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建设-参考资料

医生下乡 病人回乡(民生调查·关注大病保障⑤) 山西推动县乡医院一体化,医生、药品、病人“三下沉”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7/6/13 9:05:23 288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13日   13 版)


本报记者 周亚军
 

  核心阅读

  山西高平试点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整合县级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资源,组建独立法人的紧密型人民医院集团,打通优质资源下沉“最后一公里”。专家坐诊传帮带,提升基层医生诊疗水平,也打通了医务人员上升通道。老百姓不用大病小病往城里跑,有利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乡镇卫生院也走上了良性循环。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近年来,随着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县医院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但在乡镇一级,始终面临资源沉不下去、服务提不上来,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不好病”的情况。

  过去一年,山西晋城市下辖的县级市高平先走一步,整合市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源,组建独立法人的紧密型人民医院集团,实行行政、人员、资金、业务、绩效和药品“六统一”管理,打通优质资源下沉“最后一公里”。

  大楼起来了,卫生院为啥还冷清

  出高平市,朝东25公里,是全市最偏远的建宁镇卫生院。2012年以前,这是全市硬件最差的卫生院。2014年,3900平方米的新大楼投入使用,卫生院依然冷清。37岁的赵福明在这儿干了10年,从没见过病人排队。

  建宁卫生院的情况并非孤例,河西镇卫生院院长牛素文说,一方面是国家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越来越足,乡镇卫生院有了饭吃;另一方面是卫生院投入长期有欠账,设备陈旧,医生技术水平低,所以病人来了,大夫不敢接诊,稍有点疑难,就推荐去市人民医院,时间久了,卫生院自然没人登门了。

  城里的情况也不乐观。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秦世俊说:“我们与市级医院同处市区,本就在夹缝中生存。除了给新农合患者卖药,做点公共卫生服务,谈不上有什么治疗的业务,改革前,一年没有一个住院病人。”

  乡镇卫生院冷清了,不仅影响老百姓看病,自身发展也陷入恶性循环。“医院松松垮垮,大夫无所事事,成天琢磨能不能去私人医院,稍有点技术的都留不下。”牛素文说。

  2015年,时任山西省委副书记的楼阳生到高平调研,提出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思路,要求突破体制机制,彻底打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中梗阻”。

  高平市委市政府于2016年4月25日印发“关于组建高平市人民医院集团的意见”,统一政府办医决策权,成立公立医院管委会,管委会主任由市长兼任,卫计、财政、发改、人社、编办等部门办医职责收归医管委统一决策,打破“多头办医、多头管医”弊端。

  市长邹树琦说,收权的同时放权,充分落实医疗集团独立法人地位,把选人用人、机构设置、收入分配等权力下放到集团,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开”,通过行政、人员、资金、业务、绩效、药品“六统一”管理,打造以人民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支撑的一体化、紧密型人民医院集团,形成统一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发展共同体。

  从病人进城找医生,到医生下乡找病人

  建宁卫生院的情况变了,一开始只是多了个新名字——高平市人民医院集团建宁分院。

  没多久,市人民医院集团老年科主任张恒芳就来上班了,周三周五全天坐诊。周边乡镇的病人慕名而来,每天五六十人。

  市卫计局长崔文波说,医疗集团组建后,医生统一管理、调配、考核,能上能下。2016年集团下派医务人员33名,接收基层进修30人次,有力支撑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一个好的科室主任,能带起一所卫生院。去年年底,建宁分院门诊量一路飙升到了8000多人次,之前才2000多。”

  赵福明找回了当医生的存在感和尊严:“没人找你看病,穿着白大褂,你也不是大夫。”

  专家坐诊传帮带,病人多了,倒逼年轻医师提升水平,不仅长了本事,还有了真金白银的获得感。老百姓解决了看病难,乡镇卫生院迈上良性循环。建宁分院院长刘晓歌说,去年医务人员绩效收入增加了20%。

  建北村村民李双喜心脏装了支架,每两周得去医院检查。“以前大病小病都往城里跑,早早起来,挂号开药,忙完一整天就过去了。现在省了往返时间和路费,不用家里人陪,我自己就能把病看了,报销90%,也比市里的75%高。”

  医疗集团确定了10个病种的临床路径,明确治疗流程,规范医疗服务;集团编制统一用药目录,成立集团药品(耗材)集中采购配送中心,各分院下设乡镇基药库和下转病人专用药柜,保障双向转诊医疗需求,基本实现同城同质同价,药品价格降低15%以上。

  山西省医改办负责人介绍,医疗集团实施一体化管理,全县的医疗卫生机构成为一家人,盘活了县级和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激发了基层活力,调动了医务人员积极性,成本明显减少,运转更加高效。

  集团内各单位诊疗设备由市人民医院根据业务需求统一调配使用。2016年,高平集中资金为部分卫生院更新配备了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胃镜、心电图等,对特色项目注入了启动资金。

  副市长、市公立医院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胜利说,医生、药品、病人“三下沉”,变病人进城找医生为医生下乡找病人。改革以来,人民医院门诊人次、住院人次、业务收入、医务人员人均年收入分别增长12.8%、8.3%、15%、14.3%;集团分院分别增长了14.1%、100%、15.4%、10.4%。基层诊疗量增长了15.4个百分点;县域内就诊率,由67%提升至80%以上,增长了13个百分点;群众满意度提升12个百分点。

  此外,高平在原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生与病人签约的基础上,增加市人民医院医疗团队,实行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全市90%以上的城乡居民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

  山西省医改办负责人说:“一体化改革落实大健康理念、为群众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从以治疗为主转向以预防为主,是分级诊疗建设的创新版。”

  各级医院分工明确、业务联动、资源共享

  “从市医院到医院集团,发展视角完全变了。”医院集团副理事长李有旺说,“之前,市医院只管自己就行了,现在还得考虑全市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各分院功能定位,特别在充分利用医疗资源上需要下真功夫。”

  市人民医院与各分院分工明确,市里承担管理指导、技术帮扶、质量控制、人员培训等,负责疑难危重疾病患者的会诊、上转接收;分院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慢性病管理,开展常规诊疗技术和康复护理等,治疗接收稳定期患者下转康复。

  李有旺说,最终目的是形成业务联动、资源共享、疾病诊治连续化机制,实现小病在乡镇、大病进市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就医格局。目前,医疗集团已经初步形成了南城儿科特色分院、建宁老年病特色分院。

  2016年底,南城分院住院人次破零,达到了200人次,截至今年5月底,住院人次已达180人次,接收了市医院下转病人10多例;门诊更是从3000人次剧增到1.2万人次。

  随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推进,按项目付费变为“总额管理、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医疗集团结余的医疗收入可用于开展业务工作和提高医务人员待遇,医保杠杆作用开始显现。

  李有旺说,正在探索癌症手术诊疗改革,病人想用哪里的医生可自主下单,由医院联系专家。这样,病人开销下降了,医保支出也下降了,还能提升市医院医疗技术服务能力。

  山西省卫计委负责人表示,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就是希望通过建机制来更好地保基本、强基层,按照省委省政府迈入全国医改先进行列的要求,今年全省119个县(市、区)将全面推行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为全面小康夯实健康基石。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