结更紧密。
回归20年,彼此的心也靠得更近。汶川大地震港人慷慨捐助,“健康快车”深入内地偏乡送健康,众多港商回馈桑梓办教育、济贫困……来自香港的一桩桩善举,内地同胞念兹在兹。炎黄子孙血浓于水,手足情更深。
回归20年,伴随国家的发展,民族荣耀感、自豪感与日俱增。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香港同胞与内地同胞同样心潮澎湃,激情昂扬。为中国梦贡献力量,这条路,“狮子山触得到长城,血脉里感应”。
站在香港回归20年的节点,回首过去、瞩望未来,只要香港同胞与内地同胞心手相携,“一国两制”前程光明远大,香港一定会更加美好。
制图:郭 祥 插图:彭 程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